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寶寶哭,是不是沒吃飽?

一大早,我正在吃早飯,電話響了,接起來,一個爸爸著急的聲音:

你好,是星媽嗎?

我媳婦前天剖腹產生了,我們知道母乳餵養很好,可是孩子這幾天哭的很厲害,昨晚哭的鬧的,全家人著急。

她媽媽奶水好像不行,孩子吃不飽,總是哭……

要不要加奶粉呀?

這個爸爸的困惑,是我最常聽到和見到的:

寶寶哭,是不是沒吃飽?

* 寶寶的哭,在產後初期,是最容易加奶粉,走上混合餵養的一大迷途。也是最困擾大人,覺得不知道該怎麼辦的一大難題。

我經常會發現,寶寶哭的時候,媽媽這邊手忙腳亂的,邊抱著寶寶邊說:哦哦,寶寶不要哭不要哭,寶寶最乖了,我們不哭。爸爸那邊正在著急沖奶粉,奶瓶拿來,寶寶一吃上,立馬不哭了,吃完妥妥的乖乖睡了。

這個畫面,我想大家並不陌生,太熟悉太熟悉了。

我們不能片面的說這樣做就不對。我們這一代的成長環境,哭在大部分家人眼裡就是不被允許的,會認為哭是不對的,不哭不鬧才是乖寶寶才是好孩子,所以我們成長的認知裡,很多人就認為寶寶哭就是沒吃飽,是媽媽奶不夠,就要加奶粉,哭就是要想辦法制止寶寶不要哭。

星月媽媽說:

這篇文字最初是在2016年,我生月妹妹那一年寫的,如今重新改寫,6000多字,慢慢的寫下來,細細的描述出來,好像一個個慢鏡頭的每一幀在回放,腦海裡那些柔軟的小寶寶們啊,無限的柔情蜜意,此刻,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育兒的路上,告訴我們「怎麼做如何做」的方法太多太多了,告訴我們「為什麼」的太少太少了。面對那個柔軟的小孩,那個不會說話的小孩,我只想一點點,用文字來說清楚為什麼,來為小寶寶們發發聲。

寶寶的哭,代表什麼?

新生寶寶的哭一定是有直接的需求的,而不只是饑飽這麼簡單。

1、生存需要

每個寶寶都是哭著來到這個世界的,這聲哭代表:生命的活力,是寶寶向這世界個宣告「我來了」,報導時最美好最動聽的音樂。

類似這種哭,是為滿足寶寶呼吸的生存需要,有積極的意義的,我們可以把這種哭,當成一種體育鍛煉的方式,一種身體功能的使用和練習,是快樂的滿足的哭。

醫生朋友告訴我:新生兒嘹亮的哭聲,是其健康和強壯的表現。所以她查房時,那些哭聲最高的都是最後再關注,都會優先照顧那些不哭的寶寶。

這麼看待的話,你看待寶寶哭的眼光,有沒有溫柔一些平和一些呢?不會再覺得寶寶的哭是洪水怪獸了吧。

2、生理需求

新生兒的哭,很多時候還代表:我不爽。寶寶不會用語言來表達,那麼哭是她表達自己需求的唯一語言。

——身體不爽:尿了,拉了、身體感覺不舒服;餓了要吃;睏倦了想睡卻無法自主入睡;產傷的疼痛、打針的疼痛,病痛的刺激。

——環境不爽:悶熱或者好冷;好嘈雜,好吵。

這些外在的刺激,都是比較常見的引發寶寶哭的一些因素,也是比較容易排除的因素。發現並及時解決了,會發現寶寶也就不哭了。

病理性的哭,這篇就不說了。

3、心理情感需求

這是最容易被大人忽略的,不論小寶大寶的哭,大人往往比較多的是在怎麼解決實際問題,而寶寶的情緒和感受,常常是被看不見的,不被理解的。

1、需要媽媽這個「鮮活的人」

不論寶寶吃不吃奶,都能感受到「鮮活的媽媽「(而非冰箱媽媽)在身邊,能聞到媽媽的氣味,聽到媽媽的聲音,感覺到媽媽的呼吸,看見媽媽的笑臉,觸碰到媽媽的肌膚,媽媽隨時都在身邊,寶寶就是安心的,平靜的,愉悅的。

