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總是被挖牆腳的鬥魚,為何一直挖不垮?

在進入六月份之前,主播又跟鬥魚鬧騰了一下。日前,鬥魚官方宣布,旗下又有三位遊戲主播,青蛙、炫神和李政單方面撕毀協定並跳槽到第三方直播平台,同時,鬥魚也一紙公文聲明將會追責三人不低於1500萬的賠償費用。而又看似不出乎業內所料的是,這三位《英雄聯盟》主播也馬上轉投虎牙的懷抱,不管是三位有心另謀出路,還是說虎牙計劃挖角成功,這一出一入間,也再次將直播大戰的焦點,聚集在了這兩今年在資本市場上勢頭正盛的直播巨頭身上。但話又說回來,這已經是鬥魚數不清第幾次被同行挖牆腳了,即便是自家出走的主播,遠有韋神、sy,近也有蛇哥這種最後自食其果的主播。總是被挖牆腳的鬥魚,為何一直挖不垮?一直被挖牆腳的鬥魚在直播行業早期,各家的主播可謂是直播平台最有價值的財富。特別是頭部主播,更是直播平台的流量保障。在互聯網行業,誰擁有流量,就擁有了在行業內的絕對主動權,而在直播行業內,更是如此。所以,圍繞著眾多粉絲和大量流量的頂級主播就仿佛是一個香饃饃,是各家直播平台競爭的重中之重。直播平台每拿下一名頂級主播,伴隨主播的流量便會來到自家平台,這名主播原本的平台就會損失這部分流量,這麽一來一回,從主動挖角的平台方面看,他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獲得了兩倍流量的回報。這也是為什麽今年來各大直播平台總是互相挖牆腳的原因所在,作為遊戲直播行業領先者的鬥魚,無疑是各路主播頻繁被挖的重災區。鬥魚作為直播行業的領先平台,在其他平台挖角之下相繼出走了不少主播,其中大多會被競爭平台直接以高薪挖走,他們把鬥魚當成他們的主播孵化場,而自家收取流量的果實。那可能就有人要問了,作為在今天依舊是遊戲直播行業領先者的鬥魚,在強敵環伺、競爭對手頻頻挖角的態勢下,緣何仍能守住自身優勢與領先地位呢?2018年,賽道的拓寬,腰部力量將成遊戲直播關鍵過去兩年的遊戲直播之爭過去幾年,遊戲直播平台價格與流量暴漲,作為新興管道在資本市場上也得到了不少回報,但燒錢也燒的厲害。2016年的百團大戰之後,天價主播、帶寬費用、遊戲版權的水漲船高,直接打暈了不少平台。到了2017年,頭部戰隊不斷擴充戰線,多元化突破,放大優勢;二三梯隊的企業,更多地采取了防守的策略,特別是在遊戲直播方面控制成本,精簡內容,兩極分化明顯。2018年,賽道的拓寬,中部力量將成遊戲直播關鍵行業內也漸漸的得出結論,主播與遊戲泛娛樂這兩大內容要素的製作,是遊戲直播公司能否脫穎而出的關鍵:遊戲直播公司通過遊戲主播從而幫助平台獲取用戶,除了直播帶寬費用的硬性成本,在早期每增加一個用戶時其需要付出的軟性成本幾乎為0,而優質的內容則是平台留下用戶的保證,所以遊戲直播公司盈利模式的根基主要是利用主播和內容增加用戶規模和活躍用戶數。2018年,遊戲直播平台其實都在想辦法突破,因為大家都意識到,隨著時間的推移,過去幾年遊戲直播所積累的先發以及平台優勢都開始遇到瓶頸了,一個是收入瓶頸,一個是流量瓶頸,各家也紛紛在拓展自己的領域,尋求“泛主播”、“泛遊戲”、“泛娛樂”的突破————遊戲直播平台從過往依附於幾款頭部遊戲、幾項頭部賽事以及幾位頭部主播,縱向垂直轉為橫向多元發展。市場的發展,使得頭部IP的作用在稀釋的同時,這其實也是對各大平台直播平台的運營能力和造星能力提出了更加嚴格的挑戰。而鬥魚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為什麽這麽說呢。