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外資銀行試水基金託管人 渣打銀行率先申請

  中國基金報記者 陳墨

  外資銀行開始試水基金託管人資格。中國基金報記者在證監會網站行政許可辦理一項發現,渣打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正在申請《商業銀行申請基金託管人資格核準》,材料接收時間為6月8日。去年底曾有媒體報導渣打銀行等多家機構有意布局基金託管業務,渣打銀行則采取了實際行動。

  證監會《證券投資基金託管業務管理辦法》規定條件表明,申請基金託管資格的商業銀行擔任基金託管人應當具備相當條件,其中較為重要的包括,一是最近三個會計年度年末淨資產均不低於20億元人民幣,資本充足率等風險控制指標符合監管部門的有關規定;二是設有專門的基金託管部門,部門設定能夠保證託管業務運營的完整與獨立;三是基金託管部門擬任高級管理人員符合法定條件,取得基金從業資格的人員不低於該部門員工人數的1/2;擬從事基金清算、核算、投資監督、資訊披露、內部稽核監控等業務的執業人員不少於8人,並具有基金從業資格,其中,核算、監督等核心業務崗位人員應當具備2年以上託管業務從業經驗。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公募基金公司和基金數量的繼續擴容,基金規模持續增長,基金託管費用也水漲船高,吸引大量機構淘金基金託管市場。同時,基金託管業務也能帶來更大的業務太空、客戶資源等,成為吸引更多機構湧入的重要原因。

  從目前公募基金的託管人來看,商業銀行佔主導。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4月,獲得基金託管人資格的機構有43家,其中商業銀行有27家,是絕對主力。

  基金託管的行業格局也顯示出商業銀行的地位。萬得統計顯示,根據2017年基金年報,當年122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共支付託管費122億元,較2016年增加11億元,其中,建設銀行工商銀行中信銀行的託管費較高。

  一般而言,公募基金選擇託管人,主要看重機構的銷售能力,託管機構的選擇往往與基金銷售量掛鉤。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不少大銀行同時託管的基金數量比較多,市場情況也不是很配合,未必可以取得理想的銷量,一些新的管道可能帶來意外驚喜。不過新入場機構託管的實際效果還有待時間檢驗。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已有10家外資行獲得了基金代銷資格,包括渣打銀行、大華銀行、花旗銀行、東亞銀行、恆生銀行、星展銀行、匯豐銀行、南洋商業銀行、摩根大通銀行、華僑永亨銀行等。

  此外,從證監會公布的基金託管資格申請表示可以看到,目前還有10家機構等待託管許可證,今年以來,提出申請基金託管資格的機構包括西部證券光大證券、華鑫證券、國元證券華安證券等。

責任編輯:張海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