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上海,一座喝咖啡的城市

撰稿|蒲琳

常聽人說,上海是一座喝咖啡的城市。

百年之前,咖啡這個詞就屬於上海,並成為海派文化的標記之一。除了因為上海接觸西方文化較早,還因為喝咖啡這種飲食方式與上海人骨子裡的生活態度十分契合。關於老上海的生活,隨手翻閱,只要和海派文化相聯繫的,就少不了咖啡的點綴。

如今,在上海市中心隨便逛逛,隨處可見上海人對咖啡的迷戀——路邊遍布來自世界各地的咖啡品牌,而且每間店都頗具人氣。

喝一杯講究的咖啡

你水盈盈醉人的眼波頻送著你青春的煩愁,

你謹慎捧著那玉壺瓊漿用著你圓滑的縴手;

呀,僅僅一杯淡淡的紅色咖啡,

我已嘗得是淚海酸波釀成的苦酒﹗

咖啡中無端攝入你的倩影,

我也無端地把它灌入了我的迴腸,

啊﹗醉人的苦酒,悶人的苦酒呀﹗

我消沉已久的心情竟給你湧起了小小的波浪。

——溫梓川:《咖啡店的侍女》(世界文藝書社,1930年發表)

資料顯示,上海咖啡館最早是19世紀中葉出現在英、法及日租界,當時的 主要由外國人經營,供各國水手消遣所用,中國人幾乎很少有機會光顧。

直到20世紀初,咖啡館成為公共開放的聚會場所,但是進入咖啡館依然要求穿著正裝。當時的咖啡館主要供應的產品包括咖啡、酒、西餐和蛋糕,而真正讓咖啡店成為人們聚集場所的,卻是咖啡店的侍女們。

溫梓川這篇發表於20世紀30年代的詩作,無疑是當時咖啡館最好的寫照:知識分子們流連於坐落在英法租界的咖啡館,但往往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更多的是為了和侍女調情,或者暢談理想。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魯迅於1928年8月10日憤然發表了《革命咖啡館》一文,痛斥咖啡館是「先前只聽說不過可以兼看舞女,使女,『以飽眼福』罷了」的地方,加上魯迅本人是不喝咖啡的,他獨喝綠茶,所以「這樣的咖啡店裡,我沒有上去過」。

但在《革命咖啡館》成文後一年,魯迅還是去了離他當時的住所很近的咖啡館,為的是出席籌備「左聯」的聚會。1930年2月16日,魯迅在日記上寫:「午後同柔石、雪峰出街飲咖啡。」這次喝咖啡,魯迅就是去了當時北四川路998號的 開會,會議正式確定了成立「中國左翼作家聯盟」。3月2日,「左聯」在中華藝術大學召開成立大會,揭開1930年代左翼文學運動的新一頁。

雖未享用店內招牌的飲品,公啡咖啡館依然因為魯迅的多次踏足而聲名大振。它一定不是上海開得最早的咖啡館,也未必是當時上海最好的咖啡館,但卻因為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為「那個年代最有名的咖啡館」。當然,到現在仍有不少慕名而來的本地人或遊客前往那裡拍照留念。

從1942年到1948年,張愛玲住在上海常德路195號常德公寓的五樓,她常到樓下的咖啡館裡寫作。在這裡她寫下了《傾城之戀》《金鎖記》《紅玫瑰和白玫瑰》等膾炙人口的作品。現在的千彩書坊咖啡館就成了張愛玲的粉絲們朝聖的地方。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千彩書坊即是咖啡在上海這個城市最契合的邂逅。

筆者也曾特地去膜拜過:一進門,迎面便是擺滿了張愛玲作品的書牆,一台老式留聲機正放著《天涯歌女》,隨著音樂,時間彷彿倒流一般,牆壁上略微泛黃的老照片、牆角的舊皮箱、暗花紋的牆紙……都讓人恍惚回到張愛玲的時代。

咖啡館供應一種有著濃鬱張愛玲風格的特飲,名字叫「傾城之戀」,飲料下層是蜂蜜和紅石榴糖漿,分別代表白流蘇和范柳原,上層帶苦味的咖啡代表他們之前遇上的坎坷往事,兩個傷心人在上海街頭相遇,調和後,咖啡先苦後甜,代表命定的遲來的愛讓他們重獲新生。

老克勒們喝咖啡的習慣大體也是在那個年代形成的。老上海人將喝咖啡看作中產階級以上的生活象徵,在他們看來,出門喝咖啡是件大事情,需要精心打扮一番,然後很隆重地走進咖啡館,慢慢地品味那絲絲縷縷的醇濃,十分講究情調。情調是委婉的東西,不能直接,不能亮堂,得有那麼點端起的架子,是必須有些做作的,所以關係到光線、聲音和氣味,而咖啡館為這種情調提供了可能。

第三次咖啡浪潮

新中國建立初期,上海的咖啡館幾乎銷聲匿跡。一些老克勒咖啡癮上來,只好去搞一些咖啡渣,煮之前必先關嚴門窗,等喝完咖啡香味漸漸散去,再把門窗打開。

改革開放後,隨著速溶咖啡進入中國市場,咖啡開始重新回歸到上海人生活中。

20世紀80年代,電視機剛剛開始普及。彼時,有兩個廣告成為後來70後和80後兒時印象最深刻的記憶:一個是牛仔騎馬奔跑代言的萬寶路香煙,另一個則拿著馬克杯喝一口熱咖啡女士代言的雀巢咖啡,廣告末尾女士意猶未盡地說一聲:味道好極了。就是這句如今看來十分樸素的廣告詞,宣告了咖啡在上海的東山再起,使得咖啡和咖啡館再次成為上海這個摩登之都的主角。

從那個時候起,咖啡在中國市場上經歷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是速溶咖啡推廣,即雀巢咖啡首入大陸;第二次是上世紀末以意式濃縮咖啡為基礎的星巴克等連鎖咖啡店在北京、上海開張;第三次則是「精品咖啡」或者說「獨立咖啡」蓬勃興起,這些小眾咖啡更看重私人體驗和私人定製。

咖啡館在改革開放後逐漸重回上海街頭巷尾,初期咖啡館主要有以下四種形式:涉外酒店的大堂咖啡吧、國營西餐的咖啡廳(例如到現在依然在營業的紅房子西餐廳、凱司令等)、懷舊咖啡館和私營咖啡廳。

1999年12月,星巴克咖啡在北京開業,當時很難用「火爆」來形容開業的情景,但卻讓中國人真正了解到了世界最流行的咖啡館模式。星巴克的開業,正式揭開了中國咖啡行業飛速發展的帷幕,上海漸漸成為中國乃至全世界咖啡行業發展最迅猛的城市。

作為全中國節奏最快的城市之一,曾經人們認為,上海人的生活節奏無法慢慢細品一杯好咖啡。但現實卻是,上海街頭咖啡店裡,常可見三五好友捧杯低語閑聊,或獨自靜坐窗前卡座,時而低頭翻書,時而憑窗凝思。上海的「快」和咖啡的「慢」,就這樣融於一杯杯淡淡的香氣之中。

也因為如此,咖啡的服務消費近年來在上海有增無減,形形色色的咖啡衍生產品也非常暢銷——各種款式的馬克杯、隨身杯、咖啡壺等,售價遠遠超過商店、超市內的同類產品,而一些「書店+咖啡店」的複合商業模式也在上海大行其道。

穿越時光,不變的是咖啡裊裊的香氣,歷史與現代在這香氣中被連結在一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