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上市公司頻頻“爆雷”,卻有這些公司紛紛送來“驚喜”

全文共4166字,閱讀大約需要10分鐘

1月29日晚間,上市公司業績開始“加速爆雷”。

據統計,共計58家上市公司發布預虧公告,按照預虧上限來看,46家虧損超1個億,16家虧損超10億元,6家虧損超20億元。

爆雷公司一覽

ST中南:預計2018年淨利虧18億-27億元

奧馬電器:預計2018年淨利虧12.42億-15.78億元

人福醫藥:預計2018年淨利虧22億-27億元

西寧特鋼:預計2018年淨利虧18億-24億元

南京新百:預計2018年淨利虧10.1億-13.6億元

安凱客車:預計2018年淨利虧7.95億-8.95億元

美麗生態:預計2018年淨利虧6億-7.8億元

六國化工:預計2018年淨利虧4.5億-6.2億元

初靈資訊:預計2018年淨利虧3億元

銀河電子:預計2018年淨利虧9.5億-12.5億元

盛運環保:預計2018年淨利虧25億元

高升控股:預計2018年淨利虧15億-20億元

天潤數娛:預計2018年淨利虧2億-2.5億元

延華智能:預計2018年淨利虧1.7億-2.5億元

德豪潤達:預計2018年淨利虧3億-6億元

麥達數字:預計2018年淨利虧3.8億-4.15億元

皇氏集團:預計2018年淨利虧6.5億-5.7億元

神州長城:預計2018年淨利虧13億-14.5億元

天翔環境:預計2018年淨利虧15.9億元

晨鑫科技:預計2018年淨利虧5.9億-7.3億元

嘉凱城:預計2018年淨利虧16億元

大洋電機:預計2018年淨利虧21億-23億元

驊威文化:預計2018年淨利虧11.2億-13.5億元

斯太爾:預計2018年淨利虧12.9億元

ST九有:預計2018年淨利虧2.55億元

邦訊技術:預計2018年淨利虧3.65億-3.7億元

華東科技:預計2018年淨利虧9.5億-9.99億元

寶塔實業:預計2018年淨利虧4000萬-6000萬元

*ST眾合:預計2018年淨利虧4億-6億元

奧馬電器:預計2018年淨利虧12.42億-15.78億元

達華智能:預計2018年淨利虧13億-17億元

露笑科技:預計2018年淨利虧4.5億-5.5億元

飛馬國際:預計2018年淨利虧17.5億-19.5億元

華錄百納:預計2018年淨利虧33.29億-33.34億元

今天A股再現跌停潮,大洋電機、驊威文化、奧馬電器、西寧特鋼等多隻個股開盤跌停。

除了大幅預虧,業績大變臉更牽動著市場的神經。原本盈利幾個億,如今卻在突然之間,巨虧十幾億甚至數十億。

多位業內人士提出3條避雷建議:

1.合理並購價格是避雷的關鍵

2.警惕有大量收購行為公司

3.少買有大量商譽資產上市公司

01

跌的慘不忍睹

1月28日晚間,南寧糖業披露2018年度業績預告,預計報告期內淨利潤虧損超13.1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578%-622.6%。

值得注意的是,1月29日早間,南寧糖業股票跌停開盤,經過一番掙扎後鎖定在跌停線上。公司目前的市值僅17.7億元,這次預虧13億,可以說公司都快要“虧沒了”。

2018年繼續虧損也意味著連虧兩年的南寧糖業被“ST”已成定局。截至到去年三季度,南寧糖業的股東戶數有近5萬。

究其原因,商譽減值引發的業績地雷頻繁引爆是主因。

盾安環境比南寧糖業更“慘”,上市14年賺的錢,一年虧光。

1月27日晚間,盾安環境發布業績“變臉”公告,預計2018年淨利潤將虧損19.5億-22.5億元。而此前,預計2018年實現淨利6460.11萬-9228.73萬元。

業績“變臉”的原因包括4個方面:資產減值、商譽減值、資產處置損失和經營業績下滑。

與此同時,多家公司2018年業績大幅預減。

中國人壽預計,2018年淨利潤同比減少約50%-70%。業績減少的主要原因是受權益市場整體震蕩下行影響,中國人壽公開市場權益類投資收益同比大幅減少。

以此計算,預計2018年中國人壽淨利潤為96.76億元-161.27億元,對比前三季度198.69億元的淨利潤,意味著,中國人壽四季度淨虧損金額或高達37億元-101.9億元。

中國人壽解釋,受2018年權益市場下行影響,公司公開市場權益類投資收益同比大幅減少。

據2018年三季報披露,2018年1月-9月,中國人壽的投資收益仍高達838.7億元,較2017年同期僅小幅下降15.54%。

長安汽車預計,2018年全年淨利潤為5億元-7.5億元,同比下降89.49%-92.99%。報告期內,公司整體業績下滑,主要原因是來源於合營企業的投資收益減少。

浙江世寶預計,2018年淨利潤同比下降70%-100%。

02

多家公司紛紛送來“驚喜”

