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炎熱夏季,寶寶得了濕疹怎麼辦?

濕疹是嬰兒時期最常見的皮膚病,寶寶臉上、脖子上、腿上是重災區,從皮膚髮紅→慢慢變為皮疹→皮膚變粗糙、脫屑→摸寶寶就像摸砂紙一樣糙糙的。

濕疹是什麼?

濕疹是一種慢性皮膚病,很難摸清規律:癥狀隨時都可能出現或消失,有時趨於嚴重,有時趨於好轉。每個寶寶癥狀都有所不同:常見的癥狀有乾燥、發紅、瘙癢、出現皮疹等。紅疹處既可能有滲出物,也可能十分乾燥。

濕疹發病原因,至今沒完全搞清楚!通常認為引起寶寶濕疹的原因有3類:

1、外界的刺激:日曬、寒冷、空氣乾燥、炎熱、清潔的水溫過高、動物皮脂毛髮漂浮在空氣中、植物散發的氣味、日常使用的洗護產品、貼身的床品、衣物等含人造纖維;

2、內因引起:寶寶消化系統不完善、精神緊張、睡眠不足、過度疲勞、情緒變化、、感染、新陳代謝障礙等;

3、食物引起的刺激:過量餵養、乳汁、食物中含糖過高、有辛辣刺激成分(如蔥、薑、蒜、辣椒、茴香桂皮等等)

但是超過一半的寶寶,隨著年齡增長,濕疹會完全自愈。這一過程中,寶爸媽需要做的,就是科學護理+合理用藥,盡量控制濕疹的反覆發作,減輕對寶寶的影響。

嬰兒濕疹按皮膚損害分為3大類型:

1、脂溢型

多見於1~3月的小嬰兒。其前額、頰部、眉間皮膚潮紅,被覆黃色油膩性鱗屑,頭頂部可有較厚的黃漿液痂患兒一般在6個月後改善飲食時可以自愈。

2、滲出型

多見於3~6月肥胖的嬰兒。除口鼻周圍不易發生外,兩面頰可見對稱性小米粒大小紅色小丘疹,間有小水皰及紅斑,基底水腫,片狀糜爛滲出,黃漿液性結痂較厚。

3、乾燥型

多見於6個月~1歲小兒。可一開始就是乾燥型表現,或亞急性期以後。皮損表現為丘疹、紅腫、硬性糠皮樣鱗屑及結痂,無滲出,常見於面部、軀乾及四肢側伸面。

如何護理寶寶嬌嫩的皮膚?

1、止癢很重要濕疹導致的皮疹非常癢,尤其到了夜間,瘙癢更厲害。孩子難免抓撓,如果損傷皮膚,還有引起繼發感染的危險。

2、保濕是根本

所謂濕疹,有的媽媽會認為是皮膚太濕造成的,於是想方設法保持寶寶的皮膚乾燥。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濕疹怕的不是濕,濕疹最怕的是乾。

泡澡可以讓皮膚吸收水分,也有助於洗走皮膚表面病菌,水溫控制在38℃-40℃,避免鹼性較大的洗浴品。濕疹嚴重或滲出時切勿洗澡。

3、注意飲食

母乳餵養可以減輕寶寶濕疹的程度。但無論是哺乳還是輔食,媽媽和寶寶的飲食同樣重要,要避免吃辛辣、油膩的食物,海鮮,調味品也要盡量少吃。

4、避免皮膚刺激

長時間的陽光照射、烈性肥皂和洗滌劑,香水,粗糙不透氣的衣物,出汗等都可能誘發、加重濕疹,應盡量避免。

1、對輕度的濕疹,做好皮膚清潔和保濕,可以選用濕疹適用的護膚品做好保持滋潤;

2、濕疹嚴重時,部分疫苗需要暫停,滅活的疫苗還好,鹼度活性疫苗可能致濕疹更加嚴重,具體顧問醫生後決定;

3、保持寶寶雙手的清潔,經常幫寶寶剪手指甲,避免搔抓,以免感染。濕疹十分痛癢,寶寶常會用手抓,抓撓會引起皮膚的細菌感染;4、消化不好的寶寶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益生菌。

最後,和其他任何疾病一樣,讓患兒保持情緒愉快,對濕疹的消退也有助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