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市值蒸發8成,Snapchat是如何“火過即焚”的?

年初,互聯網社交圈迎來了一個小高潮:快手王欣的“馬桶MT”、字節跳動的“多閃”、錘子科技羅永浩的“聊天寶”,都選擇在同一天發布。

其中,“多閃”得到了更廣泛的關注。這款稱要做針對年輕人的社交產品,其產品調性和功能設計都與美國一款在年輕人中非常受歡迎的社交軟體——Snapchat有很多相似之處。

說起Snapchat,它誕生之初,就狠狠抓住了年輕人的心態——“閱後即焚”,這一點也成為其製勝法寶。它曾經真切地讓Facebook感受到了威脅,上線3年,Snapchat的日活躍用戶就達到了一億,並且不少用戶都來自於Facebook。

2017年3月,Snap(注:Snapchat母公司)上市之後,股價暴漲,發行價為17美元,開盤價24美元,公司市值高達336億美元,每日用戶數由2015年的1.07億上升至2016年的1.58億,2016年,Snap年度收入為4.04億美元,同比增長590%。

相信在這一年,扎克伯克是睡不好覺的,因為Snap搶走的,是Facebook的用戶。

數據來源:Dealogic

在《英雄本色》這部電影中,周潤發扮演的小馬哥有句經典台詞:“我等了三年,就是要等一個機會,我要爭一口氣,不是想證明我了不起,我是要告訴人家,我失去的東西,一定要拿回來!”

如果說曾經的Snap橫空出世,搶走Facebook一大批用戶,而如今,Facebook將失去的基本拿了回來。2018年2月至今,Snap股價已經縮水超過70%,市值從337億下跌到73億美元。

屋漏偏逢連夜雨,美通社報導稱,美國著名律師事務所Kaplan Fox正代理投資者對Snap進行調查,理由是後者上市時對日活躍用戶數(DAU)有所隱瞞。

作為Facebook的挑戰者,Snapchat一度讓小扎焦慮不已,但從目前的形勢看,扎克伯克已經可以睡個安穩覺了。而小馬哥的這句台詞對小扎也大致適用,從2016年再次提出收購Snapchat被拒,到今年也已經接近三年了。

Snapchat為何會走到今天這一步?

如果複盤Snapchat下跌的原因,我們會發現,社交起家的Snap始終沒有建立起它的產品壁壘,產品模式競爭終歸難以抵擋巨頭集中火力的強攻。

Snapchat最受歡迎的功能之一是它的“閱後即焚”功能,不論是用戶還是品牌的內容都會在24小時之後消失,這模擬了真實人生中稍縱即逝的溝通體驗,並催生了用戶對資訊接收的即時快速反應以及唯恐落後於人的緊迫感。

它契合了西方用戶重視隱私與即時分享的社交體驗習慣,閱後即焚功能讓用戶分享他們生活中較為隨意的時刻,但又讓人感到安全,這讓Snapchat快速收割了一批用戶,並維持了較高的用戶活躍度。

但問題在於,它只是一個產品功能層面的創新,而功能是極易被複製的。

比如從2014年開始,Facebook旗下的一系列應用就對Snapchat 上的熱門功能幾乎模仿了個遍。包括“相機優先”的新界面、“即時更新”、“限時動態”、自拍濾鏡以及一小時訊息功能。

有業內人士打了一個形象的比喻:Facebook就像是吞下一隻母牛的緬甸巨蟒,母牛被吞下肚時,蟒蛇的身體變成了牛的形狀,接著消化過後,恢復了原本蛇的形狀,只不過體型變大了。

因此,某種程度上,Snapchat的失敗源自於,它自始至終都是社交工具,而非社交平台,因為工具應用永遠只是通過新的亮點功能來引發一批用戶的好奇心,但它的留存率很難持續維持。

比如說,Facebook就輕易地在它的Messenger、WhatsApp和Facebook Mobile上都貼上了Snapchat的Stories功能。用戶一樣可以將輕量級和自發的東西發到Instagram的Stories中,加之擁有Snapchat账號的基本都有Instagram账號,账號切換非常輕鬆。你既可以保持主流社交的完美狀態,也可以通過閱後即焚的方式與觀眾分享自己的影片狀態。

