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喝奶導致寶寶便秘上火了怎麼辦?

新生兒寶寶大便次數較多,一般為一天排便2—5次。隨著孩子月齡的增長,大便次數會逐漸減少 ,2—3個月後會減少到每天1—2次。所以,拉便便是新生寶寶的一件頭等大事。氣象越來越熱了,上火的情況越來越多,成人都是如此,更何況是身體比較脆弱的寶寶。

於是乎媽媽們又開始擔心寶寶的身體情況,寶寶因為什麼上火?上火要怎麼辦呢?到底要不要用清清寶?該如何選擇清清寶呢?

寶寶上火原因

外部因素

寶寶生長髮育迅速,需要攝入足量的食物,以滿足身體發育需要.。而寶寶的脾胃嬌嫩,,胃腸功能尚未完善,容易出現胃腸積食和積熱,從而引發上火。常見的原因有:

1 :母乳餵養兒,因母體積熱,造成嬰兒上火。

2:非母乳餵養兒,餵養不科學,如長期攝入高熱量,難消化食品或飲食不規律。

3:氣象炎熱,乾燥,飲水量不足。

4:腸道微生態環境差或因亂用抗生素等原因造成菌群失調。

內部因素

中國傳統中醫認為,人體氣血協調則循環暢通,體質健強。若內火不調,則會出現陰虛或者陽盛。嬰幼兒屬於純陽之體。外在的的上火癥狀,主要都是因為體內臟腑器官出現上火和不調,比如心肝腸肺腎。

中醫認為內五行即肺、肝、腎、心、脾,因其存在於體內,故為內五行。肺通鼻、肝通目、腎通耳、心通口舌、脾通人中,這是五臟行諸於外者,謂之外五行。內中一動則外形必隨。內中一汽流行,外形就會和順。外面形勢之順,是內中神氣之和。外面形勢之正,是內中意氣之中,這就是內外合一。

為什麼餵養奶粉的寶寶容易出現便秘上火?

配方奶粉80%是以牛奶為基質配製的,而牛奶蛋白分子大不如母乳蛋白好消化,而且有的配方奶粉的配方不合理,所含酪蛋白比例大難以消化。

再加上配方奶粉中鈣劑的含量都較高,而有的配方奶粉中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飽和脂肪酸在胃酸的作用下容易與鈣形成皂化塊引起大便乾燥。另外,奶粉中的乳球蛋白很容易造成寶寶大便乾燥或致敏。

另外,有的媽媽會在奶粉餵養寶寶的同時,過多地給寶寶補充鐵劑,鐵劑與腸內的硫化氫結合成硫化鐵,減少了硫化氫對腸壁的刺激,使得腸蠕動減弱,同時硫化鐵對腸壁有收斂作用,容易引起便秘。

還有的媽媽為了方便,將鈣劑放在奶液裡或者在餵奶的過程中給孩子補充鈣劑。這樣做 ,非但鈣吸收不了,牛奶蛋白更不容易被消化,而且還可以引起孩子大便乾燥和便秘上火。

寶寶便秘該如何處理?

寶寶便秘,除了個別是由於疾病原因外,大多數是由於護理不當造成的,那麼,我們改善寶寶便便,就得先改善寶寶的護理辦法,牛牛建議媽媽們從以下3方面入手:

1.合理飲食

寶寶生長髮育迅速,需要攝入足量的食物,以滿足身體發育需要。

如果寶寶出現以上上火的表現,這個時候我們可以給他適量使用哆谷愛清清寶系列,讓清清寶給寶寶去去」火「。

新生兒至4個月:每天一至兩次,添加額外水分。

4個月以上:每天一至兩次添加額外水分,如黑棗汁、西梅汁,均有軟化糞便的功效,以1:1的比例稀釋,餵給寶寶喝。

6個月以上:為寶寶選擇纖維質含量較高的蔬菜水果,做成果泥及菜泥;減少過量肉食、人工食物及高蛋白食物,同時可以讓寶寶飲用一些下火清熱的嬰兒飲品。

2.訓練定時排便習慣

1周歲後,可在每天早晨和飯後半小時讓寶寶坐便盆,不論有無便意也要在便盆上坐上10分鐘,一旦形成定時排便的時間,不要隨意變動。當寶寶出現便秘時,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重新訓練腸道排便的反應能力。

3.腹部按摩幫助排便

清大腸按摩:大腸穴位於食指橈側緣。操作時由虎口推向指尖,100~300次。能治療濕熱、飲食、 痰飲等停積腸道、氣機受阻之便秘、腹中灼痛、黃疸等。

退六腑:六腑位於前臂尺側緣,神門穴至抖肘成一直線。操作時,以中食指指腹,自肘關節推至掌根,100~500次。能通腑瀉熱,滑腸瀉下,用於陽明腑實之痞滿燥實堅。

摩腹:用掌或四指輕貼腹部,緩緩順時針移行。有調和脾胃,降逆消導,補脾健胃之功效,能直接順應腸道走向,促進腸蠕動。

寶寶「上火」該如何預防?

預防重於治療,針對寶寶上火問題,關鍵在於日常的預防和調理.我們的建議如下:

1、提倡母乳餵養,保證寶寶好的環境和睡眠;

2、科學餵養,合理搭配食物,少食易上火,高熱量,難消化的食物;

3、適量給寶寶補充水分,蔬菜汁和果汁;

4、科學補充益生元等,平衡腸道微生態,幫助消化吸收;

5、出現上火現象的寶寶,可適當食用哆谷愛清清寶,有幫助清火,消食,健脾的草本植物配方:如金銀花,山楂,麥芽等葯食同源的純植物草本精華原料萃取而成,安全有效,無副作用。有效預防及調理全段年齡寶寶的上火等癥狀。

哆谷愛 紙罐裝400克清清寶

植物原料,性質溫和

添加益生菌

味道清甜

讓寶寶愛上喝水

△掃碼搶單△

關注我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