和媽媽經常分離,只有吃奶時,才能和媽媽在一起,晚上被託管在育嬰中心,白天大部分時候都在月嫂或者奶奶手裡,在另外一個房間的寶寶,時常感覺不到媽媽在身邊時,寶寶會更多哭鬧。

也就是說,寶寶需要媽媽這個鮮活的人持續在場,而不是只和媽媽的乳房在一起。

2、需要表達自己的情緒

六個月前的寶寶,都有這四種最基本的情緒了:快樂、生氣、傷心、害怕。而這些情緒,寶寶都可能會通過「哭」來表達。

快樂

生氣

傷心

害怕

害怕

對於寶寶來說,陌生的人,陌生的環境,都會充滿恐懼,會感到害怕不安。

我生月妹妹時,在產房裡,月妹正光著在我身上躺著,一個護士進來,要抱起妹妹要去穿衣服,剛抱起來,妹妹突然大哭,護士嚇了一跳,我笑著說:沒關係,就光著放我胸前躺著。護士又立馬把妹妹放到我胸前,妹妹立馬不哭了。護士笑著說:真是神奇,離開媽就哭。

其實,寶寶剛離開媽媽溫暖的子宮,面對新世界,是很恐懼的,媽媽的懷抱就是寶寶覺得安全的港灣。

——最常見的就是剛出生和媽媽分開的哭鬧,出生第二晚在醫院的哭鬧,出了醫院進入月子中心的頭一兩天的哭鬧,出了月子中心剛回到家的頭一兩天,在家有親戚同事朋友來探望走了後的晚上,寶寶哭鬧都會多一些。是寶寶對變化的環境陌生的人,感到緊張恐懼,便用哭來表達。

——有的寶寶吃完母乳還哭,或許是害怕吃完奶又要被抱走了,不能和媽媽在一起了,是害怕的哭。

——有的寶寶哭,或許是她感覺到旁邊的媽媽情緒不好,今天媽媽和家人吵了一架,媽媽很委屈難過,寶寶感受到了空氣裡的壓抑,哭鬧不安。

——有的寶寶哭鬧多,或許是整個家庭氛圍充滿了焦慮,寶寶感受到了壓力而哭。

生氣

寶寶可能已經發出了很多「我餓了,要吃奶了」的信號了,可是都沒有被發現被滿足,最後生氣大哭,這時候才抱來餵奶,寶寶有情緒,是沒法平靜尋找乳頭含好乳頭的。

如果這份生氣的感受沒有被媽媽看到,媽媽就會覺得:我根本沒有奶,寶寶都吃不出來氣的大哭。事實上呢,不是寶寶吃不到奶才大哭,而是寶寶本身有情緒,沒法平靜吃奶。

有的媽媽的乳汁很沖,吃的時候,寶寶咽不及,總被嗆著,寶寶就不願意吃,吐乳頭,媽媽偏偏又覺得這才吃了不到五分鐘,可能是吃不到奶了不吃了,就又勉強寶寶繼續吃,寶寶怒了,生氣了大哭,使勁推媽媽,不吃。

媽媽如果只是看到了寶寶吃奶這件事,卻沒有看到寶寶生氣的情緒,就難免會認為自己母乳不足,寶寶沒有吃飽。

傷心

有媽媽告訴我,她坐月子的時候,自己爸爸去世了,她特別接受不了,每天都要獨自哭泣,情緒非常不好,家人也不讓他去送爸爸,她真是傷心到極點了。而那幾天,寶寶也哭鬧特別多。