而在Instagram迅速壯大的過程中,Snapchat並沒有加固用戶的社交關係鏈,或者通過系列剛需性功能布局,來抬高用戶的遷移成本。

我們知道,微信從一款移動聊天軟體,發展到社交平台的過程中,其思路是社交作為其主流功能,通過微信群、朋友圈加固它的社交關係鏈,強化平台生態屬性,與此同時,在社交剛需之外,延伸新的剛需性功能應用布局,將用戶的衣食住行娛樂等剛需需求打包解決了——連接遊戲、購物支付、衣食住行、內容與社交分享,並且通過小程式連接B端商戶。

百度與阿里的超級APP也基本是這樣的思路——從工具屬性不斷延伸擴展,突破工具屬性向平台化與生態化轉變的時候,才是最難複製的時候。

因此用戶一旦習慣使用這些產品來解決生活的剛需需求,這意味著平台的吸附力變大了,它鏈接到的是各方的需求與利益,構建的是生態系統。同理,Facebook也是。

社交平台之所以難以顛覆,就在於在剛需層面根本離不開它,與此同時,平台可以不斷加入工具應用內的影片玩法、社交分享玩法,來壯大它的生態屬性,帶給用戶持續不斷的新鮮感。

而Snapchat目前孱弱的體量很難突破Facebook的包圍圈,過於強調社交功能的炫酷玩法,而沒有圍繞用戶的剛需去做社交生態型平台的構建,而Facebook能夠擊敗Snapchat,則源於它本身已經構建了一個龐大的社交生態。

社交生態之所以是用戶無法離開的,是因為它對於用戶的意義就跟家一樣,雖然用戶願意嘗鮮去體驗Snapchat,但是最終是要回家的。

而社交工具很容易被模仿,Facebook通過功能層面的模仿與用戶的導流,會讓Snapchat的核心競爭力迅速瓦解,Snapchat沒有在增長過程中通過先發製人的方式來加固自身護城河,在Facebook咄咄逼人的進攻下,它沒有任何辦法,也沒有足夠的時間視窗,來強化自身的核心競爭力與護城河。

在Facebook的模仿進攻下,Snapchat陣腳大亂,在產品創新上開始亂了節奏,偏離了用戶需求,比如在軟體功能更新上,將好友列表拆分為工作和好友兩塊,Snapchat Stories接收不分區,為此也招來了大量用戶的不滿。

據消息顯示,當時有超過120萬用戶在change.org上簽署請願書,要求Snapchat取消這部分功能,但創始人並沒有聽取用戶的意見,Snapchat自2018年2月以來持續改版,但其核心社群交流功能被弱化,這導致大量用戶逃離了Snapchat。

而Snapchat在圈佔用戶的資源、技術與平台化能力上,也遠不及Facebook。儘管Snapchat想把用戶基數擴大到“西方世界以外的國家”以及“34歲以上的人群”,但是這個難度就在於Snapchat有沒有國際化的能力。

同時在國際化層面,Facebook必然會防守Snapchat。因為,以影片、照片分享為契機形成的社區是Facebook的重大推動力,在這個平台上點對點影片,會對用戶形成更強的“社區”感。作為一個社交平台,如果有一個平台在社區感氛圍上要更強於你,顯然會更大化的剝奪你的用戶群。

從今天來看,當前僅僅以10億美元收購的Instagram,已經成為Facebook最正確的投資決策。如今有社群指數顯示,Instagram已經是全球力量最強大的平台,使用者4億,是Facebook的三分之一,但參與度是Facebook的15倍。

某種程度上,和Snapchat的競爭關係,變相催生了Instagram的潛力與體量,也讓Facebook的社交城池變得更加穩固。因此人們總是開玩笑地說,埃文·斯皮爾的另一個頭銜應該是Facebook的產品負責人,Snapchat幫Facebook加固了城牆。

8月初,Snapchat發布財報,它的用戶從第一季度的1.91億人,下降到第二季度的1.88億人。而Facebook的規模是它的七倍多,且仍在增長。

如今Facebook通過巨大的社交流量導流下,Instagram Stories的活躍用戶已經達到4億。對於社交平台來說,強者愈強是基本趨勢,Snapchat已經無力對抗Instagram。而Snapchat的DAU也已經連續兩個季度下跌,在北美和歐洲地區DAU分別減少100萬和200萬。

當Facebook正處於一系列與隱私相關的醜聞之中,Twitter和YouTube也被ISIS招聘人員和或陰謀論所困擾的時候,沒有虛假新聞,沒有隱私問題困擾的Snapchat正處於外部環境最好的歷史時刻,但在Snapchat處於歷史上的最佳反擊時刻,其用戶量在下滑,這可能意味著 Snapchat在許多年輕人看來不再酷了。

