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給寶寶霧化到底是好還是壞?別再因為你的無知害了娃

近日流感肆虐,各家醫院的兒科門診又是一個小高峰。由於氣溫的變化,很多孩子沒有逃過病毒的「襲擊」,主要是以發燒、咳嗽為主。那麼在很多醫療機構都會採用霧化的方法來治療/緩解孩子的病症。有很多家長都會存在疑問,霧化真的有效嗎?安全嗎?今天由西安天佑兒童醫院門診主任通過幾個問答題,讓您了解關於霧化的知識。

什麼是霧化?

霧化療法是目前治療呼吸系統疾病的一種常見手段在我國推廣開展也有近20年的歷史了。

通過有效的霧化裝置可以將藥物分散成直徑為幾微米的顆粒或者是霧滴,使其懸浮於氣體中,這些霧滴通過鼻腔或口腔隨呼吸被吸入呼吸道和肺,從而達到濕化氣道,緩解或治療哮喘、咳嗽等呼吸道疾病的效果。

兒童支氣管哮喘、支氣管炎、毛細支氣管炎、肺炎、過敏性咳嗽、變應性鼻炎、咽、喉炎急性發作期都可以通過霧化吸入治療到達緩解癥狀的目的。

霧化副作用大嗎?

事實上,就目前的研究共識認為,霧化吸入是治療呼吸類疾病非常理想的一種手段。

霧化吸入療法直接作用於呼吸道,與口服藥物和打吊瓶等全身用藥方法比較,具有用藥劑量小,見效快,全身副作用少的優點。

霧化也是最不需要寶寶刻意配合的治療方法,比打針、吃藥都要省心省力省事,而且適合於任何年齡段的寶寶。

霧化等於口吸抗生素和激素?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制定了一份詳盡的《霧化吸入療法在呼吸疾病中的應用專家共識》。共識並不推薦抗生素用於霧化治療。因此正規醫院一般不使用抗生素霧化吸入。如果有人非得要寶寶「口吸抗生素」,大多時候是因為你選擇了錯誤的方法,而非霧化本身的過錯。

另外,家長們不要一看「激素」就害怕。霧化吸入激素治療,可以有效的抑製局部的炎症反應,聯合支氣管擴張劑應用是治療兒童哮喘最常用的藥物。霧化之後的藥物由局部黏膜吸收,相對於全身用藥,劑量非常少,因此安全性也比全身用藥高得多。

當然,寶寶是否需要接受霧化治療?需要用哪種藥物進行霧化?都需要先讓專科醫生診斷,明確病因以後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霧化藥物。

霧化時,家長該如何護理呢?

1、霧化治療前:

不能抹油性面霜,最好選擇在寶寶進食1-2小時後,以免氣霧等刺激引起寶寶噁心或嘔吐。

2、霧化過程中:

家長一定要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規範的霧化治療,了解霧化吸入的藥物和劑量,掌握藥品吸入的先後順序,不可圖省事,一下子全放完。

同時,家長要隨時注意觀察寶寶的狀態。如果出現口乾、噁心、胸悶、氣促、心悸、呼吸困難等不良反應,一定要及時讓醫生處理。

3、霧化治療後:

家長要幫寶寶拍背排痰,並要給寶寶適量喂點水來清潔口腔,避免口腔內二重感染的情況發生。

霧化需要注意的問題

1、霧化前勿進食

在霧化治療前半小時避免讓孩子進食,以免霧化吸入過程中氣霧刺激到氣道而引起嘔吐。

2、噴頭的選擇

因為寶寶的鼻腔比較狹窄、鼻甲彎曲,很多霧化顆粒經過鼻腔時就會停留下來,達到小氣道和肺泡的藥物就減少了,而口腔明顯寬敞多了。所以為了達到好的治療效果,霧化最好選擇口腔吸入。但是,3歲以下的小寶寶通常很難配合口腔吸入,因此建議選擇面罩式噴頭做霧化。

3、及時洗臉和漱口

用面罩做霧化吸入的寶寶,做完後要及時洗臉或用濕毛巾擦臉,著重清潔面罩覆蓋區域,防止殘留的藥物刺激皮膚。

4、讓寶寶保持好心情

寶寶最好採取輕鬆直立的坐姿,只需平靜的呼吸,無需做特殊的配合。霧化不會帶來疼痛,通常情況下很少發生不適反應,美媽們最好耐心引導寶寶在霧化過程中保持愉悅的心情,平靜的接受霧化治療。

5、警惕不良反應

在霧化的過程中,家長要隨時注意觀察寶寶的狀態。如果出現口乾、噁心、胸悶、氣促、心悸、呼吸困難等不良反應,一定要及時就醫處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