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房企銀億轉型遭遇“車禍”,重金收購汽車產業爆資金危機

新京報訊(記者 劉陽)“以前,很多寧波人住的是銀億建的房子。以後,銀億的產品有可能會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寧波人開的汽車裡。” 對於進軍汽車產業,銀億創始人——銀億集團董事長熊續強曾雄心勃勃。如今看來,這樣美好的憧憬,也只能停留在曾經了。

ST銀億、ST河化及康強電子三家上市公司同一天發布公告稱,分別收到控股股東母公司銀億集團有限公司、控股股東寧波銀億控股有限公司《通知書》,銀億集團、銀億控股已向浙江省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重整。曾經的超大房企在多元化道路上轟然傾覆。

值得注意的是,銀億集團申請的是破產重整。也就是說,這是銀億主動發起的,而非來自債權人的申請。按照《破產法》第二條規定,有以下情形的可以向法院申請重整、和解或者破產清算:企業法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並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或者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或者有明顯喪失清償能力的可能。由此看來,銀億目前是無力還債,想要通過重整來擺脫困境。

眼下,銀億正在等候來自寧波中院的受理批準。按照規定,法院應當自收到破產申請之日起十五日內裁定是否受理,或者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準,可以延長十五日。截至目前,寧波中院還未公布是否受理。按時間計算,7月14日之前,此事會有答案。

銀億看好汽車行業全力轉型

上世紀90年代,房地產投資浪潮風起雲湧,銀億入局。在房地產行業寒冬來臨的2015年,銀億果斷轉型。

“汽車和房地產一樣,都是兆級別的市場,我們之前就已經開始布局了。”一直以來熊續強都認為,汽車市場正在發生變化,輕量化、智能化和電動化將成為主流,他更想抓住這一趨勢。2015年,銀億將自身定位為“房地產+高端製造”的雙輪驅動綜合性公司。為了踏入高端製造汽車零組件領域,2016年,銀億相繼買下美國ARC集團、比利時邦奇和日本艾禮富,三筆收購分別用了34.27億元、71.1億元和13.9億元。次年,銀億集團充當過橋收購的角色,ST銀億先後通過發行股份收購了控股股東銀億控股全資子公司西藏銀億旗下的寧波昊聖、寧波聖洲旗下東方億聖的100%股權,實現了對美國ARC集團、比利時邦奇集團的控制。

資料顯示,美國ARC曾是通用、大眾、福特等知名汽車品牌的零組件一級供應商;比利時邦奇更是抓住了自主品牌難以開發自動變速器以及愛信、ZF等巨頭難以滿足自主品牌需求的市場機會,開發了江淮、 眾泰、海馬等自主品牌客戶。此外,全資收購的全球第三大磁簧傳感器和光控傳感器製造商日本艾禮富公司,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傳感器技術和安防產品製造技術。

彼時,隨著銀億集團一波巨資收購的神操作,渤海證券、財通證券等都認為,銀億相繼收購美國ARC及比利時邦奇,戰略轉型高端製造後,發展前景廣闊,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並給予“增持”評級。受益於大手筆並購,ST銀億在2017年營收實現127.03億元,同比增長29.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6.01億元,同比增長134.76%。

同時,ST銀億的收入結構也發生了劇烈變化。數據顯示,2016年ST銀億營業收入中,房產銷售收入佔總營收比重的70.77%,汽車零組件收入僅佔18.11%;到了2017年,汽車零組件收入比重漲到63.55%,達到80.73億元,房產銷售降至28.67%。2018年,汽車零組件的比重為57.12%,金額為51.23億元,房產銷售收入回升至31.75%。根據三年的收入結構變化,可以看出銀億的確是在轉型。

