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32歲,超人媽媽腦梗倒下了,孩子他爸你後悔了嗎?

無意中,翻到了一篇叫做《一個自責奶爸的懺悔》的文章,心一下子揪了起來。

剛剛32歲的寶媽,在家裡浴室突發腦梗死,倒下了。

自從孩子出生以後,儘管做了很長時間準備,可是初為人母,依舊手忙腳亂。

可老公說:「全世界的女人都生孩子。」

儼然一副「就你矯情」的模樣。

於是,後來,我習慣了把一個新手媽媽的感受塵封在心裡。

1

這位自稱「睡在隔壁」的奶爸,自從家裡添了寶寶,喜憂參半。

喜是寶寶到人世間之喜,「憂」則是睡渣寶寶難入睡之「憂」。

孩子的外婆伺候完月子回家之後,媽媽就上線了「超人模式」,一個人把「帶孩子」這件事情,事無巨細地大包大攬了起來。

初歷人世的孩子,睡眠極度缺乏安全感。

媽媽白天抱著來回走動哄著,晚上以一種奇怪的姿勢窩在床上抱著。

但就像歌裡唱的那樣,「一生把愛交給他,只為那一聲爸媽」

媽媽無微不至的細心照料下,果然寶寶健康茁壯成長起來,一家人相互依偎,幾乎可以看見「幸福」就在不遠處向自己招手。

可就在這個時候,超人一般的媽媽卻倒下了。

「晚上8點左右,家裡急匆匆來電話說:兜兜媽媽不行了,暈倒在浴室。」

而此時寶寶卻一反常態不哭不鬧地看著媽媽。

在奶爸「根本不敢往深處想」的時候,超人媽媽被診斷為「不明原因的突發性腦梗死」。

想來與一年多以來一夜無休照顧寶寶、嚴重缺少睡眠不無關係了。

身處危難的母親最牽掛的還是孩子,如果問是什麼給了這位母親抵抗病魔的勇氣,那一定是剛剛來世不久的寶寶。

沒有媽媽的孩子就像一根任風吹雨打的小草,少了最溫暖的呵護,寶寶不能沒有媽媽,媽媽要活下去!

感人至深的是:這位事後才知道自責的奶爸,卻說了一句感人至深的公道話:

媽媽再強大也是人,身體會垮,精力會盡。

2

思前想後,其實又回到那句老話:女本柔弱,為母則剛。

但這卻是最最真實說出「媽媽」對於女人究竟意味著什麼的表達,那個爸爸不知道花了多少誓言承諾要保護的弱女子,再出了產房的那一刻,就變得特彆強大。

她終於,也有需要保護的人啦。

可是,一個女孩成為母親的那一刻,似乎就註定了再沒有了抱怨的機會了,一切為了孩子,這句話成為犧牲母親生命剩餘價值的最有利理由。

我們常常聽到男人抱怨生活壓力很大,但從來沒有聽過一個母親抱怨過無以為繼的話。

都是朝九晚五的工作,想來女性也沒有多麼輕鬆愉快吧,但是多了母親身份之後,孩子又徒然給她們增添了一些無法擺脫的辛苦。

工作不順心可以辭職,照顧孩子勞累成疾,確實沒有辦法。

3

以前看過一個科學節目,上面說孩子和母親是相互犧牲的。

食物短缺,為了配合直立行走的需要,進化後的人類就再也沒有一個孩子是足月出生的了。

其他動物幾乎生下來三五天就可以獨自覓食,可是人類卻需要兩三年才能慢慢從四處爬,學會顫顫巍巍的走路。

而母親犧牲了自己的所有時間來全心全意照顧這個孩子,因此飢餓中的媽媽才需要跟爸爸組成一個家。

人類社會發展越來越快,生活節奏根本停不下來,可是從數萬年前開始,不管基於什麼,家庭就是,彼此依靠最微小的部門。

彼此依靠可不是就這麼隨口說說而已。

誰也不是天生就穿著超人鬥篷飛來飛去的;

誰也不是天生就會在帶寶寶的同時把一切處理的井井有條的;

那個再苦再累不說話的寶媽曾經也是自己爸媽的小公主。

爸爸們在不斷對家庭提出要求的時候,是不是也能想一想。

她剛做媽媽,有很多需要慢慢學習啊!

家裡瑣事太多,我能再給一些理解嗎?

日夜不眠很艱辛,有什麼我能伸手幫一把的嗎?

她好累的,我能多一些寬容嗎?

4

常常看到有人在討論產後抑鬱,誘因可能有很多。

但是最基本的,是那種不斷陷入絕望、無助之後,難以言說的苦楚吧。

生產的痛、帶孩子的累、心理的煎熬,很難設身處地理解,但是我想,既然寶媽能學會帶孩子,奶爸也應該完全沒有問題的吧。

給寶媽分擔一些身體上和精神上的壓力。

不要等到已經徘徊到了「失去」的邊緣再自我反思,到那個時候一切都晚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