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山東省千佛山醫院腎臟移植團隊:尿毒症病魔的剋星

20餘年,2700餘例成功腎移植,多項國內一流特色技術,省內年齡超小(10歲)和超大(74歲)的腎移植手術,全國率先開展「小腎癌供腎腎移植」技術,省內率先進行「ABO血型不相容腎移植」手術……這些耀眼的標籤無不彰顯出山東省千佛山醫院腎臟移植團隊的高超技術水準。

敬畏患者,對每一位患者都全方位的高度負責,把對患者的每一個診療流程都做成精品,這是他們團隊深入骨髓的行醫理念,近日他們被山東省衛健委評選為「山東省臨床精品特色專科」。

日益擴大的影響力:

患者遍布全國各地,完成山東年齡超大和超小的腎移植手術

23日下午五點,山東省千佛山醫院手術室裡一片忙碌,當天的第五台腎移植手術正在進行中。臨近春節,為了儘可能讓更多患者順利完成手術後安心過年,原本就滿負荷運轉的腎臟移植團隊工作節奏越發緊張起來。

從全國範圍來看,山東省在腎移植領域起步較早,而山東省千佛山醫院腎臟移植團隊在山東省的醫院中又獲得了先發優勢。自1991年成功開展第一例腎移植手術以來,截至目前,山東省千佛山醫院已經成功完成了2700多例腎移植手術,已經跨入了國內一流器官移植團隊的行列。

手術量的快速增加與移植技術質的飛越,兩者互相借力,形成良性循環。除了常規腎移植手術,近年來,科室在多項國內一流特色技術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在國內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由此,從江蘇、安徽、新疆等全國26個省市慕名而來的患者越來越多,可佔到手術總量的近30%。

早在2004年,體重不到20公斤、年齡小於10歲的小松(化名)因患尿毒症慕名來到山東省千佛山醫院就診,該院泌尿外科兼腎臟移植中心主任門同義教授介紹,一般來說血肌酐正常值標準為44-133umol/L,而小松已經超過正常值10倍以上。況且小松嚴重貧血、並有心衰等多個併發症,病情十分兇險。以門同義教授為首的腎移植團隊克服了患兒年齡小、體重超低、血管超細等一系列技術難題,最終順利完成手術,成為我省年齡最小的兒童受者腎移植手術。

親屬活體取腎技術:

全部採用後腹腔鏡獲取, 微創、美觀

「器官來源短缺,不僅是我國的現狀,更是全世界面臨的共同難題。」門同義說,在我國器官供需矛盾如此突出的現狀下,親屬活體器官捐獻模式是很多腎病終末期患者的首選方式。和公民逝世後捐獻器官不同,親屬活體器官捐獻關係著兩個人的生命和健康,這也意味著,手術不允許有任何閃失。

「傳統親屬活體供腎捐獻通過開刀手術取腎,不但創傷大,恢復慢,手術併發症也多。」門同義教授表示,為了改變這一現狀,他自2007年到日本東京女子醫科大學附屬病院進修學習歸國後,帶領著他的腎臟移植團隊在全國較早開展了後腹腔鏡下活體供腎切取技術,採用後腰部微小切口,不經過腹腔,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對供者其他器官的影響。

自2011年起,該院活體供腎全部採用微創腔鏡切取,截至目前已經成功完成後腹腔鏡下活體供腎切取手術500餘例。嫻熟的技術,贏得了國內同行的高度讚賞,門同義教授先後應邀到北京、武漢、西安及省內多家腎臟移植中心幫助手術或進行學術講座。

與此同時,山東省千佛山醫院還積極響應國家衛生健康委和紅十字總會倡導的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DCD)的號召,大力開展了DCD供體腎移植工作,已取得顯著成效。

ABO血型不相容腎移植:

率先在山東開展,將增加1/3的腎臟供體

2018年3月初,32歲的翟先生因患有「慢性腎功能不全」來到山東省千佛山醫院,門同義教授發現,翟先生慢性腎功能不全已經發展到尿毒症晚期,需要長期透析或通過腎移植手術治療。得知腎源短缺後,翟先生的母親提出要捐獻腎臟。

但翟先生O型血,母親是A型血,母子血型並不相容。門同義表示,ABO血型相同或相容一直被視為器官移植的先決條件和首要原則,而跨越血型障礙腎移植,風險和難度很大,此前在山東並無先例。

