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痛風不疼了也要服藥

□武漢市中心醫院藥劑科 楊科

近年來,痛風已成為僅次於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謝類疾病,威脅著人類的健康。痛風晚期會有明顯的關節畸形,如果不進行治療,影響到腎臟,可能會出現尿毒症。

痛風是尿酸產生過多或尿酸排泄障礙導致血尿酸升高、尿酸鹽結晶沉積在關節中引起反覆發作的炎症性疾病,其主要臨床特點是高尿酸血症以及反覆發作的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痛風石沉積等,具有一定致殘性。很多患者以為痛風不疼了就可以不用再服藥了,事實上這種觀點是不對的。痛風也要長期堅持服藥,否則會引起痛風反覆發作,造成器官損傷。

減少痛風發作。痛風患者剛開始幾年發作一次,此時如果尿酸水準得不到有效控制,就會發展為一個月發作幾次。痛風的根本問題是高尿酸血症,如果血尿酸水準持續超標,關節處積累的尿酸結晶會越來越多,痛風發作頻率自然會增加。而通過使用降尿酸藥物和改善生活方式,長期把血尿酸控制在低水準,避免形成新的尿酸結晶,這樣痛風發作的頻率也會降低。

保護靶器官。痛風的主要危害在於容易引起其他疾患,造成靶器官損傷。研究表明,長期高血尿酸會造成結晶沉積,損害腎血管,增加腎結石風險。長期有效控制血尿酸水準能避免腎損傷,避免腎病的發生。同時,高尿酸會使高血壓、糖尿病的患病風險顯著增加,引發各種心血管疾患。

合理選用藥物。急性痛風發作期應盡最大可能、快速、高效的控制發作,藥物治療越早效果越好。推薦首先使用非甾體抗炎葯緩解癥狀,應及早、足量使用。對非甾體抗炎葯有禁忌證的患者,建議單獨使用低劑量秋水仙鹼,48小時內用藥效果更好。由於痛風並不是感染,此時並不需要用抗菌藥物治療。痛風非急性發作期可選用降尿酸藥物,包括抑製尿酸生成的藥物(別嘌醇、非布司他)和促進尿酸排泄的藥物 (苯溴馬隆)。

降尿酸是治療痛風的根本,藥物乾預必不可少,且必須長期堅持,切不可突然停葯。如果尿酸得到有效控制,可緩慢減少藥物用量。停葯需在醫生指導下緩慢進行。停葯後仍要堅持改善生活方式、監測血尿酸,保證尿酸持續達標,以免痛風再次發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