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港股、港幣雙雙告急 私募認為短期謹慎關注消費醫藥

  港股、港幣雙雙告急!私募基金如何解盤現在的港股?

  中國基金報記者 吳君

  近期港股市場風雨飄搖,恆指今天震蕩走低,收盤跌幅為1.55%,創11個月新低,同時騰訊控股也下跌3.61%,從年初高點到現在市值蒸發1.3兆港元。同時,港元也告急,港元匯價觸及7.85弱方兌換保證,香港金管局時隔大概三個月出手入市,捍衛聯繫匯率制度。

  基金君在收盤以後緊急採訪多位投資港股的私募專業人士,如何分析當前港股市場的形勢?到底是機會還是風險?未來投資該如何布局?

  恆指持續大跌創11個月新低  

  香港金管局再度出手捍衛聯繫匯率制度

  今天恆生指數延續低迷走勢,全天震蕩走低,截至收盤,恆生指數報27323.59點,跌幅為1.55%,創2017年8月以來低位。同時,國企指數收盤報10535.14點,跌幅為跌1.95%。

  盤面上,多隻個股下挫。金蝶國際大跌超過12%,美圖公司跌幅超過8%,閱文集團跌超5%。

  值得注意的是,兆巨頭騰訊控股今天也繼續下跌3.61%,最新收盤價是336港元。近期的連續下挫,使得騰訊的估值大幅縮水,從年初475.72港元的高點到現在,騰訊總市值蒸發了1.3兆港元左右。今日晚間騰訊將發布半年報,受到市場關注。

  基金君也發現,近期南下資金賣出大於買入,也反映了港股的弱勢。

  今天凌晨5時左右,港元匯價觸及7.85弱方兌換保證,香港金管局買入21.59億港元,這是近三個月後,香港金管局再度出手捍衛聯繫匯率制度。香港銀行體系結餘將降至1072.47億港元。 

  實際上,從1983年開始,香港實行聯繫匯率制度,即發鈔行每發行1元港幣,均必須以1美元兌換7.8港元的比價先向外匯基金繳納等值美元,之後才可增發港元現鈔,發鈔行同樣可以以該比價兌回美元。後來,香港政府放寬要求,允許港幣兌美元匯率可作有限度的自由浮動。即:7.75-7.85港幣兌1美元之間浮動,超過這個範圍,金管局就會出手。

  其中,7.75就是強方兌換保證,7.85就是弱方兌換保證。匯率低於7.75,可能有大量熱錢進入香港購買港幣,港幣升值,此時金管局為了維持匯率穩定,會拋出港幣,買入美元。匯率高於7.85,可能有大量熱錢流出香港,港幣貶值,此時金管局就會拋出美元,買入港幣以穩定匯價。

  政府出手穩定市場信心 

  到底是什麽原因導致近期港股接連下跌,怎麽分析近期港股走勢?如何看待此次金管局再度出手捍衛聯繫匯率制度?

  重陽投資聯席首席投資官陳心認為,港股受到國內經濟走勢和國際資金流動的雙重影響。近期,港股走勢相對較弱,這與國內金融去杠杆有一定關係,更與國際貿易爭端、新興市場資本外流等因素相關,總體上是受國內、國際綜合影響的結果。

  北京和聚投資港股投資經理李志武表示,恆指創11個月新低,一年內的最低點低於27000點(17年8月)。當前市場受製於內憂外患,國內各主要經濟指標下行壓力增大,而中美貿易戰正不斷加碼,部分新興市場又不斷出現衝擊,近期對恆指最直接的影響因素在於人民幣的持續性貶值。“儘管恆指估值已經處於較低水準,但系統性風險導致投資者心理層面出現恐慌,持續壓製估值水準。”

  瑞天投資董事長葉鴻斌說,最近港股走勢弱主要受到流動性的影響。美元走強,港元走弱,資金往外撤離,都被吸引到以美元計價的資產裡面;加上土耳其裡拉暴跌,新興市場波動較大;另外最近南下資金賣得多、買得少。這些事情都湊到一起,導致市場就走得極度弱勢。“現在港股下跌,不是估值的原因,而是因為資金從新興市場撤出來,導致流動性在短期內下跌幅度比較大。另外,大家對近期一些港股上市公司的業績也比較擔心,比如原來的一些白馬股,碰到行業增速下降,業績可能不太好。”