在上市公司“連環爆雷”之際,多家上市公司卻紛紛送來了“驚喜”。

據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月30日,今年以來已有42家公司發布了2018年業績預告修正公告,大幅上修去年預期業績,其中,23家公司預計淨利潤同比增幅超過100%。

就淨利預增幅度來看,亞夏汽車淨利潤增幅最高。

1月29日,亞夏汽車發布業績預告修正公告,由此前預計盈利4407.21萬元-6610.82萬元變更為實現淨利潤11億元-11.6億元,同比變動1397.55%-1479.23%。對於業績大幅上調,亞夏汽車表示,主要是公司於中公教育的重大資產重組已經完成,導致公司公司全年業績出現大幅增長。據悉,亞夏汽車即將更名為“中公教育”。

建設機械淨利潤增幅暫居第二位。受公司建築機械租賃滲透率不斷提高等影響,建設機械大幅上修2018年業績,其預計2018年將實現淨利潤1.50億元,同比增長556.80%。

此外,寶鋼包裝、中航三鑫、ST巨集盛、中際旭創等個股亦幅上調2018年業績,去淨利潤均超過100%;得潤電子、威爾泰、大立科技、山鷹紙業、深南電路、力生製藥等個股預增幅度超過50%。

03

重組“變身”等是業績上調主要原因

就業績修正原因來看,上述42家之所以業績較此前預計出現大幅增長,主要原因包括完成重大資產重組實現“變身”後業績出現改善、出售資產獲得非經常性損益、行業景氣度好轉以及收到政府補貼等。

比如中航三鑫,該股便是通過出售股權而上演了“烏鴉變鳳凰”。

去年10月29日,中航三鑫曾預告,2018年淨利潤將虧損3000萬元-0萬元,同比變動-228.13%至100%。不過,隨後同年11月21日,中航三鑫成功轉讓了持有的海南中航特玻材料有限公司13%股權轉讓,同時加上旗下控股子公司深圳市三鑫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效益增長,最終公司大幅上調2018年全年業績,預計將扭虧為盈,實現淨利潤1000萬元-4000萬元。

再比如維信諾。1月29日晚間,維信諾發布2018年度業績預告修正公告,變更後,公司2018年將實現淨利潤3250萬元-4000萬元,同比增長112.00%-160.92%。對於業績修正原因,維信諾表示主要是因為公司控股孫公司昆山國顯光電有限公司申請2018年下半年度政府補助工作進展順利,收到的與收益相關政府補助對公司的利潤總額產生積極影響。

東方中科則是因為非經營性損益變動而上調業績預告。此前,公司預計2018年實現淨利潤為2750萬元-3200萬元,此次調整之後,公司預計2018年將實現淨利潤4350萬元-5000萬元,同比變動90.68%-119.17%。

那麽,這些業績上修個股在二級市場表現怎麽樣呢?

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月29日收盤,上述42隻個股中,有26隻個股今年以來股價均實現了不同程度上漲,佔比61.90%。

深南電路、維信諾、裕同科技等個股股價漲幅亦較靠前。此外,嘉澤新能、上海鋼聯、哈爾斯、寶鋼包裝、巨化股份、大立科技、建設機械、黔源電力等個股股價今年以來漲幅均在5%以上。

04

投資者如何趟過業績“地雷陣”

上市公司爆雷多數與商譽減值有關。對於投資者如何“避雷”這一問題,每日經濟新聞援引多位私募給出建議。

建議1:合理並購價格是避雷的關鍵

弄玉投資總經理何上溯指出,投資人要避免商譽減值的“雷”,還是要從上市公司並購的“源頭”開始檢驗:看看並購報告書的詳細內容、資產標的的盈利能力如何、行業發展前景和行業中競爭優勢如何,這和分析一家上市公司的方式是一樣的。

在考察並購案例時,應當重視並購價格,合理的並購價格是“避雷”的關鍵。如果上市公司能夠以合理的價格並購一些盈利能力強的資產,那說不定多年以後這類資產不會變“雷”,也不存在商譽減值問題,而是一項“隱蔽資產”。

建議2:少買有大量商譽資產上市公司

上海千波資產束其全表示,規避商譽減值這種“雷”,最好的辦法還是少購買具有大量商譽資產的上市公司,尤其是最近大幅度並購、账面上記載著巨量商譽的公司。上市公司購買資產不能只看評估價值,還要從長遠評估這塊資產在若乾年後的預期價值,否則很容易出現高價購買資產“後遺症”,業績承諾期一過就“變臉”,投資者必然面臨巨大的投資風險。