後來她可能意識到,是寶寶感覺到她難過,也覺得傷心,所以哭鬧很厲害。有一次寶寶哭的時候,她就和寶寶溫柔的說:媽媽最近很傷心,你看媽媽傷心你也覺得傷心,哭得很難過吧?寶寶的哭聲頓時不那麼激烈了,她又說:你放心,媽媽會照顧好自己,也會照顧好你的。寶寶停止了哭聲,平靜的眼神看著她,她覺得她最難過最傷心的時候,卻被身邊不會說話的孩子懂了,覺得自己立馬有了力量,要振作起來。

說了這麼多寶寶的情緒,其實是想讓大家知道,要把寶寶當「人」看,寶寶生來就不是一張白紙,不需要大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塗寫,而是要看到幼小的寶寶,也是有自己的情感需求的。

她能體會到很多情感,需要用「哭」來表達,而不只是要吃飽。這份情緒需要被爸爸媽媽看到,理解她的情緒,而不是寶寶一哭,就只想著要用什麼安撫技巧怎麼快速止哭。

怎麼做,可以減少寶寶的哭鬧?

前面我說的,都是給爸爸媽媽們鬆綁的,要認識到:哭是寶寶正常的情緒表達,沒有啥對錯,要允許寶寶哭,哭也並不代表寶寶就是沒有吃飽。

那麼,接下來,就來說說,怎麼做,可以減少寶寶的哭?

1、給寶寶穩定安全正常的生活環境

幫助照顧寶寶的人要比較穩定,寶寶才會覺得安全,覺得安心,和熟悉的人熟悉的環境,逐漸建立起安全的依戀,便會更少哭鬧。

頻繁換寶寶的照顧人,頻繁換居住地方,家裡經常動蕩不安,對寶寶來說,都是很大的衝擊,需要時間去認識和適應的過程,這期間一定會有情緒反應,更多哭鬧。

新生兒的生活環境要溫度適宜,經常開窗通風,保持環境舒爽。家裡不需要過度的安靜,日常大人說話啥的不必太過小心翼翼,正常的日常環境就可以。如果寶寶都三個月了,還沒有出過門(除過打疫苗才會外出),天天憋在屋子裡,那不經常哭才怪呢。

2、給予寶寶充滿溫情的互動和照顧

——新生兒一出生,就抱到媽媽胸前躺著,和媽媽在一起做肌膚接觸,而不是一個人睡在冰冷的小床裡。

——病房裡,寶寶和媽媽很近,常和媽媽在一起,而不是喂完奶就把寶寶抱走。

——到了月子中心,媽媽依然日夜在身邊,而不是晚上把寶寶託管在育嬰中心。

——回家後,媽媽也經常在寶寶身邊,而不是只有餵奶才出現,寶寶其他時候都在月嫂或者奶奶手裡。

媽媽大部分時候,情緒平靜,面帶笑容,能夠比較放鬆自在的和寶寶在一起,和寶寶輕柔的對話,動作溫柔的給寶寶換衣服,洗屁股,換尿布,做撫觸,抱著寶寶哺乳,滿臉的幸福。

這樣被溫情照顧的寶寶,和媽媽之間默契良好的互動,讓寶寶會覺得自己時刻都是安全的,不論自己情緒怎樣,媽媽都在平靜的陪伴她,慢慢和媽媽之間建立起信任的安全的情感依戀,擁有良好的親子關係,哭鬧也會少一些。