  關於香港金管局出手入市買入,葉鴻斌表示,根據聯繫匯率制度,現在到了弱方兌換保證,金管局必須出手,不然聯繫匯率就動搖了。“現在有些資金更願意換美金,換成美元進行套利交易,拿美金的利率都比港幣高,因為美元加息幾次,香港都沒有跟。”

  陳心也認為,近期,國內推出了穩定經濟的措施,金管局也出手捍衛聯繫匯率,這對於穩定投資者信心,穩定香港市場將起到積極作用。

  港股機會大於風險? 

  私募認為短期謹慎、把握機會也要把握節奏

  基本面不好疊加趨勢較弱的大背景,導致港股整體的跌幅很大。數據顯示,恆指今年跌幅達到8.68%,恆生國企指數跌幅10.03%,估值相對較低。那麽,接下來港股是機會更大,還是要防範風險?

  陳心表示,港股目前的估值總體上非常具有吸引力。但同時,港股受到外圍市場資金流動影響也較大,波動性也更高一些。當前市場情況,對於立足於中長期的價值投資者而言是較好的投資機會;但對於資產管理者,短期流動性帶來的不確定性也是需要防範的風險。從這個角度看,把握投資機會的同時也要把握投資節奏。

  李志武表示,短期防範風險,中長期正在築底。短期看國內方面,需要觀察政策放鬆的效果;海外方面,除非中美貿易戰和新興市場風險得到緩解,否則仍應保持謹慎。但是,站著中長期角度,當前恆指估值水準僅11倍左右,部分行業和公司發展仍較為穩定,股息回報率也具有吸引力,是中長期資金介入的好時機。

  葉鴻斌表示,由於港股機構資金比較多,一旦流動性緊張,港股階段性下殺的幅度比A股更高。但是港股基本面在的話,修複也快。

  雷根資產董事長李金龍表示,港股市場處於估值底部區間,企業盈利增長韌性可期,近期政策偏暖,中長期來看仍將有一定上行太空。

  私募關注港股消費醫藥等公司  

  抓緊研究IPO的優質公司

  私募普遍中長期看好港股市場投資機會,那麽接下來在港股市場如何做投資?哪些行業和板塊值得關注?

  陳心表示,目前,重陽團隊已經通過港股通在港股有一定的投資配置,主要投資於大型公用事業、消費、醫藥、金融和高端製造業等行業。接下來,重陽團隊會繼續穩健布局港股中的優質公司。“作為基於深度價值研究的中長期投資者,重陽團隊一直堅守價值底線,在市場波動中穩健投資具備中長期價值成長潛力的優質公司。在波動性較高的市場環境中,我們希望以更具吸引力的價格買入並中長期持有優質的上市公司。”

  李志武認為,制度變革有望重塑港股市場,隨著互聯互通深化帶來的投資者結構的優化,將大大有利於港股估值窪地的修複;此外,港股市場IPO制度的大變革也將推動新興產業板塊得到迅猛發展。制度變革從供給和需求兩端都會出現新的更好的變化。“看好消費、醫藥、教育、科技等行業的長期潛力,以及部分周期性行業的短期機會。我們更關注在港上市的被大幅低估的內地優秀公司,自下而上挖掘存在預期差的投資機會。港股市場的IPO公司數量眾多,新經濟板塊進展迅速,不乏優秀公司身影。我們正在抓緊研究IPO的優質公司,在綜合考慮發展前景、估值和風險的前提下,擇優參與。”

  葉鴻斌表示,目前投資港股,主要還是看公司,選擇一些公司在業績等方面有一定的風險抵禦能力的。“投資方向包括消費類公司,比如一些醫藥公司,近期盈利情況很好,但是在市場環境不好的情況下也殺估值。最近剛好是中報披露期,是檢驗上市公司基本面的時間,我們會看不同行業裡面的公司對應未來的盈利預期,以及行業的增長預期。”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原作者並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張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