汽車項目收購惹爭議

行業相關人士向新京報記者坦言,美國ARC主要製造安全氣囊,但美國公司製造安全氣囊是有一定壓力的,因為中國有超低成本,日本有精細技術,美國沒有太大優勢。也有業內人士認為,銀億收購的幾家外資零組件企業,並不值得付出這麽多現金。原因是,這幾家企業在全球市場來看,的確在某個特定的細分市場有一定的影響力,但它們要麽是核心技術含量不足,要麽是經營上出現某種問題,使其失去了長期穩定的客戶。

其中,比利時邦奇爭論最大。宗申產業集團戰略投資管理中心在2015年出具的一份針對邦奇公司CVT項目調研報告顯示,該公司戰略管理中心經過詳細技術比對和分析認為,雖然未來5年CVT技術增長有一定空間,但主要空間是在中國市場。與此同時,未來隨著混合動力和電動車市場份額的擴大,CVT技術的應用和競爭力將大大下降。該中心因此建議集團對邦奇公司的投資為“財務投資”。

“CVT是一種傳動技術,開起來穩當,而且不容易壞,但不算太先進。一些小排量的車型用CVT,還是挺好的。當然,它不太適合大扭矩。因為平順、省油,日本車特別願意用,但日本現在的很多技術都是ECVT,用在電動車上。”國內某合資車企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也對新京報記者表示:“CVT是不錯的技術,日本的比較好,比利時邦奇公司做的產品也不錯,並被很多企業應用。但隨著目前自主品牌分化,越來越多的自主品牌已經在獨立生產變速箱,比如奇瑞、吉利,部分產品選擇6AT+MT的技術。因此,邦奇的生意就寡淡了許多。”

顯然,選擇比利時邦奇為其供應商的基本上都不是行業頭部企業,且這些企業自己的日子也都“不太好過”。也正因如此,宗申集團的投資分析才認為,這個市場“有空間,但有限”。

6月22日,新京報記者就“破產重整,是否會對比利時邦奇、美國ARC業務產生直接影響以及目前各家企業的生產情況”等問題採訪ST銀億方面,截至發稿時仍未得到回復。面對未來,業內人士分析稱,或許真的沒有銀億想象中那麽樂觀,市場中還是存在很多風險。

市值蒸發逾300億元深陷困局

如果說,三家上市公司在同一天發布公告,將銀億集團的傷口徹底撕開。那麽在2018年所經歷的債券違約、大股東資金佔用、ST戴帽、拋售項目求生、股權質押經歷被動減持以及司法凍結這些接二連三的麻煩,就已經把銀億逼至了危機邊緣。

去年6月19日,銀億股票躺在跌停板上。此後市值從原先的400多億元,逐漸蒸發到現在的不到80億元。而在還沒有陷入困局的2017年,銀億曾一度實現783億元的銷售收入,躋身當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第61位,居寧波百強企業前三名。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銀億為了從房地產跨界進入汽車行業,完成收購美國ARC公司,除自有資金之外,恆豐銀行還為銀億控股發放了5年期限的2億元貸款,其還曾向 CAP-CON借款。根據ST銀億當年回復深交所問詢函顯示,2015 年 11 月 26 日,銀億集團及其他潛在購買方收到全球競價出售比利時邦奇全部股權的非約束性報價邀請函。2015 年 11 月 30 日,銀億集團向前次交易賣方遞交了非約束性報價。2016 年 1 月 15 日,銀億集團向前次交易賣方提交了最終的約束性報價。 2016 年 3 月 6 日,銀億集團通過其間接全資子公司東方億聖與比利時邦奇的全體股東及收益權憑證的持有人簽署相關協議,約定由東方億聖收購比利時邦奇100%的股份及100%的收益權憑證。2016 年 7 月 15 日,各方簽署替代協議,同意由香港億聖替代東方億聖作為收購方履行相關收購協議。2016 年 8 月,各方最終確認交易對價為 948,236,228.70 歐元,由東方億聖和香港億聖分次完成支付。