3、寶寶主導的餵養和照護

媽媽自己全身心放鬆,要去看到寶寶這個人,看到寶寶的表情,眼神,神態,呼吸,行為,情緒,感受,以寶寶為中心,順著寶寶的需求,給予積極關注和回應互動。

而不是媽媽過多看時間看錶,看各種記錄各種數據,那就容易被這些外在的東西牽著走,覺得寶寶渾身都是問題,看不見真實的寶寶,就想要去按照外在的東西去改變和控制寶寶。

4、給媽媽足夠的關愛和支持

在新生兒初期,寶寶最需要的人是媽媽。媽媽的狀態怎樣,會直接影響到寶寶的狀態。媽媽狀態好,才能更好看見真實的寶寶,去敏感覺察寶寶的需求,積極回應寶寶。

家庭人為環境,氣氛舒暢,媽媽能在家裡被充分的理解和支持,那媽媽就能很好進入母親的角色,和寶寶慢慢建立起默契的連接,寶寶哭鬧就會少一些。

而一個情感冷漠的老公,回家對媽媽不聞不問,葛優躺的甩手掌櫃,或者和媽媽三句說不出去就吵架,甚至還有一個控制欲很強的婆婆或者親媽,對媽媽的殺傷力是很大的,會讓媽媽非常耗能,身體的累,心理的壓力,都會讓媽媽看不到自己的價值,自我懷疑,甚至產後抑鬱。媽媽狀態不好,寶寶也會更多哭鬧。

所以,各位爸爸,對媽媽要多一些關愛,理解和支持,不要讓媽媽一個人去孤單面對產後雞毛蒜皮的生活。爸爸要做家裡的定海神針,給媽媽穩定有力的支持,媽媽才能有能量去給寶寶。

充滿關愛和歡樂,氛圍放鬆的家庭,寶寶哭鬧也會少很多。

寶寶哭了,該怎麼辦?

前面了解到寶寶的哭,代表不同的需求,那麼哭的時候,該怎麼辦呢?

1、看見寶寶的需求,從心理解寶寶

媽媽日常和寶寶自在放鬆的在一起,便能比較敏感的覺察到寶寶的真實需求。尿了拉了不舒服哭,那就及時換尿片;熱了煩躁了不舒服哭,那就開空調降溫,減衣服少穿;睡醒了餓了哭那就及時摟過來哺乳;肚子裡脹氣難受哭,那就抱起來安撫安撫。

分享個爸爸安撫十多天的女兒,【看見寶寶】的個案:

爸爸給寶寶換紙尿褲的時候,不小心指甲劃了下寶寶的皮膚,寶寶頓時大哭,一聲接一聲的哭,爸爸溫和平靜的說:哦,小丸子哭了,疼了。這時候寶寶不哭的很厲害了。爸爸把小丸子抱起裡在懷裡:「對不起,寶寶,爸爸不小心把你腿劃疼了,哭的傷心的」。邊說邊輕輕的撫摸寶寶的腿,寶寶停止了哭鬧,恢復了平靜。

這個爸爸非常能夠【看見眼前的寶寶】,只是說當下的事實和感受(腿被劃啦,寶寶疼),能夠用簡單的語言,平靜和寶寶溝通,並沒有給寶寶說:哎呀,不要哭不要哭,寶寶最乖了,堅強一些,這有什麼好哭的啊,多大個事啊,看你嬌氣的啊(相信大孩子也不願意在哭的時候,這樣被教育的)。

身體舒適環境舒適了,寶寶的心也被看見,被理解了,也就不哭了。

2、看到寶寶的感受,允許寶寶哭

有時侯你會發現,即使你已經解決了能看得見的可以解決的問題,生理生活需求已經滿足了,可寶寶還是哭,那就要去關注到寶寶的感受,看到她的情感需求,哭或許是她排解情緒的方式。

這時候,可以把寶寶的感受說出來。哭,就是她和媽媽溝通的語言。分享個看見寶寶感受的哭的例子:

寶寶出生第二天,就從醫院到了月子中心,媽媽只要離開寶寶,只要不吃奶就大哭,哭一陣子停一會兒,又繼續,哭聲比較平穩,不是那種特別激烈的哭。

媽媽去衛生間了,寶寶就哭了,姥姥抱起寶寶說:寶寶想媽媽了,害怕了吧?(看到了寶寶害怕的感受),寶寶頓時不哭的那麼厲害,姥姥又說:姥姥在這呢,姥姥陪你啊。姥姥把寶寶抱在懷裡,輕柔和她說著話,很放鬆的接受寶寶的哭。

