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如懿傳》富察琅嬅怨憤離世,一生尊榮珠沉玉碎

永琮過世琅嬅傷心絕望.jpg


由新麗電視出品及發行,原著作者流瀲紫編劇,汪俊導演,程源海聯合導演,黃瀾製片,李小飆製作,周迅、霍建華領銜主演的清宮傳奇巨製《如懿傳》正在持續熱播中。上周,隨著 “最受觀眾喜愛的反派角色”高晞月淒涼落幕。紫禁城后宮較量上升到了“殺人於無形”的高能階段。高晞月臨終前與皇上的對話,讓她領悟一生癡夢成空,最是無情帝王家。於是,死前對皇帝設下毒計,致使乾隆生了疥瘡——這也成為后宮勢力版圖變化的轉折點。


琅嬅重病南巡無望掙扎.jpg


皇后琅嬅精心為皇上侍疾,挽回了帝心,有了第二個皇子,看似一切在變好,但同時皇后的實權被分攤,金玉妍的勢力進一步擴大,衛嬿婉上位,之前埋下的禍根一步步蔓延。最終白蕊姬的致命一擊,讓皇后精神崩潰。而無法澄清皇帝的質疑,讓重病的琅嬅最終怨憤離世。


母儀天下,賢德大度,溫良恭儉——這是眾人心中富察皇后的經典形象,最開始連如懿都說:“富察氏是一個好福晉,未來也會是一個好皇后”。但另一方面,身居鳳位卻不得寵愛的琅嬅,因為沒有安全感,只能牢牢抓住權位。在這過程中,不惜犧牲貼身的侍女,對身邊人揣測自己心思做下的惡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對競爭對手從一開始就布局,甚至對孩子也過於嚴厲而釀成苦果——這樣的琅嬅讓董潔都直言“肯定不招人喜歡”。今日,琅嬅的人物特輯,將從不同角度展現這位乾隆元後的無奈和悲哀,各種“不得不”疊加造就了最後的富察·琅嬅。


琅嬅送永璉去擷芳殿.jpg

 

被富察和皇后束縛一生 琅嬅浮名纏身隻留寂寥

作為乾隆皇上的嫡妻,富察·琅嬅出身顯赫,才貌出眾。從福晉到皇后一路順利,並且早早產下嫡子嫡女,與皇上相敬如賓。但世事難兩全,當還是皇子的弘歷把放在琅嬅手中的如意收回並送給青櫻時,琅嬅就埋下了一生的心結:她從一開始就沒有得到過弘歷的愛。也正因如此,琅嬅不得不用另一種方式說服自己:“我是他的嫡妻,誰也取代不了我。”

所以,儘管母儀天下,但內心抑鬱;儘管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依舊感到危機重重。正如琅嬅在得知先皇后去世時說的“看來皇后之位,不易坐呀”“景仁宮何嘗不是出身大族,又有皇子。只是皇子早夭,寵妃當權,才致太后移位易主。潦倒喪命,身後連史書都不得記載。仿若是一粒,不曾存在的塵埃。”琅嬅在踏入紫禁城時已經有這樣的覺悟。


琅嬅初登後位賢惠端莊.jpg


然而富察氏和皇后兩個詞就是對琅嬅一生的束縛。選秀時琅嬅也曾對愛情心生向往,那時,她還是個貴族少女,收到如意的羞澀開心,被收走如意的錯愕與失落都寫在臉上。新婚第二夜,聽到弘歷去青櫻房間時,眼底開始有了陰雲,但很快調適了心情,保持住正室的尊嚴。轉眼6年過去,琅嬅再出現時,已經是一位氣場十足,無懈可擊的福晉,有子有女,妾室安分,夫君敬重,一切仿佛都是最好的安排。但當她真正成為皇后,家族的榮光,整個后宮的責任都像山一般壓來。皇帝和太后對她的要求更高,家族對她的期望更大,身邊更有了虎狼之人埋下暗線,引導她一步步走向深淵。琅嬅從一個自信恬淡的福晉,變成一個處處籌謀策劃,不容權威被挑戰的皇后。


琅嬅死前向皇上吐露最後心聲.jpg


曾幾何時,她也不忍把蓮心許給王欽,曾幾何時,她也不允許手下陷害別人。但漸漸的,她可以埋怨蓮心惹下禍事,可以冷酷地想讓冷宮裡的如懿也嘗嘗“喪親之痛”。富察·琅嬅圓滿的人生漸漸迎來真正的缺陷。很難說皇后黑化,這種變化並不是某種變故後的性情大變,而是在后宮磨礪中,一點點地潛移默化,從語氣,表情,坐姿等等細節中變成了“另一個自己”。當一切發展到盡頭,尤其在經歷喪子之痛後,琅嬅並沒有嚎啕大哭,而是像自言自語:“一報還一報,這是一報還一報”——她終於見到面目全非的自己。


皇上患病琅嬅寸步不離.jpg

宮牆深深,當琅嬅失神跌入水中時,窗內純貴妃、愉妃、玫貴人無動於衷;每日伺候在身側的蓮心故意忽略;連侍衛的營救都在遲疑下晚了一些——當年嬌豔欲滴的貴族少女,最後形容枯槁帶著對整個皇權的怨恨寂寥離世。彈幕上,觀眾一邊大喊“坐等下線”,一邊感歎:“都是可憐人”。


董潔原聲出演“完整”琅嬅  全身心投入角色展現悲劇力量

對於琅嬅這個角色,董潔的表演是全方位的契合。古典的形象,溫婉的氣質,包括董潔對台詞部分每一個詞語的糾正,都體現了董潔對於這個角色的用心。原聲出演不僅為角色增色不少,更是體現了演員超高的綜合素質。在這一方面,製片人黃瀾評價道:“她已經對這個角色產生了感情。”


琅嬅與弘歷選秀初相見.jpg


而董潔認為,自己在性格上與琅嬅十分契合的一點是“謹慎”。在疑雲密布的深宮之中,皇后的謹慎是她和后宮群芳較量的重要特質。在《如懿傳》的拍攝中,謹慎是董潔塑造人物的標準。例如對於劇中琅嬅嚴格要求永璉這場戲中,董潔忍不住提議加一個細節:在罰站時走到兒子身邊,和他貼臉並幫他捂手。這樣一個細節說明琅嬅並不是將子嗣作為爭寵的工具,而是作為一個母親的深切期望。董潔對於琅嬅的理解是全面具體的,是有血有肉的,而不是簡單的“善與惡”的區隔。


琅嬅在病榻和皇上告別的這場戲中,她開始還祈求皇上的愛:“皇上,你已經很久沒叫過臣妾的名字了。”但很快她看清了皇帝“冷心冷情,親近之人會為此所傷”。最後還預言了未來繼後的命運“來日,無論誰為繼後,隻怕下場不會好過臣妾今日。臣妾就撐著這雙眼,在天上看著”。


董潔身穿紅色吉服拍攝花絮.jpg


琅嬅固然有很多讓人生厭的地方,但她的結局也是清朝后宮所有女人的悲劇——最終依然無法擺脫家族和權位來帶的束縛。無論是求愛還是求權,最終剩下的唯有寂寥。阿箬是這樣,高晞月是這樣,琅嬅也是這樣。隨著一個個女子的凋零,《如懿傳》越來越展現出這首“封建皇權下的女性挽歌”的力量。


董潔兒子頂頂探班花絮.jpg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