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消失的古都:元上都早已荒蕪,長安城只剩想像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中信出版集團(ID:citicpub)

古城是人類歷史文明的絕佳見證者,記錄了人類文明在不同歷史階段的興衰演進。同時,古城也是旅遊愛好者探訪名單上的必去之所,它們像一顆顆熠熠生輝的寶石,吸引著無數人前往朝聖。

作為一個擁有數千多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我國歷史上出現了很多相當規模的城市,尤其是歷代的國都,因其地位特殊性,更是大興土木,著意修建。歷史的遷移,這些古都承載了數千年文化的輝煌,延續至今,它們現在面貌如何?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今天我們就聊聊,中國歷史上,那些正在消失的古城。

元上都:金色的荒城

去過元上都的人看到的,其實是一座中國式樣的城池,有四四方方的城牆和似曾相識的街道布局,只是內裡已經完全荒蕪了,盛滿中國城市不熟悉的“自然”。

按照歷史學家的傳統說法,上都是蒙古皇帝忽必烈“龍潛”或“在藩”的地方,它事實上早於大都城。還不是皇位繼承人時,忽必烈在此建立過“金蓮川幕府”,培植他賴以和後來的競爭者阿里不哥生死廝殺的勢力,因此大汗對上都有著特殊的感情。

“金蓮川”這名字很美,直到現在它的美也名副其實——忽必烈乃至後來的蒙古皇帝們都灰飛煙滅時,上都已經慢慢淡出了北方居民甚至遊牧人的視線,而金黃色的金蓮花卻依然盛開在每年七八月的漠南草原上。

在英文中上都的拚寫是“Xanadu”,不是現代才有的漢語拚音,對於從蒙古征服時代就向東看的西方人,這個X開頭的英文單詞像Xerxes(薛西斯)一類的名諱,聽起來既親切又古怪。《馬可·波羅遊記》對上都有栩栩如生的描述:

“……向東北方走三天,就到達了上都。上都是忽必烈大汗所建造的都城,他還用大理石和各種美麗的石頭建造了一座宮殿。該宮設計精巧,裝飾豪華,整個建築令人歎為觀止。該宮殿的所有殿堂和房間裡都鍍了金,裝飾得富麗堂皇……”

他除了提到“廣袤十六哩”尺寸相仿的城牆,還著重提到上都城“內有泉渠川流,草原甚多”,正對應著柯勒律治詩中“肥沃的土壤”“花園,蜿蜒的溪河”“一片芬芳”這些對盛開的鮮花和森林、山巒的描述。

值得指出的是,考古發現證明上都城內的“泉渠川流”確實不少,而城市就架設在這些富於自然情趣的景觀之上,和現代人心目中紅塵滾滾的“都會”面貌大相徑庭。

今日上都遺址內生機盎然的景色,或許正體現了它初創時的風貌,雖有兵火歲月的減損,卻並非全然顛倒其實質——“國破山河在”換了一種意義。它對應著的,是蒙古人為我們留下的神話般的一片富有“野趣”的城市,和中原文明熟悉的城市相去甚遠。

上都的規劃者劉秉忠雖是漢人,也是大都的主要設計師,卻一樣不能不受到異族統治者蠻荒口味的影響:“此草原中尚有別一宮殿,純以竹莖結之,內塗以金,裝飾頗為工巧。宮頂之莖,上塗以漆,塗之甚密,雨水不能腐之。莖粗三掌,長十或十五掌,逐節斷之……”

仿佛是南方被征服者的精湛手藝和蒙古包的固定方法結合在一起,創生了漠北都城中,奇怪而顯眼的標誌性建築。這一時期也是彩色琉璃大量使用的開始,五顏六色的琉璃一改隋唐以來宮城大殿肅穆的風貌—它逐漸改造並成就了我們今天所熟悉的那個紫禁城裡的“中國”。

更蹊蹺的是城市的布局。上都城、皇城、宮城的嵌套並不中規中矩,宮城的中心不是正殿而是一座“閣”,且宮城偏在東南一角。

上都城的中心建築物大安閣,是從金人在漢地新設的首都開封,強拆了搬過來的。那,幾乎是亡國的北宋京城剩下的最後一幢建築物了吧。

史載“靖康之變”時,宋徽宗經營多年的汴梁大多數錦繡樓台都被拆了做守城器械,只有熙春閣因為過於堅固而得以幸存。它在大都的“化身”,和那座奇特的竹莖宮殿的命運不會有多大不同,或許早已變得面目全非不再“中國”了。

城市的邊界從來都沒能造就一個堅不可摧的堡壘,它只是見證了另一種力量和它之間的消長。這種人事與自然興衰成敗彼此糾葛的歷史,是無可想象的巨大經驗的集合體,由無數和我們同樣的生靈的歌哭歌笑聚合成的暗色、厚重、沉鬱的一團。

