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小鞋子”跑到了《雲端之上》,馬基德在灰暗中提煉溫情

看多了好萊塢大片,是不是想換一下口味了呢?伊朗電影《雲端之上》或許會成為五月的驚喜。提起導演馬基德·馬基迪的名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無論你是每年看很多電影的資深影迷,還是偶爾才去一趟電影院的小白,基本上不會錯過那部《小鞋子》,該片用清新的畫面,真實的情感,表現了孩子們在貧苦和匱乏的處境中,並沒有失去樂觀與希望,以最單純質樸的方式,守護著親情。

憑著深厚的情懷,濃鬱的詩意,《小鞋子》在1997年上映後迅速火爆全球,也征服了中國的影迷,成為一部跨越了國界和語言的經典,在幾代人的成長中留下了烙印,時隔二十多年,馬基德執導的《雲端之上》再度襲來,依然延續強烈的個人風格,把鏡頭對準一群掙扎在底層的人物。

影片一開場就展開了一幅栩栩如生的人物群像,主人公是一個混跡在底層的小混混,艾薩·安哈爾飾演埃米爾這一天被警察追得走投無路,跑進了姐姐塔拉做工的工廠;塔拉則是一個健康、漂亮的普通女工,憑著勤勞讓生活漸漸有了起色,租了一個比較像樣的房子,卻要時刻防備對她有企圖的老闆;老闆阿克西有一間規模不小的洗衣廠,可是從狹促忙亂的工廠環境和後來出場的親戚們來看,日子過得也並不輕鬆,除了每天榨取並不豐厚的利潤,在塔拉身上揩點油應該是他的唯一樂趣。

這樣亂中有序的平衡,因為塔拉和老闆幫著埃米爾逃過追捕而徹底打破,馬基德在敘事上顯示了更加嫻熟的技巧,以及對現實敏銳的洞悉力,通過豐富且微妙的細節,把情節推進得流暢自然,每一幅畫面都蘊含著扎實耐看的美學底蘊。沒有刻意的對批判現實,沒有大開大合的宣泄,也沒有強烈的情節和衝突,片中所有的戲劇性都源自人物真實可信的行為和情感,細膩的刻畫和溫情的觸動。就像剝洋蔥一樣,層層漸進,揭開人物在表相之下,內心的柔軟,就像埃米爾,乍一看,就是一個為了錢走了歪路的小混子,性格粗野,缺乏修養,可是從他在姐姐出事後的表現,對老闆一開始惡狠狠的“照顧”到後來的轉變,漸漸揭開了人物內心柔軟而又細膩的一面。

這樣的表現手法,觀眾會看到慌亂之中的恬靜,苦難之中的達觀,一如既往的讓人感動,從頭到尾,一次次同感現實的困苦與哀傷,到最後會感觸只要擁有親情,只要對生命還有熱忱,對明天有期待,總會迎來雲端上的陽光。

有趣的是,如果回顧馬基德的諸多作品,會發現其中有一條潛在的連線,那就是不變的純真視角,以家庭和親情為紐帶,在灰暗之地提取最美好的情感,除了《小鞋子》是這樣,我們還能夠記起《天堂的顏色》中的有盲童,他什麽都看不見,卻能聽得到鳥兒的說話,感受到藍天下輕柔的風,摸得到親人的模樣,他的眼睛裡沒有顏色,但是在他的心裡,卻又是豐富多彩。

還有《麻雀之歌》,一心要給女兒買助聽器的卡林弄丟了一隻鴕鳥,丟掉工作之後無意中成為一位載客的摩托車手,往返在家與城市之間,他不僅賺到客人的路費,還帶回了一些廢品,讓家裡的生活慢慢的好了起來,影片用這樣的故事展現了生活處處是陽光,一種麻雀式的平凡的快樂,

在這些電影裡,馬基德總是能營造出富有詩意的影像語言,捕捉到平凡生活中閃光的細節,像《小鞋子》的結尾,阿里得到了冠軍卻失去了妹妹的鞋子,他把雙腳放在水池裡,金魚跑過來輕吹他的腳,就像大自然給他的獎勵,還有《天堂的顏色》更是把樹葉、花草、田野拍出了詩意,讓鳥鳴和風聲都充盈在畫面中,處處都流動著生命的力量。

在《雲端之上》中,我們依然能夠看到大量這樣精美而又動人的畫面,無論是工廠裡隨風飄蕩的長布,還是房屋裡錯落的光線,無時無刻不在顯現著市井的風情和質感,從“小鞋子”到“雲端”,馬基德的電影就像一面窗子,讓我們坐在凡塵之中,看到了心靈深處的美好。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