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ST新億停牌555天拔得頭籌 劉紀鵬建議嚴整任性停牌

  奇觀!個股555天“零交易” 劉紀鵬建議嚴整任性停牌

  本報記者 鋒刃 北京報導

  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網易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丁磊表示,會考慮從納斯達克回歸A股,但對於A股目前尚存在的上市公司任性停牌問題表示不理解,而此現象在完善的資本市場是不可思議的。與此同時,同樣身為兩會代表的李彥巨集、馬化騰、劉強東、丁磊、王小川等多名企業家均表達出回歸A股的意願。

  而近期,360回歸A股、富士康IPO特批案例為“獨角獸”企業開通綠色通道的舉措,表明監管層在相關方面已做好準備工作。事實上,A股市場仍存在以模糊的停牌理由而任性停牌的問題,相關法規制度需要進一步完善。

  停牌555天“拔得頭籌”

  據同花順財經統計數據顯示,截至3月15日,A股共有258隻股票處於停牌狀態。若按停牌天數排名,*ST新億則以555天“拔得頭籌”。目前,A股市場的“任性停牌”現象屢見不鮮。上市公司的停牌理由基本都是“擬籌劃重大資產重組、刊登重要公告及重要事項未公告”。如此模糊的內容,促使上市公司停牌隨意性較大。同時,還經常會出現停牌程式不規範、停牌時間過長以及停牌期間資訊披露不充分等問題。

  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院長劉紀鵬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寶萬之爭風波時,萬科地產看到形勢對自身不力,便開始任性停牌。之後,在國內的股市上,任性停牌則是越演越烈。很多停牌企業,無視證監會現有而並不完善的停牌規定。而這些行為,確實已損害股東的利益,甚至有些企業連解釋都沒有。

  而上市公司長期停牌、任性停牌,以及在特殊情況下的大面積停牌,直接降低市場的交易功能。2015年,股市異常波動期間,A股市場曾出現大規模停牌潮,停牌公司一度高達1441家,直接導致股市流動性枯竭。據Wind統計數據,2015年-2016年兩年時間公告重組案例共計4145起,其中成功案例僅為2375起,其余大多則淪為股市大跌時股東避險或炒作股價的借口。

  業內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任性停牌及長期停牌,對市場投資者非常不利,使得他們無法獲得正常交易權,直接影響到相關投資者對於資金的管理。從長遠看,對A股市場未來發展非常不利,甚至直接影響到A股的國際化進程。

  事實的確如此,任性停牌的趨勢的確阻礙中國股市的國際化步伐。

  2016年4月,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下稱:MSCI)便將A股是否納入其全球指數展開的第二輪意見征詢,其中,可能引發流動性問題的自願停牌制度受到國際機構投資者的質疑。2017年6月,A股第四度如願闖關MSCI。然而,彼時A股的任性停牌曾遭到MSCI警告。MSCI亞太區研究主管表示,如中國企業停牌時間超過50天,會將其從新興市場指數剔除,且至少12個月不能再次納入。

  此外,任性停牌對於資本市場存在很大的危害。東北證券研究所研究總監付立春表示,直接妨害中小投資者在該公司股票的正常交易,特別是自由賣出的時點、價位。複牌後如補跌,投資者收益大幅縮水;不規範停牌造成投資者對公司基本面預期波動,對重大事項等的不確定性猜測盛行,助長上市公司概念炒作和市場投機行為。

  對於近年已愈演愈烈的任性停牌局面,A股兩大交易所及證監會似乎都已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2016年5月27日,上交所、深交所發布上市公司停複牌業務指引,嚴格控制停牌時限,旨在解決停複牌中的“隨意停、籠統說、停時長”問題。指引中表明上市公司涉及重大資產購買的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的停牌時間不超過1個月,重大資產重組的停牌時間不超過3個月。

  彼時上交所表示,為進一步規範上市公司停複牌行為,進行相關方面的完善:擴大停牌規範範圍、嚴格控制停牌時間和細化停牌期間的資訊披露和延期複牌程式要求。嚴格控制停牌時限方面,《停複牌業務指引》規定,籌劃重大資產重組的,停牌時間原則上不超過3個月,停牌後連續籌劃重組的,停牌不超過5個月;籌劃非公開發行的,原則上不超過1個月。

  完善停牌制度進行時

  今年2月,上交所、深交所披露2017年全年並購重組情況總結。其中,深交所就提到要“嚴格控制重組停牌時間,杜絕忽悠式重組停牌”。深交所相關負責人指出,2017年以來,個別公司以籌劃重大資產重組的名義長期停牌,以躲避市場下跌風險。針對上述情況,深交所要求上市公司申請停牌時提供充分、有效的證明材料,嚴格控制停牌時間,防範忽悠式重組停牌。

  劉紀鵬對記者表示,有些企業在規定足夠長的時間內未完成複牌,並不做任何解釋。包括在股災時期,看到股價形勢不好便停牌。這個現象,充分暴露中國證券市場股市監管中存在的隨意性,證明相關制度並不完善。

  目前,治理任性停牌的新規已頒布一年多,但尚未看到問題的徹底解決。劉紀鵬對記者表示,多年來外界一直呼籲證監會要從重監管轉向重審批,但截至目前局面始終改變不了。對此,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公開表示,證監會將不斷完善上市公司停複牌制度,強化證券交易所對上市公司停複牌的一線監管,在保障停複牌功能順暢發揮的同時,引導上市公司審慎行使停牌權利,維護市場交易的連續性和流動性。

  某律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長期停牌對於投資者的權益影響重大,交易所對於上市公司的停牌、複牌都有明確規則,企業是否嚴格遵守相關規則是非常關鍵的。如監管部門認定上市公司在停牌及複牌過程中有違法、違規行為,可以依法予以處罰、監管措施、作出處分。其實,最不能理解的則是,監管部門對任性停牌現象的容忍。劉紀鵬表示,這個問題的確已到應該嚴格的整頓階段。

  他山之石

  對於A股市場尚不完善的停牌制度,究竟與制度成熟法規完善的資本市場有哪些差別?

  香港資本市場的停複牌規則及所在停牌時間方面的管理要更加強硬。《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多個條款強調,只有在衡量有關各方的利益並認為必要的情況下,方可采取停牌措施。在大多數情況下,上市公司發出公告比不適當或不合理的停牌更為可取,因為後者會妨礙市場的正常運作。同時,對於任何證券的停牌,其時間應盡可能短。

  2015年,彼時在香港金融市場,融創中國隻停牌一個月便完成收購佳兆業集團。而與之對比,申銀萬國收購巨集源證券,巨集源停牌將近9個月,這便是機制的問題。 對此,劉紀鵬對記者表示,中國證監會需從重審批輕監管,調整為輕審批重監管的合理模式上。這就是導致出現企業無限期、不規範停牌及複牌的重要原因。

責任編輯:高豔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