睜開眼,天翻地覆的蒙元時代像一場短暫的春夢,很快, 草原上的一切又回到了最初的狀況。

被埋沒的是現實,而依然茂盛的是幻想。

(感謝邸瑋老師惠允使用)

洛陽:三春流水,千年萬歲陽春曲

我說的洛陽還在今天洛陽市的東邊,它是河南偃師縣境內邙山南麓的一大片農田,改了道的古洛河從它的南端滔滔流過,不了解的人,完全不會意識到那是中國古代輝煌的都城遺址。

儘管地方上宏大的“歷史保護工程”的陰影正在逼近,目前這座荒城還保留著基本的未經“修複”的詩意,也沒有多少閑人來打擾。

缺點就是“兩處茫茫皆不見”,一切要全憑想象。除非你認識當地的考古隊員,至少能為你指點出古城依稀的輪廓,或者帶你去看若乾目前還處於封閉狀態的發掘現場。

東漢建武元年的光武帝所建的洛陽,是腳下這“漢魏故城”系統的開端,北魏太和十九年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對漢魏故城進行了改造與擴建,基於舊漢的北宮建造了整一的宮城,並加建了巨大的外郭城,其面積甚至遠遠超過初期的現代洛陽城。

禍患起自528年的“河陰之變”,自此“天下多事”,洛陽歷經劫難,直至東魏天平遷都鄴城,遂將洛陽宮殿拆毀。元象元年(538)東、西魏戰於邙山,北魏洛陽城終化為廢墟。

北魏洛陽城和陵墓(圖片來源:《北魏洛陽城和北邙陵墓——鮮卑遺跡輯錄之三》,《文物》(1978年第7期 )

注:雖考古方面的發現並不太多,北魏洛陽城據信是最早貫徹“裡坊”制度的中國古代都城之一。全城整齊劃分了220個方格狀的“裡坊”,也就是有大體四方的圍牆或樊籬環繞的區塊規劃。

本來,一座城市主要和空間有關。在古代中國人的心目中洛陽正是“天下之中”,是完美的“中央帝國”的象徵物。

駐足隋唐洛陽的定鼎門大街,直統統的軸線縱然頗合現代心意,實質的焦點,卻是跨在洛水上連接南北城的天津橋。

名義上此橋仍在,但是四周高樓林立,市聲嘈雜,只好在巨大的城市高架橋下,頂著風塵,憑空懷想當年神都的盛況—劉希夷《公子行》曾言:“天津橋下陽春水,天津橋上繁華子。”

如同愛德華·吉本筆下的羅馬帝國,洛陽的衰落同樣值得大書特書。由眼前的窮乏,這座城市不可見的過去反而變得越發理想化了——眼前風塵中這個蓬頭粗服的洛陽,真的曾經是那個敢為“天下之中”的理想城市嗎?

永寧寺塔佛像殘片(洛陽博物館藏,作者照片)

洛城的“萬古千秋”生動地呈現著循環歷史的觀念:無論哪個王朝在此奠定它的基業,一代霸主們的肉體和命運最終都會歸結於洛陽城北的青山之上,彼此並沒有什麽分別。

城中鮮活的生活,山上永久的墳塋。這種生與死的戲劇性並存,或說有限與無限的對峙,是在任何一個其他的類似城市中都找不到的。

有一個故事,漢魏洛陽城,西北有金谷園,西晉的名臣石崇居住於此,石崇有妓曰綠珠,“美而豔”,為人所覬覦,因而為石崇引來殺身之禍,而綠珠也慨然為主子墜樓自盡。

即使此地在成為一片白地後,這簡單而乾淨的死亡,仍引起“千年萬歲”的歎息——其實,故事的細節已經被時間淘洗得一乾二淨,就連金谷園的故地在哪兒也成了謎團,但它卻仍舊是我們造訪此地的一個重要的念想。

妙的是,中國的城市並不一定需要物質化的情境來回憶前生,記憶的密碼藏在文字的傳統裡,寄寓於代代傳承的自然與人情的微妙勾連中。在這種傳統裡,石崇、綠珠不再是抽象的歷史人物,而是這座城市本身。

洛陽大道(作者拍攝2015年)在今天的人看來或許有些過於寬闊,洛陽的大路已經成為文學作品中的經典題目。《樂府廣題》曰:“謝尚為鎮西將軍,嘗著紫羅襦,據胡床,在市中佛國門樓上彈琵琶,作《大道曲》。市人不知是三公也。”他的《大道曲》吟道:“青陽二三月,柳青桃複紅。車馬不相識,音落黃埃中。”

