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90秒讀懂:到底什麽是“爆雷”?

文|AI財經社 曾樂

編輯|鹿鳴

近日,有多名小米用戶表示,此前在小米的 VIP 任務系統和小米運動 App 中,購買了所推薦的管家金服、秋田財富等P2P理財平台產品,如今不少平台出現“爆雷”。

小米內部人士在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表示,截至目前,經初步統計,向小米投訴相關P2P平台風險的用戶數量累計429人,涉及金額約4000萬元。

那麽問題就來了:究竟什麽是“爆雷”?為什麽會出現“爆雷”呢?業內目前的爆雷情況又如何呢?

Q1:什麽是“爆雷”?

A1:“爆雷”是一個金融術語,指P2P平台因為逾期兌付或經營不善問題,未能償付投資人本金利息,而出現的平台停業清盤法人跑路平台失聯倒閉等問題。

Q2:為什麽會出現“爆雷”?

A2:從問題平台來看,主要分為:“自身經營困難或違規經營”、“受行業流動性緊張波及”兩類。目前已經爆雷的平台中,多數為民營資本控制的平台。

近期,國內資本市場“錢荒”問題突出,不少投資人和投資機構對資本持謹慎態度,資本市場資金流動程度降低,甚至出現了投資人撤資的情況。對於P2P平台而言,資金“斷流”無疑是毀滅性的打擊。

而P2P行業平台有上千家,彼此差異巨大,風險承受能力參差不齊。加之一些“百億資金平台”的爆雷給投資人造成的恐慌,越來越多的中小投資者撤資逃離市場,對於資金緊張的平台而言,無法如期兌付帶來的後果就是走向“毀滅”。

此外,在網貸平台中,底層資產逾期嚴重,難以變現,平台承擔著巨大的剛兌壓力,資金缺口一時難以覆蓋,出現了逾期兌付和提現困難的情況。市場是需要流動性的。只有不斷讓資金流動起來,整個市場才能盤活。

Q3:業內目前的爆雷情況如何?

A3:自6月唐小僧“爆雷”後,至今已有超過一百家P2P平台相繼爆雷。尤其是7月P2P平台“爆雷潮”的延續,更有四家交易規模“百億級”的P2P平台停業:錢爸爸(累計交易金額300億元)、牛板金(累計交易金額390億)、銀票網(累計交易金額140億元)、投融家(累計交易金額103億元)。

據網貸天眼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新增問題平台673家,相比之下,2017年同時段的新增問題平台數量為479家。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7月初的一周內,就有40家P2P“爆雷”。

儘管今年6月,P2P網貸歷史累計成交額已突破7兆元。但伴隨著短短兩個月,超過百家P2P平台集體演繹的“爆雷血淚史”,或將以成百上千萬投資人血本無歸為結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