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關於艾灸常見問題

艾灸對深靜脈血栓有沒有影響?

沒有影響,艾灸時可能血栓部位會出現疼痛。那是因為瘀堵的原因引起疼痛。如血栓在四肢的話,可以在瘀堵部位刺血拔罐。腦血管的話,腦袋脹可以做浮針給他疏通。心臟有血栓,要去心內科去處理。


但是有血栓出現癥狀的情況下,要找相關的專科醫生來處理一下,溶栓或配合放濾網。


常規來看,艾灸對深靜脈血栓沒有什麼影響。深靜脈血栓容易脫落,在不同的地方形成栓子。比如說下肢的深靜脈血栓,它會脹會腫,艾灸有溫通的作用,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減輕這些癥狀。但讓艾灸治血栓,我覺得有難度。

艾灸期間是否需要採取調補氣血的湯藥或食補?或是有沒有配合的中成藥?

這個需要根據患者自身的情況和體質決定,


艾灸上火的話可以稍微加點辛涼解表的葯,例如金銀花、板藍根等。


保健的艾灸就可以不用加調補氣血的湯藥或是食補。而用來治病的並且身體很弱的情況下,最好加上補氣血的湯藥或食補。


一般艾灸就可以補元氣,也可以補肺氣、脾氣、也可以補肝血,那麼加的葯肯定是不一樣的。


中成藥的話,假如說這個病人艾灸,容易上火,我建議他可以口服柴胡桂枝湯,柴胡桂枝湯是一個好方,可以調和氣血,又能去火,又能溫通;既能補氣,又能補血;既能疏肝,又能健脾,是非常好的葯。

艾灸容易起水泡,怎麼處理呢?

大家要明白,艾灸起的水泡,是什麼原因起的。因為這個人濕氣重,就特別容易起水泡。那麼等你做艾灸濕氣祛了以後,慢慢它就不容易起水泡了。


容易出水泡的位置往往是人身上濕氣比較重的地方,肚子、腰上,頸椎這些地方,容易出水泡,一開始灸濕氣很重,很容易出水泡,慢慢濕氣減少了,就沒那麼容易出水泡了。


較大的水泡可以用注射器針頭抽出來,抹點碘伏或者百多邦,也可以不抽它,不抽的話可以通過繼續艾灸再給它灸回去。

那麼水泡破了會不會感染呢?

不會的,人們做過研究,把患者做艾灸後起的水泡的水抽出來,發現有很多免疫細胞,所以它不容易感染。


但是破了以後如果接觸了髒東西,比如髒水,或者汙染的環境,有可能刺激感染。


一般情況不會感染的。如果非要接觸水,比如要洗澡,那可以拿保鮮膜給它裹住,問題也不大的。

為什麼取穴一般取中脘?

古代車中間的輪子有個軸,軸帶著輪子走,起渦旋作用,我們說的脾胃就是中間的軸,那麼只有中間轉起來,才能肝升、肺降,腎上走、心火下移,所以軸轉起來才不會瘀堵。


所以中脘既是管脾胃,也是管渦旋的重要穴位,而且我們臨床發現,先灸完中脘以後就不容易上火。

為什麼有人灸中脘起水泡,灸關元就不起水泡呢?

中脘與脾胃有關係,脾胃是產生濕的,脾胃弱了濕氣就重了。所以中脘這個部位濕氣重容易出水泡。

經常艾灸的穴位現在感覺很耐受了,一開始感覺很燙,現在放到快貼上了才感覺燙是好事嗎?

灸到這種情況下是非常好的現象。你覺得燙和疼是因為你堵得很厲害,艾灸的熱傳不下去,才容易疼和燙。那麼這個局部通了,熱容易傳播出去了,就不會感覺燙和疼了,也不容易出水泡,也不容易複發了。

那市場上的艾貼和隔薑灸主張用嗎?

艾貼的話力度不夠;隔薑灸的話,它的溫度不好掌控,很容易形成燙傷。

現在市面上有一種艾絨坐墊,這個對於癌症疾病有作用嗎?

我覺得沒有作用,因為它不是燃燒的,溫度上不去,但是它是一種溫熱的東西,好多女同志,臀部是發涼的,下焦虛寒的情況下是可以坐的,但對腫瘤病人沒有什麼作用。

艾灸會不會促進腫瘤轉移?

我認為正確的艾灸是不會促進腫瘤轉移的!


首先我們應該認清楚腫瘤為什麼出現轉移?轉移有三個方面的因素:


  • 第一個是轉移部位瘀堵,局部堵了,癌細胞容易囤起來,堆積,就容易造成轉移;

  • 第二是血流和淋巴液的流動緩慢,必須在緩慢時才能留下來,美國的霍夫曼教授做過一個觀察,他在動物體內對腫瘤細胞做了熒遊標記,再觀察他們體內的循環情況,堵了的時候癌細胞走得慢容易堆積起來,正常的話不會堆積,那麼血液和淋巴管不太通暢的情況下,癌細胞容易堆積,形成轉移灶;

  • 第三是不良的精神刺激,比如怒則氣上,老是暴怒,怒髮衝冠,氣往上走,那麼就容易腦轉移;比如恐則氣下,這個人生活謹慎緊張,氣總是往下走,下面堵的地方氣血瘀滯,下面就容易出現腎或者盆腔轉移。


那麼艾灸本身就起溫透作用,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從理論來說,不容易造成轉移;而且艾灸皮下溫度能到110度,也不會造成轉移。


