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是學問不是手藝,奧數功利化要不得

2月25日,第11屆羅馬尼亞數學大師賽閉幕,中國隊無一人獲得金牌,最好成績是拿到銀牌的第15名,總成績排名第6。尤其是比賽的第3題,滿分7分,參賽的6名中國選手幾乎被“團滅”,只有一人拿了1分,其余全是0分。對於曾經的“奧數大國”中國來說,這個成績無疑可以稱得上是慘敗,而對於成績不理想的原因,網友和奧數金牌教練,卻有著完全不一樣的認知。

對於中國隊的成績,奧數和高考加分脫鉤被討論最多,不少人認為是因為高考不加分了,中國奧數就不行了。然而,奧數成績取消高考加分,是去年3月才頒布的政策,而2016年的羅馬尼亞數學大師賽和今年是差不多的配置,成績是12名,比這次還差。再說,將高考加分和奧數成績聯繫起來,本來就是想當然,這次成績最好的美國獲得了3塊金牌,但他們的奧數成績顯然不能為SAT(等同於美國高考)加分,選拔方式也不是學校的傑出人士生推薦製。也就是說,無論橫向還是縱向比較,兩者之間都不存在必然的正相關關係。

而在奧數金牌教練看來,中國奧數成績不出彩,除了訓練和選拔方式的滯後之外,根本原因和網友揣測的恰恰相反——是功利性的過度培訓埋沒了奧數人才。教練表示,奧數一類的學科競賽本來就只有少數學生適合,而在全民奧數熱潮下,成倍或幾倍的人湧進了奧數班,其中大部分是沒興趣、沒多大天賦卻通過奧數培訓提高水準的學生,這就有可能造成真正適合的人才在初級培訓下成績並不十分突出而被埋沒。

金牌教練的歸因邏輯是自洽的,也和學界對於風靡上個世紀末的全民奧數熱的反思完全吻合。以往可以加分,奧數就成為了升學尤其是公立學校學生通往高等學府的直接通道,家長們都削尖了腦袋把孩子往裡塞,奧數培訓也越來越低齡化。這就造成了奧數過度培訓,尤其是小學階段的奧數,基本都屬於過度培訓,甚至是扭曲培訓。因為,小學生缺乏數學知識的根基,很多用後續數學知識例如微積分可以解決的問題,在小學階段只能用取巧的方法來完成。於是,培養邏輯思維能力的奧數在小學階段就變成了刁鑽取巧的腦筋急轉彎,而原本的奧數題應該是“要運用到深刻的定理和邏輯推理,對學生創造性、構造性要求高,要求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奧數逐漸從一項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學問,變為通過反覆練習獲得高考加分的手藝。

可以說,功利性的奧數高考加分扭曲了教育的方向,也摧毀了奧數本身。脫鉤,是將教育重新扭回正軌,也是放奧數一條生路。學界和教育界從來不乏深刻反思,曾獲得“數學諾貝爾獎”菲爾茲獎的哈佛大學終身教授、華裔數學家丘成桐甚至直言,數學是做研究,奧數只是做題目,奧數只能證明考試能力而不是研究能力。這些反思已經在教育政策上落了地,但為什麽民間的迷思和怨念卻沒有減輕?現在,變相的奧數班依然存在,有些學校的自主招生考試也依然將奧數作為考核標準。這也許是盲目地想抓住上升通道的最後一根稻草,也許是一種考核的路徑依賴,但需要明確的是,這樣的行為和對它的追捧與當下的趨勢背道而馳。

將奧數比賽失利歸因於和考試加分脫鉤,不僅蠢,還很壞。奧數是一門學問不是考試加分的手藝,讓孩子按照興趣和適合程度參與奧數和其他一切的學習,才有可能培養出有獨立思考能力、能為社會作貢獻的人,而不是只會做題的考試機器。教育政策都已經改革了,民間的思想毒草什麽時候才能拔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