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帶您讀懂《中國老年高血壓管理指南2019》,管控好血壓保平安

今年,我國第一部專門針對老年人高血壓的防治指南——《中國老年高血壓管理指南2019》發布,針對老年人血壓測量、降壓目標、特定人群的治療、血壓波動、多重用藥、血壓管理等問題做了詳細闡述。下面為老年朋友對這一《指南》作出簡單解讀,以便幫助大家更好地管控血壓,確保平安健康。

老年高血壓的診斷與分級

老年高血壓是指:年齡≥65歲,在未使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非同日3次測量血壓,收縮壓(SBP)≥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張壓(DBP)≥90毫米汞柱,可診斷為老年高血壓。曾明確診斷為高血壓且正在接受降壓藥物治療的老年人,雖測量血壓<140/90毫米汞柱,也應診斷為老年高血壓。

老年高血壓分為三級,分級方法和標準與一般成年人相同:

老年高血壓的診斷性評估

老年高血壓的診斷性評估包括:

1.確定血壓水準;

2.了解心血管危險因素;

3.明確引起血壓升高的可逆和(或)可治療的因素,如有無繼發性高血壓;

4.評估靶器官損害和相關臨床情況,判斷可能影響預後的合併疾病。

除此之外,還應評估衰弱和認知功能。《指南》建議,對於高齡高血壓患者,推薦在制定降壓治療方案前進行評估,特別是近1年內,在非刻意節食情況下,身體質量下降>5%或有跌倒風險的高齡老年高血壓患者。

老年高血壓治療的注意事項

老年高血壓的降壓治療應強調收縮壓達標,在能耐受的前提下,逐步使血壓達標。在啟動降壓治療後,需注意監測血壓變化,避免降壓過快帶來的不良反應。

■治療的血壓值和降壓目標值

1.年齡≥65歲:血壓≥140/90毫米汞柱的患者,應在生活方式乾預的同時啟動降壓藥物治療,將血壓降至<140/90毫米汞柱。

2.年齡≥80歲:血壓≥150/90毫米汞柱的患者,應啟動降壓藥物治療,首先應將血壓降至<150/90毫米汞柱。若耐受性良好,則進一步將血壓降至<140/90毫米汞柱。

3.經評估確定為衰弱的高齡高血壓患者:血壓≥160/90毫米汞柱,應考慮啟動降壓藥物治療,收縮壓控制目標為<150毫米汞柱,但盡量不低於130毫米汞柱。

4.如果患者對降壓治療耐受性良好,不應停止降壓治療。

■降壓藥物應用的5項基本原則

小劑量

初始治療時通常採用較小的有效治療劑量,並根據需要,逐步增加劑量。

長效

儘可能使用1次/天、24小時持續降壓作用的長效藥物,有效控制夜間和清晨血壓。

聯合

若單種藥物治療療效不滿意,可採用兩種或多種低劑量降壓藥物聯合治療以增加降壓效果。單片復方製劑有助於提高患者的依從性。

適度

大多數老年患者需要聯合降壓治療,包括在起始階段,但不推薦衰弱老年人和≥80歲高齡老年人實行初始聯合治療。

個體化

根據患者的耐受性、個人意願和經濟承受能力,選擇適合患者的降壓藥物。

■老年高血壓降壓藥物的選擇

1.推薦使用噻嗪類/樣利尿劑、鈣通道阻滯劑(CCB)、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ACEI)和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ARB)進行降壓的起始和維持治療。

2.對於大多數高於靶目標值以上的老年患者,起始治療可採用兩葯聯合。如果兩種藥物聯合治療血壓仍不能達標,推薦採用噻嗪類/樣利尿劑、CCB、ACEI或ARB三種藥物聯合治療,或使用單片復方製劑。

3.年齡≥80歲的高齡患者和衰弱的老年患者,初始降壓推薦採用小劑量單葯治療。

4.不推薦兩種RAS抑製劑聯合進行治療。

高齡高血壓治療與藥物選擇

年齡≥80歲的高血壓患者,應採取分層次、分階段的治療方案,藥物的選擇應遵循以下原則:

1.初始治療推薦小劑量、單種藥物;

2.選擇平穩、有效、安全、不良反應少、服藥簡單、依從性好的降壓藥物,如利尿劑、長效CCB、ACEI或ARB;

3.若單葯治療血壓不達標,推薦低劑量聯合用藥;

4.應警惕多重用藥帶來的風險和藥物不良反應;

5.治療過程中,應密切監測血壓(包括立位血壓)並評估耐受性,若出現低灌注癥狀,應考慮降低治療強度。

高齡老年高血壓患者宜採用分階段降壓治療方式。若血壓≥150/90毫米汞柱,即啟動降壓藥物治療,首先將血壓降至<150/90毫米汞柱,若能耐受,收縮壓可進一步降至140毫米汞柱以下。

(華琦、范利)

【獲取更多實用健康衛生資訊可關注「大眾衛生報」微信公眾號:dzws001歡迎一起交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