在查閱大量資料,並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後,門同義決定為患者及其母親進行ABO不相容腎臟移植手術。術前28天開始,門同義就與多個科室的專家緊鑼密鼓地進行前期準備。2018年4月9日,手術最終順利完成。

據了解,因為ABO血型不相容,使得很多親屬想捐獻腎臟的尿毒症患者在手術前被拒之門外。「現在隨著血漿置換、免疫吸附等技術的發展,國外率先開展了ABO血型不相容的實體器官移植,近年來國內湖南、上海等地相繼開展此項工作,但數量甚少,山東更是史無前例。」門同義說。

而成功開展跨血型腎移植手術,能減少器官移植的等待時間,還能擴大器官捐獻群體及移植器官的來源。「這一技術的成功開展可為患者增加1/3的腎臟供體,更多的尿毒症患者將得到腎移植的機會。」截至目前,該院移植中心成功開展了8例ABO血型不相容親屬活體腎移植病例。

高抗體腎臟移植:

為二次移植等特殊患者爭取生機

隨著病情發展,慢性腎病患者容易發生腎性貧血,需要反覆輸血以滿足身體需要。與此同時,還有部分患者的移植腎臟再次喪失功能,不得不進行二次甚至三次腎移植。「這些情況都會影響患者自身免疫狀態,導致其體內抗體處於較高水準。這些患者移植腎臟後,容易發生排異反應,甚至導致手術失敗。」門同義教授表示。

山東省千佛山醫院腎臟移植團隊在這方面潛心研究,2008年起在省內率先成功開展了近70例高抗體腎臟移植,為更多患者贏來生機。

今年9月份,43歲的丁先生就是從中受益的患者之一。因為尿毒症,丁先生曾於2016年接受了第一次腎移植手術。不幸的是,幾個月後移植的腎臟發生了嚴重的排斥反應而喪失功能,被迫摘除了移植腎,此後多次檢查發現其體內預存了大量抗體,最高達98%以上的強陽性抗體。在近乎絕望時,丁先生找到門同義教授。經過詳細的術前檢查和評估,門同義教授為丁先生制定了一整套詳細的術前預處理方案,與此同時,積極為其積極尋找合適的腎源。

最終,找到了合適的腎源後,門同義教授及時為其進行了二次腎臟移植手術,手術圓滿成功。術後在移植團隊的精細化管理下,移植的腎臟恢復非常順利,如今已過去4個多月,隨訪發現丁先生的腎功能維持在正常水準,沒出現任何併發症。

個體化精細化術後管理:

為每位患者都保存完整病情檔案

對於腎移植來說,手術的成功只是萬裡長征第一步。移植後的腎臟究竟能維持多久功能,生活品質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術後患者管理水準。精細化個性化,以病人為中心,是山東省千佛山醫院腎臟移植團隊對術後患者管理的兩大特點。

記者了解到,從十幾年前開始,該院腎移植團隊就為每位腎移植患者建立了完整的病例檔案。並為每一位腎移植患者配備了病情記錄本,由患者攜帶。病例檔案上詳細記載了患者每次就診的身體狀況和檢查指標等,任何醫生均可通過檔案快速了解患者情況。

為了便於患者之間互相交流,山東省千佛山醫院腎臟移植團隊還牽頭建立了腎移植術後患者微信管理群,群裡病友們經常互相聯絡,既交流了感情,又傳遞積極樂觀的情緒,同時,科室醫護人員也會不定期在群裡發布用藥指導、疾病預防知識、患者聯誼活動通知等,成為醫患溝通的有效平台。

「在山東省千佛山醫院做腎臟移植不存在血型問題,患者儘管放心,我們一定會保質保量完成手術。」門同義教授表示。改革之路,惟其篤行,彌足珍貴。在建設成為國內一流、醫教研一體的東方大型腎移植中心的目標引領下,山東省千佛山醫院腎臟移植中心定會成為華東地區獨具特色的特大型區域器官移植醫療中心之一,為省內乃至全國群眾的健康生活保駕護航。

中華醫學會器官移植專業委員會常委兼感染學組副組長;中國醫師協會器官移植專業分會副會長兼活體器官移植專業分會副主任委員;國家衛健委腎臟移植品質控制專家委員會委員;山東省醫學會器官移植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山東省臨床重點專科器官移植學科帶頭人;《中華器官移植雜誌》編委等重要職務。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陳曉麗 張如意 實習生 賈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