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骨質疏鬆有法寶!醫生介紹5大中成藥和6味中藥,50歲以上尤其注意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以骨量降低,骨小梁減少和骨皮質變薄而致使骨脆性增加,易於並發生骨折為特徵的全身代謝性骨病。

我國骨質疏鬆患者人數已接近1億,並且有至少2.1億人骨量低於正常值,是骨質疏鬆患者數量和潛在數量最多的國家。

骨質疏鬆骨折常發生在50歲以上的人群,女性多於男性。

中醫則認為骨質疏鬆症與腎精虧虛、脾不運化、肝氣鬱結等密切相關。今天醫生為您介紹常用5大中成藥和6大中藥。

4大常用中成藥

1、左歸丸:

左歸丸為「陽中求陰」的代表方,由熟地、山藥、枸杞、山茱萸等8味葯組成,具有填精補髓之功。張景嶽根據「善補陰者,必於陽中求陰,則陰得陽升而泉源不竭」之理創此方。

2、六味地黃丸:

六味地黃丸為宋代錢已據《金匱要略》中「崔氏八味丸」去附子桂枝而成,六味合用,補中有瀉,補藥用量重於瀉藥,是以補為主,肝、脾、腎三陰並補,但以補腎陰為主,全方三補三瀉共奏通補開合之劑。

3、仙靈骨葆膠囊:

仙靈骨葆膠囊是傳統中醫藥理論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的產物,以苗族民間經驗方的基礎上研發的新型民族中成藥。仙靈骨葆膠囊具有滋補肝腎,強筋健骨等功效。

4、骨康膠囊:

骨康膠囊為我國首個防治骨質疏鬆症的中成藥,由淫羊藿、熟地、骨碎補等組成,具有補腎強骨,益氣養血之功

6大經典單味中藥

1、骨碎補:

骨碎補,始載於唐《本草拾遺》。其性溫,味苦,歸肝、腎經。有補腎強骨、續傷止痛之功,臨床常用於治療腎虛腰痛、跌撲閃挫、筋骨折傷等。

2、淫羊藿:

淫羊藿首見於《神農本草經》,其性溫,味辛、甘,歸肝、腎經。主要功效為益腎壯陽、強筋健骨。主治陽痿不舉、筋骨痙攣疼痛,腰膝酸軟等。

3、杜仲:

杜仲,其性溫,味辛甘,有補肝腎,強筋骨之功,臨床主治腰膝疼痛等。《神農本草經》雲「主治脊痛…久服輕身耐老」。

4、補骨脂:

補骨脂,其味溫,性辛、苦,歸脾、腎經,有溫腎助陽、固精縮尿,溫脾止瀉之功效。臨床常用於治療腎陽不足之腰膝冷痛、小便頻數、陽痿、遺精等。

5、續斷:

續斷因能「續折接骨」而得名。性微溫,味辛、苦,入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強筋健骨、療傷續折的功效,臨床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腰背酸痛、骨折等。

6、黃芪:

黃芪素有「補藥之長」的美稱。其性微溫,味甘,歸肺、脾、腎經。有補中益氣、利水消腫、脫毒排膿等功效,臨床中多用於治療中氣下陷,氣虛水腫,癰疽久潰不斂等。

溫馨提醒:用藥需辨證,醫生指導要謹記!

如果您還有疾病預防方面的問題,關注南方健康,三甲醫院醫生顧問持續為您提供專業的健康知識!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