此外,在比利時邦奇近80億元的收購中,銀億的自有資金佔了至少50%,其他為銀行貸款。其中恆豐銀行1.28億歐元(大約人民幣9.35億元)、中國銀行1.44億美元(大約人民幣9.42億)和南京銀行1.65億元保證金等抵質押貸款,此外法國巴黎銀行等財團還提供了1.4億歐元的授信(折合人民幣10.23億元)。對日本艾禮富的收購,出資主體引入了有限合夥,進一步股權穿透顯示,實質上熊續強為支付收購資金,引入了比銀行貸款利息更高的資金。

數據顯示,三筆收購的費用佔據了2016年銀億集團652億元銷售收入的18.4%。當年為了支付這三筆資金,熊續強可以說押上了他以及他控制的公司實體在ST銀億的全部身家,來換取現金流。

事實上,銀億對比利時邦奇和ARC是寄予了很大希望的。然而,在汽車行業整體下行的情況下,兩起大手筆汽車零組件收購的收益並不及預期。ST銀億2018年年報顯示,其2018年營收為89.7億元,較2017年下滑29.39%;淨利潤虧損5.73億元,同比大跌135.88%,這也是ST銀億最近五年首次出現虧損。在這個漫長的寒冬裡,美國ARC、比利時邦奇也都沒能兌現原定的淨利潤承諾。因此,東方億聖計提了9.37億元商譽減值損失,寧波昊聖計提了8400.52萬元商譽減值損失。受商譽減值損失的拖累,ST銀億2018年計提資產減值增加至13.47億元,這對淨利潤產生同等額度影響。

收購遇市場寒流爆發資金危機

“根據現在的市場狀況去質疑此前的收購也是草率的。” 至今,熊續強仍認為公司向高端製造業轉型並非“一時腦熱”。

然而踏上汽車產業發展節奏的銀億,並沒能躲得過2018年汽車市場的下行壓力。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分析顯示,2018年中國汽車產銷量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4.2%和2.8%,是28年來首次下滑,整車市場壓力自然會直接傳導至汽車零組件供應端。根據更新後的2018年年報顯示,ST銀億重大計提壞账準備的應收账款都集中在高端製造業,分別為KEY SAFETY SYSTEMS.INC.、臨沂眾泰汽車零組件製造有限公司、四川野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重慶眾泰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和鄭州日產汽車有限公司,總計金額1.3億元。對於“是否認為銀億此前轉型的步子太過於激進”的媒體提問, 在2018年年度股東大會上,熊續強回應稱,“市場就是會有波動的,有高有低也是正常。”

不幸的是,房產企業,或許不懂汽車,或許能夠用資本買來汽車公司或者技術,卻很難買來技術上的吸收和融合。雖然同為資本密集型產業,汽車行業卻多了一項“耗錢”的屬性,很多人都沒有耐心等到研發多年、掌握核心技術之後再去切入市場。銀億正是這樣缺乏耐心的企業。三年規劃,多起收購,左手房地產開發,右手汽車產業,銀億看似通過資本已經進入汽車供應鏈中,但汽車零組件企業的收購恰恰又是將它拖入深淵的原因之一。

根據公告,銀億申請破產重整的主要原因在於公司的流動性和債務問題。而重金收購的汽車業務,遭遇市場寒流而無法完成預期盈利目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資金流動性。“主觀上,公司轉型力度比較大,剛好用錢又比較多。”熊續強曾經這樣解釋。

此外,2017年底有關部門聯合下發的《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堵死了幾乎每道資金的出口,市場資金乾涸枯竭,在這樣的情況下,花了真金白銀買來的資產又不能供應資金,還嗷嗷待哺需要資金投入,銀億跨越式發展的路線難免折戟。再加之,由於業務重心轉移,銀億這家以房地產開發、工業製造、貿易和現代服務業為主的綜合性集團,2017年之後,ST銀億基本沒有在公開市場拿地。房產收入已然萎縮,汽車零組件脫離原有軌道,這一切都讓銀億負債增加,種種因素疊加,最終引發危機。

新京報記者 劉陽 製圖 李石陽 編輯 張潔 李文娣 校對 何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