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新世相刷屏課程真的能複製嗎?

今天上午,新世相的行銷課程又在朋友圈刷屏了,目前鏈接已經被封。

目前報名人數已經突破9.3萬了,保守估計在朋友圈裡的曝光量已經突破千萬了。

刷屏的密度之高、人數增長之快,是每一個做運營的人,都非常羨慕的。

過去的半年時間裡,朋友圈刷屏的課程不少,從網易雲課堂、新世相職場課、三聯周刊年卡等,都在非常短的時間裡,在朋友圈裡獲得了巨大的曝光量和銷售額。

於是,幾乎都每一個做運營的人,都會在想:

「我的產品有沒有可能刷屏呢?」

恰巧之前,有朋友找我聊天的時候,說過這個話題,他們想把自家的課程產品,用上分銷、海報、獎金、排行榜這些元素後,也在朋友圈搞個大動靜。

簡單了解完他們的情況之後,我覺得按照他們的計劃,肯定無法形成刷屏。

原因在於,大多數人的模仿,隻模仿了表層的形式,卻沒有關注到核心本質。

我們來拆解一下,一個在朋友圈很火的課程, 需要具備哪些重要元素。

強烈廣泛的用戶需求

首先,這個課程的品類有一個重要條件,就是課程必須要是用戶有強烈需求的,換句話說是有些「剛需」的。

比如職場上如何「升職加薪」、運營上如何「增粉變現」、生活中如何「脫單致富」,這類課程就是閱聽人強烈想學的。

而另一種課程學不學其實暫時不急的,就很難激發馬上購買,比如「音樂鑒賞」、「書法練習」等。

另外,課程閱聽人最好是相對廣泛的,才會有足夠參與傳播、購買的刷屏基數。

這次的新世相行銷課,適合的閱聽人其實是挺廣泛的,除了運營行銷崗,產品經理、公關、創始人等職位都很適合聽。

(新世相行銷課的適合人群)

英語、健身、溝通、時間管理就是閱聽人人群相對廣泛的,幾乎各行各業、不同年齡階段的人都需要。

而有些課程,是相對小眾的,比如「古琴」、「量子物理」、「基因科學」,雖然內容不錯,但閱聽人過於狹窄。

要想有刷屏,在課程品類的選擇上,就要先選出一個「強烈廣泛的用戶需求」出來,如果你家的產品不是,幾乎就不太可能了。

我說的這點,很多人可能都能想得到,接下來的2點,則是很多人所看不到的。

可快速建立信任

回憶一下你刷朋友圈的習慣,會像看教材一樣,認真地逐條閱讀嗎?

不會的!

我們刷朋友圈的時候,都是快速劃過,每條消息停留的時間非常短。

正是因為時間很短,所以不是每條消息都會認真看,吸引注意力並多花一點時間看很重要。

所以我們看到的刷屏課程,大多數都是以海報形式出現的,而不是以鏈接的方式,就是因為海報相比鏈接,有至少多6倍的展示太空,而且大海報的視覺感相比純文字的標題,這裡的差距又是好幾倍了。

吸引注意力還遠不夠,因為這些課程都是需要花錢的。

人在被推銷的過程中,是天然具有懷疑、排除心理的。

而朋友圈裡的一個海報資訊有限、停留時間短暫,要快速建立信任是非常不容易的。

怎樣能夠快速建立信任呢?

一個最好的方式就是,這個品牌本身就是知名的,自帶信任的。

你回想一下,現在朋友圈能刷屏的知識付費產品,是不是基本都背靠一個知名品牌?比如網易、三聯、新世相等。

在朋友圈裡短時間建立信任,是非常難的,對於初創產品、不知名老師、不知名平台,幾乎就玩不轉了。

極強的超值感

有了前面兩點之後,還遠不夠,有「極強的超值感」也相當重要,換句話說,付費產品的價格要有遠低於用戶心理預期。

為什麽呢?

因為只有這樣,這個海報的轉化率才有可能非常高。

轉化率高了,分銷用戶才有機會賺到不少錢,才會更願意大範圍幫忙轉。

有的裂變者在設計的時候,會在想:

把課程定得高一點,用戶每分銷一個賺到的錢更多,動力應該更大吧。

事實上,轉化率比能賺到的錢,更重要得多,因為用戶如果覺得自己有機會賺到更重要。

心理學家有做過一個實驗,了解人們在選擇賺錢機會上的概率。

他們發現,當可能賺到的錢是一個非常巨大數字時,人們會忽略概率、選擇獎勵更大的那個,比如在買彩票時,獎金池100萬和500萬的彩票,哪怕後者的中獎概率低很多,也會更傾向於選擇後者。

而當可能賺到的錢,在相對正常的範圍內,人們更關心的是賺到錢的概率。

所以現在刷屏的課程,基本都要看上去有種「哇塞!好便宜好劃算的感覺!」。

你想要用來分銷的課程定價是多少?有那種超值的感覺嗎?

如果是那種免費送給人聽,想送出去幾千份都有點難的,那就要先省省吧。

極強轉發動力

人們轉發一個廣告到朋友圈,都會存在著一個阻力,「會擔心朋友怎麽看我」。

所以發廣告對於用戶來說,其實是有心智成本的(心理負擔),一般都會比較謹慎地去發。

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如果轉發一個海報,能夠賺到不少錢,這個轉發的動力就會超過發廣告的心智成本。

雖然我們在朋友圈發海報的時候,都會誇幾句新世相,但如果不是有分銷,還會有多少人去轉呢?

已經轉過的人,大多數人都會堅持說,自己是認可這個品牌和產品,所以才支持和分享一下的,「賺點分銷錢只是順便的」。

人們會為自己已經做出的行為,找到看起來合理的理由,這在心理學上叫做「過度理由效應」(Over-justification effect )。

每個人都力圖使自己和別人的行為看起來合理,因而總是為行為尋找原因。一旦找到足夠的原因,人們就很少再繼續找下去,而且,在尋找原因時,總是先找那些顯而易見的外在原因。

我們來看一下之前的網易刷屏課,這個團隊做得很棒,在不到半天的時間裡付費報名量做到14萬,然後因為二級分銷、誘導分享被封了。

雖然被封了一小段時間,但在後來去掉分銷之後,課程重新上線繼續銷售。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