普通熱療要求一般要溫度達到43度,這對腫瘤是一種亞致死性損傷,使癌細胞凋亡;像我們射頻消融術,就是一種熱損傷,溫度一般能到60多度,它就不會促進轉移,這是致死性損傷。


所以艾灸的溫度達到110度它就不會造成轉移了。艾灸灸的力度夠了,白細胞就上來了,人的體質就好了,但是力度不夠就上不來,艾灸盒有時候就難達到這個溫度,這樣有可能還起反作用,溫度上不去,促進了腫瘤轉移。


我們一直強調直接灸,以皮膚耐受為度,皮膚受不了了,再往上提一下,溫度稍微涼一點,馬上又靠近皮膚。在這裡要強調的是,艾灸皮膚以耐受為度。

艾灸不到位或不當,會不會刺激腫瘤發展?

不當的艾灸或者不到位的艾灸是有可能刺激腫瘤發展的。


所以我們艾灸一直在強調溫度、部位。如果部位不對,可能效果不太好;但這溫度上來了,以皮膚耐受為度了,它就有好的療效。有些腹部腫瘤尤其是腹膜後腫瘤,艾灸可以讓腫物縮小,這樣的例子不少。

能不能直接對著病灶灸?

多數腫瘤可以對著病灶灸,比如說腹部有腫瘤,瘤子就在穴位下面,腹盆腔的大多數腫瘤都偏寒,你灸患者覺得很舒服,可以直接灸,不用圍著病灶灸。


比如子宮內膜癌轉移到腹腔,腸壁了,能不能做艾灸呢?回答是肯定的,可以做氣海、關元、足三裡,不僅補元氣,還可以提高局部的免疫功能,就不容易轉移。如果氣海、關元這塊兒做手術了,能不能灸?也可以灸,但是,灸的效果不會太好,為什麼?因為你把手術切完了之後經絡的傳導作用就不如前了,所以效果會差一些,但是還是可以灸的。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比如說皮膚表淺的腫瘤,像是皮膚轉移癌,皮膚一片紅,你就不能去灸它了,因為皮膚轉移癌偏火,你灸它對它沒有什麼好處,可能起反作用。而皮下和腹盆腔的腫瘤可以直接灸。很多卵巢癌的病人,用我們的升白艾直接灸,對病灶也有好處。

艾灸為什麼能緩解癌痛?

從字形上來看,疼是病於冬天,冬天寒涼;痛是病於甬道,路不通。這說明了,疼痛與寒涼與不通有關。


艾灸是辛溫的,辛能通,溫能散寒,所以能治療疼痛。比如胰腺癌的疼痛,大概是胰俞的位置有個痛點,用艾灸直接灸,直接灸到它不疼了,它對頑固性胰腺癌的疼痛是很有效果的,對很多疼痛也有很好效果。

艾灸要離穴位多遠合適,艾灸到什麼程度合適?

這也沒有一個嚴格的概念。一般離兩公分到三公分,艾條的粗細、品質都不一樣,所以溫度感受都不一樣。


程度以皮膚耐受為度,即皮膚覺得燙,但也不是受不了的時候,不能覺得稍微一熱就挪開了,這樣灸沒有任何意義。


一般我們採用的灸法和雀啄灸相似,就是像麻雀啄食那樣,上下來回灸,但沒有頻率的限制,它是盯著一個部位灸,跟迴旋灸不一樣,迴旋灸就沒辦法讓一個部位溫度達到所要求的。

艾灸要一直持續下去,還是艾灸到一定程度就停止?這個怎麼把握?

艾灸要不要一直持續下去?要看做艾灸的目的是什麼,如果是升白,白細胞升上來了,時間間隔可以延長了,兩天一次或者三天一次,假如我還沒有升上來,可以持續的做艾灸。


假如抑瘤的話,得每天做艾灸。


假如說沒有腫瘤,我可以兩三天做一次。


但是,我這裡特彆強調腹水的艾灸,必須在灸神闕的同時要適當的關注一下天樞穴,或者是腹結穴,為什麼?


因為腹水在消失的時候,腹水裡的蛋白會附著在腸系膜上,這樣容易造成腸粘連,所以艾灸並不是灸的時間越長越好,要根據不同的病情,根據不同的合併症來加入不同的穴位或減去一些穴位,這需要我們臨床醫生來把握,不是我們病人自己就能掌握的。

為什麼有時候艾灸見效不明顯呢?

艾灸的療效和所選的穴位及準確性、艾條品質、艾灸力度有很大關係,艾條品質差、選艾不準確、艾灸的力度不夠、艾灸的頻次不夠都會導致療效不明顯。

艾灸大半年了依然沒有感到熱流在經絡流竄是不是方法不對呢?

沒有對錯這種說法。有的人經絡感測明顯而有的人經絡感測不明顯。像陳日新老師提出的熱敏灸,就是在這個穴位周邊找一個不是特別燙,但是有經絡感測的地方。因為腫瘤患者瘀堵比較重,不容易經絡感測,容易出現艾灸疼痛。

病人瘀滯比較重,灸完後胸悶是什麼原因呢?

那肯定是氣既下不去,也上不來,那麼可以灸期門。


我們講氣機升降出入:期門,是管升降的,一般我們用針刺或艾灸;府舍,是內外交通的門。灸完後,氣機通暢,病人會很舒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