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揚州韋氏父子的“不良”生意:百億規模為何轟然倒塌?

撰稿|渾水調研研究員 申不怵

國內私募富豪韋健恐怕不會想到,做不良資產生意的現在自己變成了“不良資產”,而兩位操盤人如今也不知所蹤。

12月11日,有媒體報導“江蘇一家專做不良資產處置的中基協備案私募基金出現高管攜款跑路,涉及產品規模或超百億。”根據報導,被卷入的機構分別是中潤國盈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潤國盈”)和東方成安資產管理公司(下稱“東方成安”),“跑路”的則是中潤國盈董事長韋健以及東方成安總裁繆巨集傑。

兩家公司注冊地均在上海,其中潤國盈持有東方成安62%股權。不過,這兩家機構以及失聯的高管卻和江蘇有著很大關係:一是江蘇成安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蘇成安”)持有東方成安38%股權;二是中潤國盈、東方成安、江蘇成安的實控人韋福華和韋健父子都是揚州人,小強了解到,韋福華年事已高,公司的實際操盤人是韋健;三是中潤國盈曾與2017年與江蘇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屬子公司合資成立10億規模的投資基金,專門處置不良資產。

過去三年多時間,韋氏父子的中潤-成安兩架馬車借著旗下多家私募機構的名義,搭建起了以不良資產處置為主業龐大體系,總資產規模達到數百億,甚至被稱為“國內最大民營不良資產私募基金”。

規模龐大的中潤系為什麽會一夜之間轟然倒塌呢?韋健和繆巨集傑又去了哪裡?

董事長總裁集體消失

12月8日,中潤國盈和東方成安12月8日聯合發布公告稱,“12月4日,經確認中潤國盈董事長韋健和東方成安總裁繆巨集傑均已失聯,並接到集團近期產品延遲兌付的通知。”公告稱已成立應急處理小組,並且向上海市經偵大隊、上海市金融辦、上海市證監局報案。

公開資料顯示,中潤國盈於2015年10月成立,注冊資本10億元,自然人韋福華持有中潤國盈51%股份,是公司實控人。上文提到,中潤國盈和江蘇成安分別持有持有東方成安62%、38%股權,與此同時,韋福華還持有江蘇成安69%股權。

韋健

股權穿透之後,中潤國盈和東方成安的法人代表均是韋福華,此次失聯的韋健是韋福華的兒子。失聯的繆巨集傑此前曾為富德生命人壽大連分公司副總經理,2015年因為誤導銷售被大連保監局警告和罰款四萬元。

繆巨集傑

在得知跑路的消息後,小強也第一時間趕到了中潤國盈在南京的機構——江蘇成安和江蘇中潤辦公地點。

到達之後,從辦公樓物業得知,江蘇成安已於一兩個月前搬走,小強想辦法到達江蘇成安辦公樓層後,發現公司前台沒有工作人員,但仍有少量人員留守,對來訪者很警惕,進入公司需要電話專人來接。種種跡象表明,江蘇成安已經不是正常經營的狀態。

在江蘇成安對面,則是江蘇中潤,江蘇中潤是中潤國盈旗下子公司,仍有人員在正常辦公。應急小組在公告中提到,“目前南京和蘇州處置端公司運轉正常,尚未受到重大影響。”

曾被舉報向境外轉移資產

這兩年,高管玩失聯並不鮮見,但跑路原因卻各有不同。此次曝出高管失聯的兩家公司號稱中國民營不良資產處置龍頭企業,東方成安更是在中基協備案的私募機構。

據界面新聞報導,東方成安和中潤國盈兩家公司旗下數十隻產品涉及產品規模約110億,失聯高管已轉移部分錢財去往境外,但目前尚無法確認具體數額。小強了解到的消息是,在幾個月錢繆巨集傑就被人舉報涉嫌轉移資產,目前處於失聯狀態,而韋健已經跑到境外。

與高管跑路同時,東方成安12月6日宣布三款基金產品延期兌付,分別是:《東方成安銀行三期私募基金》、《東方成安銀行資產私募基金五號》、《中潤特殊機會並購私募基金》,延期支付時間180天。

應急小組成立

在高管失聯後,上述應急小組除了報案之外,還第一時間赴南京和蘇州與不良資產處置端總裁趙屹、王華偉溝通,了解運轉情況,盤點資產包、債權明細、債權金額等。

經向業內人士了解,“國盈系”的不良資產處置主要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募資端,主要由東方成安負責,另一部分是處置端,則有江蘇中潤國盈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蘇中潤”)和江蘇成安負責,東方成安募集資金,最終會被江蘇成安和江蘇中潤拿來投資不良資產。

現在募資端長官跑路,處置端就成了挽回損失最後的救命稻草,應急小組發布的公告也在佐證著這一點,其重要性甚至排在了報案前面。

不良資產“帝國”

實際上,中潤國盈成立時間不長,從成立到現在也不過三年時間,不過在這麽短時間內,以中潤國盈為核心,韋氏父子就搭建起了龐大的“國盈系”,野蠻生長的速度可見一斑。

中潤國盈目前在北京、南京、蘇州、深圳、廣州、廈門、大連、沈陽、哈爾濱等全國重點城市均設有分支機構,對外投資參股27家公司。

2017年11月23日,中潤國盈總部遷至上海白玉蘭廣場33層,在官微“中潤國盈”的文章中,此舉被稱為“全面開啟未來的全球化金融戰略布局”。

借著這次喬遷之喜,中潤國盈旗下主要關聯公司負責人悉數到場,此次曝出失聯的韋健、繆巨集傑身在其中,另外有江蘇成安、江蘇中潤、私人印象、江蘇遠洋東澤電纜等高管出席。

資料顯示,中潤國盈主要有三大業務板塊,分別是不良資產經營與投資、財富管理、實業投資三大板塊。

具體來看,不良資產領域,公司宣稱與四大壞账銀行及多家地方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合作;財富管理領域,則是依托江蘇成安、東方成安、中融成安、私人印象資產管理等四家公司;實業投資領域,則是風險投資、私募股權等一級、一級半市場為主,同時兼顧二級市場投資,還稱與雲南省金融辦合資成立雲南政興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集團稱,截至2017年11月,集團及下屬子公司經營管理的資產規模已突破數百億;累計發行各類基金數十支,累計管理資金規模已超過數十億元。

雖然業務龐雜,但是其核心模式還是圍繞不良資產做文章,一邊憑借著旗下私募機構募集資金,一邊拿募資得來的錢投向不良資產等領域,可以說並不複雜。

為何倒塌?

不良資產生意堪稱一本萬利,中潤系也藉此賺的盆滿缽滿,為何會突然倒塌呢?

不過實際上,中潤系的倒塌並不突然,小強在數月前就聽到了中潤系出問題的風聲,但當時並未得知細節。

而中潤系之所以會出問題,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公司違規運作,過度貪婪。

首先是公司存在詐騙甚至非法集資嫌疑,比如經常會拿同一個資產包多次、超額募集資金,實際上相當於一物多賣,而這些募集的資金是需要支付高額的收益率,造成最後無法兌付,而募集的資金投向不明。

其次是胃口過大導致消化不良。他們自認為資金實力雄厚,大量收購不良資產包,但是卻無法按時按價處置回收,一旦一些資產包超過擔保期,導致無法清收,資金鏈就可能斷裂。

(草媒公社成員自媒體,原創內容轉載引用請注明出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