打通線上與線下,3天頂別家三個月從運營的角度上來看,鬥魚目前已經不僅僅是一家以遊戲直播為核心的直播平台,更是一家打通線上和線下的泛娛樂直播平台。以今年一期間在武漢舉辦的鬥魚直播節來看,3天線下人次就已經達到了52.18萬,官方直播間峰值1500萬。總是被挖牆腳的鬥魚,為何一直挖不垮?在越來越多的曝光量背後,鬥魚收獲了來自國內乃至世界頂級品牌遞來的橄欖枝。在此次鬥魚直播節中,包括騰訊、英特爾、招商銀行在內200余家廠商合作,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品牌合作矩陣。了一個龐大的品牌合總是被挖牆腳的鬥魚,為何一直挖不垮?本次線下活動的成功也可以從盈利數據看出一二,據媒體猜測,光鬥魚這次3天的鬥魚直播節營收,已經相當於其他直播平台三個月的營收。鬥魚也因此打破了直播平台絕大部分盈利僅僅只靠直播內容產生的怪,真正做到了直播內容和收入多元化,打通線上和線下。“鐵打的鬥魚平台,流水的出走主播”而從主播造星的角度來看,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從鬥魚走出的主播,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即主播剛出走之初,隨著新東家的熱捧和在鬥魚積累的人氣,主播在新的平台吸引的流量會達到和原來的高度甚至更高。但隨著時間的流逝,人氣卻漸漸流失,甚至銷聲匿跡,像《英雄聯盟》主播大奶強,阿倪蛋糕店……《爐石傳說》主播遊學者秋日、不二等等,他們在鬥魚時都有上百萬粉絲,然而現在卻已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而此消彼長的是,鬥魚在自頭部主播優勢顯著的表現下,第二梯隊的主播建設在流量上的表現卻也依然十分強大,在自家平台遭到挖角之後,總會有第二梯隊的主播迅速填補空白。像我們耳熟能詳的大司馬馬老師,東北大鵪鶉等等,他們皆是抓住了這空白的機會,在鬥魚的體系下,迅速填補了被挖而產生的空白。這不是個例,而是普遍現象,就給人感覺是“鐵打的鬥魚平台,流水的出走主播”,在陀螺電競看來,這是鬥魚在今天直播大戰中的其中一點競爭優勢:那就是其對主播梯隊建設體系和社區文化建設這兩者的把控上,做得十分出色。主播培養體系,即投入大量資源去培養和扶持主播,搜索並形成主播人才庫,即使當紅主播被挖走,主播人才庫也會有相同類型的主播迅速填補空白。社區文化的建設,則是鬥魚特有的文化體系,通過營造獨特的彈幕文化,加上魚吧、短影片、影片點播板塊的資源傾斜以及眾多線下活動等,使用戶產生一種獨特的歸屬感。總是被挖牆腳的鬥魚,為何一直挖不垮?兩者齊頭並進,這才是鬥魚挖不垮的根本原因。基於中部主播流量強悍的背後也是鬥魚之於未來“挖不垮”的勝算這有主播被第三方平台挖走,鬥魚都能憑借平台自身出色的泛娛樂體系,迅速培養同類型主播,使流量分流到相同類型的主播中去,主播雖走,但流量依舊保留在直播平台裡。而隨著今天直播行業在電競、泛娛樂、生態建設,與跨界結合發展上的更新,商業模式的更新,鬥魚在其中也是實實在在的在逐漸建立自身的規模優勢,中部主播的實力自然也成為了他們致勝下一時代的組成部分,畢竟從數量上看,中部主播的人數是要高於頭部主播的,而他們也在不斷往前超越。在這種發展背景下,我們似乎也能發現鬥魚正開始打造成為一塊全新的文化社區被年輕用戶支持,而這個抓住了未來主流人群的直播行業、內容產業,無疑也將疊加出龐大的附加價值,成為一種新興的文化,他已經不單單是依附於流量的發展形態,站在這個層面來講,鬥魚的未來依然十分可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