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切螢幕的智能化,會將這個世界變成何種模樣?

伴隨人工智能大潮來臨,似乎一切擁有螢幕的設備都在走向智能化,比如AI電視、智能手機等等。其實想想也沒什麽錯,智能化就是將機器的決策展現給人,而螢幕恰恰就是展現資訊最主要的管道。

不過日常生活中可以展示出資訊的“螢幕”,可不僅僅是手機、平板這種本身就科技含量很高的產品。小到鏡子、玻璃,大到廣告牌,這些都是存在於生活各個角落的“螢幕”。

如今我們發現,這些獨立於“設備”本身的“螢幕”,比如鏡子、戶外廣告牌、玻璃櫥窗也開始向智能化的方向發展,而這一切,又會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智能“魔鏡”解決每日穿什麽的難題?

在購物場景中,鏡子可以算得上一種必需品。對於商家來說,智能鏡子可以為顧客帶來試衣新體驗,更加速了資訊傳遞的效率。像優衣庫就曾經推出過AR穿衣鏡,用戶不僅僅省去了排隊換衣的時間,試衣鏡的螢幕上還能展示出衣物相關資訊,對於優衣庫這種沒有導購的品牌來說,可以在不增添人力的前提下增加消費者對產品的了解。

此外,智能鏡子還能在運動健身方面發揮作用,輔助用戶進行科學的運動訓練。例如很多人選擇在健身房鍛煉,實際上,如果沒有專業人士的指導,錯誤的訓練動作可能適得其反。

而智能鏡子也可以成為一位指導教練,通過攝影頭采集影像分析人體姿勢,實時判斷用戶的動作是否正確,甚至結合過往訓練記錄,輔助安排用戶的訓練計劃。美國創業公司Mirror就是主打“鏡子教練”,一邊播放線上影片運動課程,一邊通過攝影頭、手環等等多種傳感裝置采集和分析用戶運動數據,讓健身教練可以給予一些專業的遠程指導。

玻璃櫥窗搖身一變成售貨員?

“賣”和“買”是零售業的兩大環節,而玻璃櫥窗是商家與消費者接觸的第一環,可以說是“顏值擔當”。實際上,玻璃櫥窗在吸引顧客之外,還可以扮演導購的角色。

商家設計出精美的櫥窗,就是為了吸引消費者進入進而促成“買”的實現。常規的櫥窗設計會把最優質的商品放在焦點位置,加以獨特的設計構造,促使消費者產生購買欲望。而正在有越來越多的店面,將這一塊玻璃改變成千變萬化的螢幕。

智能化的玻璃櫥窗,將打破純靠設計的展示方式,從單一的展示變成全方位傳遞品牌風格、資訊的管道。傳統的玻璃櫥窗可以加入觸摸互動、體感互動、追蹤感應等各類智能技術,進而實現全新的功能。比如玻璃櫥窗可以通過分析路過顧客的性別、年齡等基礎資訊,展示對應的品牌廣告。

另一方面,智能玻璃櫥窗可以為傳統門市注入新活力,通過智能售賣、數據分析等,加速向新零售轉型。消費者透過玻璃看到貨架上的商品,觸摸玻璃就能獲取每個商品的詳細介紹,在加入語音與自然語言理解能力後,玻璃櫥窗甚至能像一位導購員一樣,和顧客直接“對話”。像在蘇寧的無人零售店中,就能看到類似概念的玻璃櫥窗。由此,商家就可以在不增加人力的情況下24小時開業。同時,商家通過分析玻璃與客戶的“互動”數據,還能進一步反哺玻璃櫥窗的功能,根據消費者的喜好提供服務。

戶外廣告牌也能個性化精準推薦?

戶外廣告牌已經成為城市的標配,比如公車站台、高速公路、交通樞紐客流量大的地區、景區商業街等領域。而智能化也賦予戶外廣告牌更大的實用與商業價值。

給戶外廣告牌加上傳感器後,它可根據對人、車流量的判斷,在不同時段顯示不同的廣告。據外媒報導,在莫斯科的馬路邊,出現了一些可進行精準廣告投放的廣告牌,這些“智能”廣告牌通過利用高速攝影機對車輛進行影像捕捉,廣告牌內置機器學習技術可對圖片中的外觀進行分析,從而斷定該車輛品牌及型號並有針對性地精準投放廣告。

傳感器可以監測某一時段通過的人、車情況,並將數據回傳實時分析,推薦最合理的廣告投放組合。比如某一車站在早晚高峰經常通過家長及幼兒,那麽這一區域就適合在該時段定向投放教育類廣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距離智能化螢幕時代,還要邁過幾道坎兒?

從以上的案例可以發現,智能化螢幕的應用場景極為普遍,也沒有很高的技術門檻,但在我們的生活中,卻很難見到智能化螢幕的大範圍應用。

首先,網速是關鍵。不論是影像還是影片,設備采集後都有大量數據需要流通,當智能化設備越來越多,傳輸的數據也將成倍增長,這就需要高速的資訊傳輸速度。尤其智能化螢幕很多都是“大屏”,對於影像和影片的品質要求更高。或許等到未來5G得以廣泛應用,才可以滿足智能化螢幕所需的前提。

其次是數據的處理能力。數據回傳至雲或端後,要迅速進入壓縮、編碼及處理階段,數據的處理速度決定著資訊返回的效率。假如一位顧客使用智能鏡子換裝,肯定不希望出現延遲或卡頓的情況。這一點不能僅僅依賴雲端的資訊處理,與終端計算結合才能帶來更加及時的互動反饋。通常來說,這一問題是依靠移動AI芯片解決。但問題在於當前一些應用於物聯網設備的AI芯片,如智能攝影頭等等,價格都十分昂貴,很難被C端市場所接受。尤其是鏡子這類對於用戶來說十分日常的產品,用戶對它們設定的心理價位很難因為智能功能的加入而進行改變。所以,能否進一步降低移動AI芯片的應用成本,是螢幕智能化需要邁過的第二道坎。

最後,最關鍵的是,類似櫥窗、戶外廣告等這類基礎建設,現在基本已經建設完成,並且形成了穩定的收益流。如果大費周章的全部拆除更新,對於這些企業來說很可能是一種無法承受的成本,而智能化帶來的收益能否覆蓋,則又是一個無法確定的問題。這種情況下,若要改變已有模式,很可能需要商家、資本方合力轉型。例如在資本支持下,出現一家主打智能櫥窗的創業公司,引得更多創業企業攜資進入這一領域,讓新玩家用新模式倒逼舊模式的改變。

5G的商用和AI芯片的研發都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如此看來,邁過這三道坎其實也就是這幾年的事。想象一下未來我們的生活,或許所有目光聚焦之處都可以聆聽與傾訴,這樣被無限資訊包裹的未來,真的令人興奮。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