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專家說:「如足跟向下用力時有針刺般痛感,就要警惕足跟骨刺」!

專家說:「如足跟向下用力時有針刺般痛感,就要警惕足跟骨刺」!

人們通常將發生在頸椎、膝關節等部位的骨質增生病變稱為「骨刺」。增生的骨質呈贅狀並壓迫到組織鄰近的神經,引起肢體麻木、疼痛或機體運動功能障礙,稱為骨質增生症。足根部發生的骨質增生症,且已引起足跟疼痛癥狀,即為足跟骨刺。

足跟骨刺是組根部慢性退行性病變所致,他與身體的過度運動、年齡、缺鈣程度等原因有直接關係,特別是過量和不適當的運動,會使足跟受力失衡,引發軟骨受傷,造成局部組織鬆弛不穩,或出現無菌性炎症,從而導致骨刺的發生。中醫認為,引發足跟骨刺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足部受到風寒或濕邪侵襲及慢性勞損,致使經絡瘀滯,氣血運行受阻,使筋骨肌肉失養而形成骨刺。

骨刺生成後,一般無明顯癥狀,大約20%的人到40歲以後,因骨刺開始壓迫神經,才出現癥狀,主要表現為足跟向下用力時有針刺般痛感,且用手摸有麻痹感;如不慎踩到硬物或突然著地,會有劇痛感,足跟表皮紅腫,觸碰有發熱感,嚴重者無法下地行走。另外,足跟骨刺還有疼痛早晨重、下午輕,經常有石硌感,活動後癥狀減輕的特點。

骨刺的治療,一般是以熱水泡腳或熱敷來緩解癥狀;較為嚴重的,可以打局部封閉針進行治療。也可通過中藥外敷的方法來軟化鈣化的增生部分,使其逐步分解,同時配合使用消腫消炎藥物,以緩解局部不適。骨刺中醫也稱「痹症」,通過外敷中藥達到活血化瘀、散寒祛濕的目的,加快新陳代謝,使增生物儘快排出體外,達到治療的目的。

足跟骨刺早期雖無明顯癥狀,但40歲以後疼痛感明顯,會影響健康和生活。要預防足跟骨刺,首先要避免過量和長期的劇烈運動,因為過量運動是導致骨質增生的重要病因;二是要注意補充鈣質,隨著年齡的增長大部分人都會缺鈣,所以要經常吃一些含鈣高的食品;三是要注意足部保暖,特別是冬天,一定要穿保暖性好的鞋子,這樣可以保證足部在一定溫度下正常的血液循環。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