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東阿阿膠承認渠道靠囤貨盈利,業績暴降如何扭轉

東阿阿膠(000423.SZ)中報業績預降近八成,讓資本市場始料不及,股價繼7月15日一字跌停、7月16日大跌5.59%後,今日(7月17日)上午,盤中一度跌逾2%。長期被市場標榜為白買股之一的東阿阿膠,為何會發展至此?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東阿阿膠在深交所互動易平台上最新披露的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中,回應了公司所面臨的挑戰。“渠道原本靠囤貨來盈利,我們漲價所有渠道商都盈利,因為阿膠保存期限是5年,如果經銷商囤貨,差價收益就比較大。現在渠道發生了變化,由靠囤貨轉為靠周轉率,我們順應渠道變化,進行了降庫存的調整,帶來了銷售業績的短期波動,也是這次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東阿阿膠方面這樣表態稱。

渠道症結

東阿阿膠發布的中報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今年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較去年同期下降75%至79%。這樣的降幅將創下公司1996年上市以來中報降幅之最。公司在預告中表示,受整體宏觀環境等因素影響,以及市場對阿膠價值回歸的預期逐漸降低,公司下遊傳統客戶主動消減庫存,從而導致上半年產品銷售同比下降。

近日,第一財經記者在採訪中亦了解到,渠道熱衷於囤貨,也跟東阿阿膠的頻繁漲價脫不開關係。頻繁漲價,成為了東阿阿膠留給外界揮之不去的烙印。

據第一財經記者梳理,從2010年到2018年這九年間,東阿阿膠對公司主力產品阿膠塊出廠價累計上調的次數高達11次。其中,2010年、2014年,公司一年內上調的次數均達到三次。從2015年起,公司提價的頻率有所放緩,改為每年一次,且集中在當年的11月,即剛好是阿膠銷售旺季。

有行業人士亦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東阿阿膠這樣的提價節奏,久而久之,讓渠道有了預期,因此每每預感廠家要提價了,渠道就提前囤貨。鑒於東阿阿膠自身的品牌效應,渠道亦認為公司產品不愁賣。

如今,回過頭來看,東阿阿膠頻繁提價帶來的弊端重重。於此,東阿阿膠如何扭轉局面?

“這幾年,公司品牌、質量、科研等在逐步走強,終端的純銷在增長,且增速超過市場平均水準。現在的主要問題是我們主動降庫存,未來會圍繞消費者推出拉動措施,今年的戰略也會有相應調整。”東阿阿膠在上述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中提到。

東阿阿膠表示,結合外部環境的變化,以及渠道客戶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趨勢,從去年開始,公司從渠道客戶的需求和自身發展需求出發,降低庫存、回歸良性,取消了一些二級商業客戶,渠道扁平化,在醫藥商業、零售連鎖等方面加強渠道布局。在傳統渠道方面,過去公司的重點渠道是零售藥店,包括老百姓、益豐、國大藥房等行業地位領先的客戶,去年在原有基礎上公司開始加強和區域龍頭連鎖以及百強連鎖的合作,今年布局了千縣市場開發,向基層市場深度拓展;同時也在做醫療終端的渠道開發,包括等級醫院、基層醫院等。

股價將如何走?

第一財經記者亦注意到,此次東阿阿膠披露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主要是基於7月15日中金公司等機構投資者的調研。

值得一提的是,7月16日,中金公司亦對外發表了《東阿阿膠全年推進渠道梳理,短期業績承壓》研究報告。在這份研報中,中金公司將東阿阿膠評級下調至“中性”,下調目標價32.4%至33.8元。中金公司表示,東阿阿膠提價預期降低,渠道庫存壓力開始釋放。東阿阿膠核心產品價值回歸戰略已持續多年,渠道形成一定囤貨慣性,但目前隨著公司提價預期降低,渠道囤貨意願下降,庫存壓力開始釋放。

“市場認為公司長期戰略不清晰,但我們認為公司具品牌勢能,未來有望通過新產品、新渠道、新人群的開發實現良性發展。但是,目前公司面臨主動性調整渠道的困境,營業收入且調整時間尚無法預估。”中金公司亦這樣表示。

回溯東阿阿膠的股價走勢脈絡,2005年11月至2017年6月這近十三年時間裡,公司複權後的股價累計漲幅超過10倍。也正由於東阿阿膠股價穩定、業績穩定,機構熱衷於重倉。據同花順數據,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在東阿阿膠的股東中,機構持股比例合計仍高達51.03%。

現如今,業績暴跌之下,東阿阿膠的股價將如何演繹?

7月15日東阿阿膠股價跌停後,從當日買賣公司股票買賣龍虎榜上看,在賣出金額最大的前五名中,暫未看到機構的身影。相反,在買入金額最大的前五名中,有一機構專用席位現身其中,當日買入金額為362.35萬元。

有私募人士亦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公司正處於利空逐漸釋放期,股價有待修複。整體上看,東阿阿膠產品仍具備品牌價值、生命力,但後續公司上漲的動力,還有賴於公司公司新產品表現、新渠道推動情況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