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公募基金看好白馬股和被錯殺優質成長股

  多位公募基金人士稱,昨日股市大漲有效提升了市場人氣,但是成交量未有效放大,反彈的持續性有待觀察。從行業投資機會看,價值白馬、醫藥以及被市場錯殺的優質成長股是未來布局的重點。

  證券時報記者 李樹超

  昨日,上證綜指高開高走,在銀行、建材、醫藥、家電板塊的拉動下持續走強。截至收盤,上證綜指大漲2.47%重新站上2800點,深證成指、創業板指漲幅也皆超過2.5%,三大股指呈現齊頭並進的普漲態勢,兩市近60隻股票漲停。

  多重因素催化

  A股觸底反彈

  多位受訪公募基金經理表示,在中美貿易爭端“靴子”落地、人民幣貶值預期緩解、巨集觀基本面向好、國內貨幣與金融監管政策調整等多重因素共同催化下,A股出現超跌反彈。

  滬上一家基金數量投資部的基金經理表示,在中美貿易爭端“靴子”落地以後,壓製上半年A股市場最大的利空得以釋放,市場的信心得到提振。而從經濟基本面來看,大藍籌股從經營收入、淨利潤等數據看,整體業績並沒有出現惡化。近期受中美貿易爭端和上市公司高比例質押等短期因素影響,導致市場情緒和風險偏好下台階引發市場估值壓低。未來隨著市場信心的恢復,A股會重新走出估值回歸的行情。

  北京一家大型公募的滬港通基金經理也認為,中美貿易爭端對經濟和股市是短期的干擾因素,目前也沒有產生重大實質性的效應。從巨集觀經濟來看,不會改變全球經濟向好的大趨勢,歐洲近期稱放棄量化寬鬆,日本經濟表現也較好,全球經濟整體處在一個過熱的位置,所以,美國才要開始升息周期。國內經濟長期走勢不存在大的風險,很多行業發展也有中長期的太空。

  該基金經理稱,“目前A股上證50估值已經跌至10倍了,風險已得到大幅釋放,這樣的低點不會維持太久,未來會重新回歸到價值修複的階段。在全球經濟基本面向好、A股創新低的時候,我們覺得這是一個逢低買進、建倉的好機會。”

  博時基金首席巨集觀策略分析師魏鳳春認為,中美貿易爭端“靴子”落地、人民幣貶值預期得到初步遏製、國內貨幣與金融監管政策調整等,這些因素都可能提振投資者情緒。

  國壽安保基金認為,全球股市表現顯示,上周五的貿易戰衝擊在短期內已被市場消化,迎來階段性緩和。當前A股估值接近底部,加之市場情緒暫時回暖,短期內可選擇貝塔較高的品種。

  除了基本面和估值的影響,也有公募認為政策或是未來市場走向的核心變量。

  九泰基金巨集觀策略組稱,在市場估值水準、基本面影響相對較為混沌,且這些因素的影響也因長時間反應而有所鈍化的背景下,政策邊際變化將成為影響後續市場走向的核心變量。

  看好白馬股和

  被錯殺優質成長股

  多位業內人士稱,昨日股市大漲有效提升了市場人氣,但是成交量未有效放大,反彈的持續性有待觀察。從行業投資機會看,價值白馬、醫藥以及被市場錯殺的優質成長股是未來布局的重點。

  上述北京大型公募滬港通基金經理認為,“目前A股經過前期大跌,風險已經得以大幅釋放,由於股市資金鏈緊張導致短期殺跌,有一些優質的股票被錯殺,我們盡量把相對好的股票或被市場錯殺的股票挖掘出來”。

  該基金經理稱,“我們做投資,要盡量排除市場和指數短期波動的干擾,把精力花在尋找潛在優勢和具備成長趨勢的行業和公司。”

  天弘醫療健康基金經理劉盟盟認為,今年以來,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增加,貿易摩擦壓力加劇,市場風險偏好下降。而醫藥板塊依托國內市場能夠有強勁的內生增長,且現金流狀況良好,隨著改革對行業體制的正本清源,大環境越來越利於優質公司的成長以及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公司出現,疊加5月底以來大盤深度調整,目前是醫藥行業布局的較好時點。

  針對未來行情布局,國壽安保基金建議以彈性較好的成長板塊為主,近期無風險利率的持續下行有利於提升成長股的估值,同時自下而上選擇被錯殺的價值白馬。此外,由於本周公布的6月信貸及社融有望超預期、理財新規延後、大行密集分紅且股息率均超4.5%,銀行板塊也值得關注。

  魏鳳春表示,市場短期進入相持階段,建議倉位上保持克制,穩扎穩打,對有把握的標的進行重點布局,結構配置建議考慮以金融、消費和科技為主。

  九泰基金表示,展望後市,需要繼續關注幾方面因素:一是政策的邊際變化方向和幅度,一旦政策朝著積極方向變化的信號得以驗證和確認,市場有望改變前期低迷走勢;二是股市資金面的邊際變化及持續性,包括大股東回購行為以及機構持倉情況;三是6月份及二季度經濟數據以及半年報業績,對於經濟基本面韌性程度以及上市公司盈利穩健程度的認知,或將有助於修複前期市場對於經濟增長和企業盈利偏向消極的認知。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責任編輯:馬秋菊 SF186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