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小兒腦癱康復】寶寶的行走訓練!

有些運動發育落後孩子的會出現很多肢體活動障礙。如剪刀步、足內外翻等,給孩子在生活中造成了很大的困擾。那麼,對於孩子行走前需要做的康復訓練都有哪些?

給家長們簡單的介紹一些。

1、下肢具備良好的負重能力

(1)下肢肌力訓練蹲站、單腿跪立蹲站時,寶寶可先進行扶物蹲站,蹲起時,家長坐在寶寶後,雙手放在寶寶膝關節處,防止蹲起時膝關節併攏,同時控制雙腿用力不均的情況,站起時,先抬起臀部,重心稍前移,然後站起;單腿跪立時,家長坐在寶寶後,一隻手放在寶寶用於站立腿的膝關節處,防止站起時膝關節向內旋。

(2)負重訓練站立位:兩肩加壓訓練、髖關節加壓訓練。

2、有站立位靜態平衡反應出現

(1)並足站立訓練:讓寶寶雙足併攏,足尖向前站立。提高存在扁足或足外翻的寶寶的立位平衡協調能力,但不適用於足內翻寶寶。

(2)分腿站立訓練:寶寶雙足向兩側分開,雙足之間和距離大約2個肩寬,腳尖向前,髖膝關節伸展,呈站立姿勢,保持數分鐘,反覆訓練。注意雙足之間的距不宜過寬,以誘發寶寶內收肌主動收縮為宜。

(3)縱向站立訓練:雙足一前一後,站立時,注意髖關節的控制,使軀乾直立正對前方,前腳腳尖向前,後腳腳尖人斜向外側。雙足不能交叉。

(4)單腿站立訓練:寶寶可先進行扶物單腿站立,站立時,身體重量放在支撐腿上即後面的那隻腿。另一腿放在踏板或滾筒上,放正,防止膝關節內旋。

(5)重心轉移訓練:重心的前後轉移,治療師用手從寶寶後側握著寶寶髖關節,使其髖關節輕度外旋,並注意使對側肩向前,誘發出軀乾的扭轉,使重心側方移動;重心左右轉移,治療師可叫寶寶側向伸手取物,誘使他將重心移向一側。

獨立行走必須具備的條件

(1)能用雙腿站立持重和單腿短暫站立持重並保持靜態平衡。

(2)跨步時身體重心能轉移到兩腿上並保持站立動態平衡。

(3)能自動屈髖,屈膝和充分足背屈。

幾種常見的輔助患兒行走的方法,一起來學習!

如果患兒的站立姿勢如圖7-197所示,那麼,在步行 時,家長需站在患兒前方,用雙手牽住他的雙手(注意保持患兒雙肘關節 伸直)輔助他慢慢地把雙腳放平後再走。

若患兒已有了一定的行走能力,也可以讓他雙手藉助一手推車,椅子等較穩固的物體行走,如圖7-198所示。扶手的高度應以患兒體乾略微前傾,雙肘伸直為準。

若患兒站立姿勢如圖7-199所示(膝關節呈過伸展位),家長輔助患兒行走的方法與上述方法類似,只是家長雙手或其他物件扶手的高度應略低一些,以便患兒在行走時,髖關節,膝關節能維持一較小的屈曲位,如圖7-200所示。

對於那些屬於偏癱型的腦癱患兒來說(如圖7-201所示),如果其患側肌張力較高,在行走時,家長可以用手牽住患兒的患手,那麼,一方面可被動地使患兒患側上肢得到充分伸展,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在行走中,患側上肢肌張力的增高,如圖7-202所示。

反之,患側肌張力較低或接近正常時,牽拉患兒的鍵手行走時比牽拉患手行走有益行動。因為患兒的患側在行走中,可逐步學會正常的行走姿態。如:邁步時,體乾的旋轉,向前擺動手臂等。

跟大家講幾個康復訓練中的原則

1、循序漸進原則 各種動作必須先讓患兒適應,如不會坐的患兒,讓他自己坐,也可以把一個功能分解成幾個動作讓患兒練習,每天的訓練時間要有計劃且不要過長,以免患兒產生疲乏,厭倦,反感,不願合作等不良情緒,訓練要多樣化,使患兒覺得有新鮮感,以提高他們訓練的積極性。

2、不代替原則 患兒每一項動作不可能都能由自己來完成,家長必須幫助他們。但必須強調的是,幫助絕不是代替。如吃飯,有的患兒自己能慢慢吃,但是姿勢不正確,容易吧衣服弄髒,家長只能幫助糾正其不正確的姿勢,而不能喂他們吃。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幫助患兒用正確的姿勢來拿杓吃飯,時間長了就會習慣,孩子能自己吃飯了。

3、不要過分照顧原則 患兒家長總是可憐孩子而不自覺的過分照顧,實際上,這個是沒有必要的。過分對孩子的照顧,不利於孩子的訓練,久而久之,這種過多的關照勢必養成孩子的懶惰和依賴心理。因此,訓練時一定要讓患兒配合每一個動作。患兒注意力不集中時,家長可以拿玩具把他們的注意力轉移到各個動作上,但切勿過分照顧;凡是患兒自己能完成的動作,盡量讓他們自己完成。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孩子的生活技能,也有幫助孩子肢體的靈活度的訓練。

4、不斷重複原則 患兒每恢復每一項功能,都要付出一定的時間,每一個動作都需要反覆的地進行訓練,才能最終鞏固下來。同時,只有待某一動作定性後才能進行下一個動作的訓練。

5、避免不正常用力原則 患兒長期處於某種異常的活動範圍之內,從而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肢體異常。引起異常姿勢的主要原因是不正常用力問題。不正常用力越嚴重,異常姿勢也越嚴重。如果不正常用力得不到及時糾正,必然使患兒肌張力增高,導致功能障礙的加劇。因此避免不正常用力,是患兒康復訓練工程中的一個關鍵性問題。如患兒在平路上勉強能夠行走,就不要急於讓他聯繫跨越障礙或上,下樓梯。

6、正面激勵原則 由於許多患兒因各種原因而從沒有進行過規範的關節活動和訓練。或者發現問題,剛開始訓練。因此,一旦接受大運動量、分解式的強化功能訓練,便難以接受。多數患兒會出現哭鬧和不配合現象而影響康復訓練效果。

那該怎麼辦呢?

首先要根據患兒的體質、心態等,合理的、有計劃地安排訓練時間,避免患兒過於疲勞而產生疲倦,反感情緒。

其次日常訓練中要盡量想辦法引導患兒的注意力,要充分了解患兒心理,注意利用語言,兒歌或物品來引起患兒訓練興趣;最後要注重少批評多表揚,練得好還可以適度獎勵,讓孩子經常保持一種成就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