在2015年前後,有很多公司在被收購過程中,其價值被高估至淨資產的十倍甚至百倍之多。這些被高估出的部分被會計以商譽的形式沉澱在總資產中,從而造成了上市公司淨資產大大虛高。如此一來,一旦被收購企業業績不達標甚至發生巨額的虧損(尤其是被收購企業往往在業績最輝煌的階段被收購),上市公司就不得不對並購中形成的商譽進行減計甚至計提歸零,從而造成上市公司業績的巨幅波動甚至大幅度虧損,給上市公司股價造成重大影響,嚴重影響中小投資者的利益。

另據國金證券指出,7點跡象表明可能發生商譽減值:

被收購企業業績和現金流惡化,特別是業績承諾未實現;

企業外部經營環境發生明顯不利變化;

技術壁壘低或更技術更新換代較快;

核心團隊發生不利變化;

特許經營權、相關資質等發生變化;

市場報酬率提升導致折現模型中的折現率上升;

子公司面臨來自海外的風險。

建議3:警惕有大量收購行為公司

萬霽資產董事長牛春寶表示,因為2018年市場環境不好,估計很多公司會就商譽做大手筆計提。規避這種“地雷”最好的辦法,就是不碰有大量收購行為的公司。因為90%左右的收購,尤其是跨行業收購,都是不成功的。

也有不願具名的私募人士透露,目前股市處於低位,上市公司會有主動或被動做低2018年業績的預期,為的是2019年“輕裝上陣”,有個好的業績預期,這就是業內認為的“業績洗澡”。上市公司業績“洗澡”主要涉及固定資產、長期投資、應收账款、存貨等方面,這些都是上市公司可以計提減值、進行業績調整的“點”。

05

什麽是商譽?

為什麽這個時點集中爆雷?

先說什麽是商譽:商譽是指上市公司並購時,支付收購價與被收購企業淨資產的差額。

經濟日報對此解釋道,某新經濟公司自詡成長性高,發展前景好,估值10億元,但是按照行業平均規模和營收計算,這家公司隻值5億元。未來如果該公司被並購,這部分多出來的隱性資產(5億元)就可以理解為商譽。

標的資產估值虛高,當前很難以更高的估值出售,這種情況下也會導致減值發生,更為常見的方式是計提商譽減值準備。

如果收購的這家公司運營穩健達到預期,商譽就只是账面數字,而如果其不達預期,報告期末就需對商譽進行減值測試,減值金額將遠大於標的公司盈利不及預期的部分。

商譽減值對市場產生很大的衝擊,直接表現就是股價大範圍波動,類似黑天鵝事件。

我們看到商譽並不是今天才有,那為什麽在這個時間點爆發呢?

2015年前後A股上市公司並購重組達到高潮,簽訂了大量的業績對賭協定,業績承諾的期限通常為3年,在這期間,很多被並購企業都會想方設法完成業績承諾,而一旦過了承諾期,業績下滑則是常見情形,這也是2018年年報商譽減值問題比較突出的原因所在。

另外,根據監管要求,上市公司可以在季報、半年報、年報中披露商譽減值,上市公司一般都在最後的年報中披露,而季報和半年報中較少。

同時,上市公司業績波動超過50%的要在1月31日前披露業績預告,且創業板均必須在1月31日前進行業績預告,因此,1月份就成了商譽減值爆雷集中期,特別是月底。

1月份還有兩個交易日,仍然需要提防爆雷風險。

從前述上市公司業績變臉的原因看,商譽減值成為最重要的因素。

從整個市場來看,據證監會披露,截止2018年三季報,A股商譽規模已經高達1.45兆,雖然近幾年增長有所放緩;但商譽絕對規模的不斷擴大,仍然是懸在上市公司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一旦落下,受傷的就不僅僅是上市公司,眾多投資者恐怕也難逃脫。

從行業來看,擁有最多商譽的前三五大行業分別是醫藥生物、資訊技術、交運設備、互聯網和金融,其商譽規模均超過千億,佔整個A股的商譽比重也在7%以上。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以2018年三季報為準,A股共有2080隻個股存在商譽,商譽佔比超過40%的共有64隻。

國金證券篩選出截至2018年三季報商譽佔淨資產比重大於70%的公司,供投資者參考:

在經濟形勢好時,生意好做,給出高溢價固然有一定合理性,一旦碰到經濟稍差,之前的溢價勢將被證明可能是過高的,不得計提商譽減值,業績變臉隨之而來。

從個股的角度衡量,光看商譽的絕對規模是不夠的,以商譽佔總資產的比重來比較,或許更能評估其風險,因為高商譽佔比的企業一旦發生商譽減值,往往對企業業績的衝擊更大。

上海金融研究所專家認為,近年來山東墨龍“業績變臉+精準減持”等案例的出現,要慎防業績“變臉”成股價操控陷阱。他建議,可以從嚴查黑箱操作,加大處罰力度,規範公司治理等方式,增加上市公司業績變臉的成本。

(以上部分內容綜合整理自上遊新聞、21世紀經濟報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