數據來源:statista

對於社交軟體來說,在整體規模還遠遠未到天花板就開始走下坡路的時候,其實已經意味著它的生命周期在縮短,而且將持續惡化下去。與此同時,自2017年中以來,直接向斯皮格爾報告的Snapchat高管,已經有10人離開了公司。

高層的頻繁變動,也使Snapchat這家年輕的公司在產品戰略的執行上失去連貫性。當然這也與斯皮格爾的獨裁決斷相關。

據外媒稱,他將40%的精力花在Snap的核心產品業務上,過於中心化的決策機制,導致斯皮格爾在產品形態上的話語權過大,所有資源和項目都在斯皮格爾的管理下進行調配。一旦斯皮格爾去度假,項目就做不了決定。

被收購是Snapchat最好的選擇嗎?

從過去多年來看,Facebook擅長的是一切基本上都是圍繞社交領域的各種技術性與人才型收購,不斷擴充社交領域的廣度和邊界,進而獲得更廣泛的用戶。

比如,Facebook無論是對WhatsApps或是對Instagram的收購,都是對關係鏈的進一步擴展以搶佔更多用戶接觸的時間,並培育新生用戶,把人與人的鏈接做得更深更廣,形成社交產品的矩陣,無論是新生態用戶還是中老年用戶,基本都逃不開Facebook的社交網。

因此,從Facebook的收購戰略來看,當前的Snapchat對Facebook依然具有價值。

Snapchat也試圖以軟硬一體化的模式來反擊,比如它推出了Spectacles這種新型智能眼鏡。這款眼鏡安裝了一枚攝影頭,能夠拍攝10秒的短影片內容,用戶還可以立即將拍攝後的影片內容通過連網移動設備,分享給自己的Snapchat好友。

但是這種軟硬體結合依然是定型在工具層面,只要Facebook想做,同樣可以完全複製,為了吸引創作者,Snapchat推出了Lens Studio,它讓人們可以設計和發布包含工具、對象和各種效果的AR濾鏡,它還發布了一個名為Snap Originals的新原創節目,其中包含內置的六秒鐘不可跳過廣告。

但這些都不是新的或令人興奮的想法,因為所有社交平台都以某種方式提供影片內容。從這裡可以看到Snapchat急於賺錢方面的步伐,明顯快於在用戶體驗方面的增長。

而Facebook擅長的是以無與倫比的速度推出新功能,對新興社交軟體展開一系列模仿,除了模仿Snapchat之外,Facebook旗下的Messenger就曾先後推出影片、位置分享、支付、跨國匯款、遊戲、廣告等服務,而這也被認為是在講一個類微信的故事。

Snapchat幾乎沒有時間視窗來形成自身的優勢,如何繼續保持差異化,Snapchat已經很難找到自身的節奏。無論是3D功能還是與亞馬遜合作,用Snapchat的攝影頭來掃描貨物,並導流至亞馬遜網站進行購物,均不構成核心競爭力。

對於社交平台來說,第二名是沒有價值的,市場第一的玩家會快速形成規模效應與網絡效應,滾雪球滾進越來越多的用戶。在許多投資人看來,Snapchat成了一個規模較小、無利可圖的Facebook。

可以預見的是,Instagram將進一步侵蝕市場第二玩家Snapchat的基本盤,在Snapchat資金實力與創新能力跟不上的時候,它會迅速萎縮。而對於Facebook這種全球性的巨頭來說,既然收購不成,它能做的,就是想方設法徹底鏟除掉Snapchat對其社交基本盤的威脅。Snapchat很難有翻盤的機會。

因此,Snapchat的未來是非常堪憂的,它要突破這種包圍圈,就必須不斷放棄僅僅在玩法上創新的打法。

最好是能做到在戰略高度以影片社交為原點,將用戶的衣、食、住、行娛樂等需求與場景連接進來,通過它的社交分享模式去連接海量的商家與用戶,甚至連接線下機構與設施,讓自身應用向平台化層面擴展,社交生態鏈越深,外部同類產品顛覆的難度也越大,而平台始終比工具更難以撼動。

只有這樣,才能徹底擺脫Facebook的追殺。但是從目前來看,Snapchat已經錯過了構建社交生態圈的最好的時間視窗,從未來趨勢來看,如果還有巨頭願意接盤,被收購或許已經是它最好的選擇了。

*觀點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騰訊大學立場。

聽說,好看的人才能點好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