媽媽離開寶寶去吃飯了,寶寶又大哭,自己把手塞到嘴裡,吃的叭叭作響。姥姥抱著寶寶說:寶寶害怕,吃手手呢,吃吧吃吧,吃吃手哭一哭就不那麼緊張了。(吃手也是自我安撫的方式,不用禁止哦。)

這一天,只要媽媽一離開寶寶,寶寶就會大哭。可是一家人,都能看見寶寶的感受,很好站在寶寶的角度,理解寶寶,知道寶寶剛換了地方不熟悉,而且一天不斷的來各種陌生人打擾,寶寶很恐懼害怕。家人就平靜和寶寶說話,媽媽心態也特別好,寶寶雖然這一天哭鬧多,可哺乳、尿便都正常,一家人能允許寶寶的哭,第二天,寶寶哭鬧少了很多,平靜的時候更多了。

所以,寶寶情緒層面的哭,需要看到寶寶的感受:

——寶寶邊吃著手,邊哭著,或許是想說:我出生的時候頭部受到擠壓,好痛,我好緊張。

——寶寶邊吃奶邊哭,或許是想說:你剛才不在我身邊,我是多麼害怕。

——她吃完奶還哭,或許是想說:我吃完奶就要被抱離開媽媽,我是多麼生氣,多麼委屈啊。

——睡不安生,哭著,或許是家裡今天來好多人看她,寶寶都不認識,很恐懼的哭。

——今天爸爸和媽媽吵架了,空氣裡都是壓抑的氣氛,寶寶哭,是她感到不安。

看到寶寶的這份感受,說出這份感受,寶寶的某些情緒要排解出來,他需要哭出來。

那麼,大家可能會問:小寶寶,溝通啥,給說啥感受之類的,寶寶聽不聽的懂啊?其實,和寶寶的溝通,更重要的是大人的語氣、神態、表情,溝通並一定都是語言

有時候即便什麼也不說,只要大人內心是平靜的,看寶寶的眼神是溫情的,寶寶一樣也是能感受到她的哭是被接納的,她是被愛的。

最主要的是,大人說出寶寶感受的時候,也是整理自己情緒的時候,有媽媽說孩子一哭自己就先煩躁,那麼試試,說出寶寶的感受了,自己也會平靜很多,也是自己自我療愈的一種很好的方式。

面對哭鬧,簡單總結下大原則:日常去觀察寶寶,了解寶寶,看看到底是什麼原因的哭,寶寶哭的這個行為背後到底代表怎樣的訴求?從而才能夠去靈活對待和處理。

當然,我們作為普通父母,也不可能,總是能解讀到寶寶為什麼而哭,有些哭,真是沒有啥原因的,任憑爸爸媽媽再怎麼努力,也或許找不到他為啥哭,那就平靜接受,陪伴著寶寶,抱著寶寶,就是最好的安撫,也是讓寶寶覺得她是被當作一個「平等的人」來對待,最溫情的方式了。

在新生兒初期,也許很難及時發現寶寶的需求並且及時滿足,那也不要緊張,不要內疚,只要大部分時候滿足,大部分時候能夠站在寶寶的角度,平靜去解決她的需求,溫情感受她的感受,對寶寶來說,便是身心成長非常棒的養育了。

初為父母的小心翼翼,戰戰兢兢,總想做到最好,卻常常如履薄冰。寶寶的哭,也是喚醒我們沉睡的心靈,穿越時空,去擁抱童年的自己,自我迭代,很好的成長機會。

相信相信的力量,相信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內在發展潛能,也相信我們作為媽媽的直覺,沒有誰會比媽媽更了解自己的寶寶了。帶著愛和光,放鬆一些,一起,勇敢前行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