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得了腎臟病,對尿毒症說不,醫生:腎友護腎必須做到4「拒絕」

由於慢性腎臟病發病機制複雜,診斷難度大,治療過程中就需要腎病患者及家屬花費更多的經歷。但有些患者說擔心即使「該付出的都付出」了,病情也沒有明顯的好轉。

其實在腎病治療過程中,除了遵循明確的治療方案即包括各種藥物治療、治療方法、還有飲食管理外,日常生活中一些行為習慣對病情的恢復也有一定的影響。

這就要求患者應該提高自律性,對病情影響的一些行為都改掉。

  • 拒絕熬夜,充足的睡眠減輕腎臟負擔

熬夜本身會危害身體健康,對腎友來說,過度長期熬夜會導致身體狀況變成,抵抗力和免疫力減弱,本身有高血壓、糖尿病、蛋白尿等癥狀的患者,也不利於這些指標的穩定,甚至還會加重。

所以腎病患者生病後決不能像生病前那麼任性,要保證每天充足的睡眠(至少8小時),不僅是讓自己身體更加有活力,也是減輕了腎臟負擔,避免腎臟連軸工作,危害到腎功能,更加有利於毒素的代謝。

  • 拒絕發懶,適當運動保持機體活力

腎病患者由於腎功能減弱,多餘毒素無法代謝,會導致身體出現噁心、渾身疲乏的情況,所以大部分時間都在臥床,尤其治療的時候更是很少運動。其實對於沒有處於病情急性發作期的腎病患者來說,都是可以適當運動的。

如果一直躺著會越來越「懶」,對身體的影響就是疲勞感增加,適當的運動比如散步、保健操、太極等運動能夠減緩疲勞的感覺,且運動會加速身體的代謝,血液的流通,有助於排出毒素,一定程度幫助改善腎功能。

  • 拒絕濫用藥物,合理正確使用藥物

是葯三分毒,部分藥物的吸收後的雜質需經腎臟過濾

排出,因此除了必須要服用的藥物外,腎病患者要減少不必要吃的藥物的攝入。而且應該了解一些藥物本身會對腎臟產生損害,比如一些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草藥,造影劑,解熱鎮痛的藥物等。腎病患者更不應該「亂投醫」,不要相信一些打著中醫的口號,實際上沒有科學依據隨便開的方子,還有一些人發布的所謂的能「徹底治癒」、「包治百病」、「1個月能治療尿毒症」等等的言論。

腎病患者應該有自信,如果能夠嚴格按醫囑服藥,且做好生活、飲食方面的管理,病情就能夠及時控制住,大大降低腎功能進一步發展的可能。

拒絕美食誘惑,健康合理飲食更利於保護腎功能

腎病患者在飲食上通常比較糾結,突然減少一些食物的攝入會不會營養不良啊?還有些人甚至覺得這不能吃,那不能吃,活著沒意思!!!

腎病患者為保護腎功能,需要在原來飲食習慣上改掉會加重腎功能損害的習慣,還需要針對腎病出現一些併發症比如血壓高、蛋白尿、水腫等,做出相應的飲食調整,完全是為治療服務。如果你想病情好轉,但同時又不願意做出努力,最好的結果必然是不盡人意。與其抱怨飲食上的不自由,不如多做一些能夠有利於病情的事。

管理好飲食並不是絕對的不能吃什麼,而是調整原來不好的飲食習慣,打造更適合現有病情的飲食方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