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寫詩詞的時候,過分強調格律算不算舍本逐末?

語言格律

咱們在網絡上聊天的時候,你講話注意發音格律,那就叫矯情。

但是你在朗誦詩歌作品的時候,注意格律,那叫做負責。

如果你創作的是近體詩,強調格律,那是基本原則。

所以,還得看情況而定。

格律是什麽?格律是漢字發音的腔調規則,抑揚頓挫,起承轉合,高低上下,錯落有致。

只要是發出聲音的說話,注意格律,字正腔圓,絕對是對交流有好處的。為什麽有些人說話磕磕巴巴,有些人演講流暢激情?跟人的性格有關,跟他的稿子是否注意語言格律也有關。

但是題主很有可能問的是“寫詩過分注意平仄格律算不算舍本逐木?”因為現在凡探討格律都是針對寫詩來的。

平仄格律

平仄格律是古人總結出來學習、規範近體格律詩發音的一套字詞音韻規則。

詩歌大類分為現代詩和古詩。現代詩沒有平仄格律要求,大體押韻就好了,用的語言系統就是白話文基礎上的修辭加重。所以,現代詩不用考慮這個問題。

而古詩大類分為古體詩、近體詩、詞牌、散曲等等。其中近體詩、詞牌、散曲都是格律體,只是隨著時間往後推移的文體,格律要求呈現出越來越寬鬆的趨勢。也就是近體詩要求最嚴格,詞牌在體式上要求嚴格,押韻上要寬鬆些,而散曲就接近現代的歌詞,只是以文言文為基礎,附著於曲牌。

而詩歌創作者往往在表達滿腔激情的時候不願意遵守平仄格律限制,雖然在徒歌的吟誦方式中,會不自覺地抑揚頓挫,尋求發音清朗,實際上是暗合格律,但是並非固定要求。這樣創作出來區別於近體詩、詞牌、散曲的這些作品即是古體詩。

格律和意境是相輔相成的,是一首好詩並駕齊驅的護航者。兩者不是競爭關係,也不是敵人,自然也沒有“本”、“末”之分。

關於意境

如果創作古體詩,注意格律,寫出來的是律古,語句念起來也比不注意格律的好聽。

如果創作近體詩,注意格律是基本要求,怎麽強調都不過分。

所謂詩歌的意境,也是通過字詞的形式搭建起來的。

那些不願意學習格律的人,開口就是“格律詩詩歌的鐐銬”,這種思維才是真正寫出既朗朗上口,又意境深遠的大敵。語言規則這種入門的技能都不願意學習,哪裡談得上什麽營造意境?都是偷懶的借口而已。

說格律限制了意境,首先得看作品有沒有意境?

注意格律對烘托意境,只是錦上添花,不存在舍本逐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