今日漢魏故城的大路並不就是昔日的洛陽大道,後者已經深埋在遺址公園的地層下,但是它直觀地表達出那個時代的空間感。這些大路也多半和昔日的出入道路有所重疊。

長安, 山川城郭都非故

人們對西安並不陌生,但我感興趣的是唐代的長安。那時候,《大明宮詞》這樣洗腦力強大的通俗劇還沒有開播,我喜歡開元天寶遺事,但談不上是什麽“研究”,我心目中的長安不過是小時候愛聽的《薛剛反唐》一類評書的注腳:

“且說薛丁山大兵奏凱回朝,在路行程非止一日,到了長安……次日早朝,禦玄武樓,受西域貢禮降表,眾將卸甲入朝……”

那時我從沒想過“玄武樓”之類是否真的存在,就像明代的城牆把唐代的若乾殘跡,比如皇城西南的含光門包裹在了裡面。

如果是清代人的演義重新“發明”了唐朝,《大明宮詞》也許就統一制定了旅遊區的國家標準。

事實上這種近代的“發明”並非全無意義,就像大多數古城其實不能簡單地用哪一個時段—唐代的,宋代的,甚至清代的—來標定。

因為生活之河在流淌,城市不是西伯利亞萬年前冷凍的猛獁象,而是持續發展的結果,它只能在“最近”和“我”身上發生意義,這種意義也就是歷史的意義: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不盡完美,但屬命定。

那時,我見過的唯一的“長安”的“證物”——老西安的老火車站——和大眾熱望裡的“歷史”無關,相反它是“現代”的鮮明標記,在它初次浮現時,正值抗日戰爭爆發前的兩年,這個新鮮事物一定引起了不少的驚愕。

西安站的選址在明代城牆的正北,安遠門外,在唐代可能是城內,緊鄰著發生眾多歷史事件的寂寥的北苑,比如“玄武門之變”、唐玄宗殺死韋後和安樂公主的“唐隆之變”。在早期西方攝影家如恩斯特·鮑希曼的鏡頭中,這裡原本冷落得如同火星。

《長安圖》殘石

[北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正月五日知永興軍事呂大防主持繪製]

馬蹄寨(日本侵略軍繪製的西安地圖,作者資料)隴海鐵路從圖中下方穿過,唐代大明宮的遺址大部位於鐵路以北的高地上。直到21 世紀初大明宮遺址公園建成,“道北”的貧民窟形象才有所改觀

作為一座“廢都”,西安常常被拿來和現代的羅馬對比,後者,尤其是它的公共講壇區域的廢墟,已經成了西方文明起源的標準像之一。然而,如果說古羅馬依然歷歷在目,請不要指望在西安可以看見太多長安。

繞過橫七豎八的彩鋼板,偶爾你可以找到一片考古工地,(想象著)“往下看”,在單片的“歷史保護部門”中,你看到的往往都是這種地層以下的過去。

通過考古學者的挖掘,個別深埋於地下的長安重見天日,上面的車轍印記淡淡地告訴你過去生活的真實—在西安的大多數地方,如果有一定的歷史知識,你完全可以隨便想象你生活在數千年前的生活中,因為中國歷史上最有名時代的生活已經貌似有了太多細節,以至於看到隋唐裡坊的著錄,或是偶然有戲劇性的考古發現,你便可以將這種想象與文學文本中某個遙遠的人物確鑿相連——但事實上又了無實據。

令我們“念茲在茲”的豐滿的過去毀壞了……既因天災人禍,也緣於隨那汽笛聲而來的“現代”的風暴。倒過來說,毀壞並非沒有意義,自從有“長安”這個意味不凡的地名以來,也就有對它深情而悵惘的回望,它其實是以此著名的—尤其在唐朝近三百年的輝煌結束以後,在長安以外的地方看長安, 看不見的長安,實則構成了另一種長安,或者準確地說,對長安無盡的想象。

最早注意到這個問題的現代人也許是魯迅。1924 年,時任陝西省省長劉鎮華邀請他去西安開辦講座,適逢他正打算寫一部以楊貴妃故事為藍本的長篇歷史小說,雙方一拍即合。

那時候從北京到西安足足要走一個星期,然而長途跋涉之後,這位以狷介著稱的學者卻得出了讓主人尷尬的結論:“看到這種古跡,好像看梅蘭芳扮林黛玉,薑妙香扮賈寶玉……本來還打算到馬嵬坡去,為免避看後的失望起見,終於沒有去……”

後來,他在給山本初枝的信中接著寫道:“五六年前我為了寫關於唐朝的小說,去過長安。到那裡一看,想不到連天空都不像唐朝的天空……原來還是憑書本來摹想的好!”

“天空都不像唐朝的天空”—這道理那麽顯然,又好像使人難以接受。如果多少聯繫起傳統文人的類似失望,魯迅的感受恐怕會好一點。千百年來,不知還有多少人只能安於書本裡偉大王朝的回溯,而流連在悵惘的想象裡?

而我們今天的“不見長安”又是另外一個層次了。即便明代磚城大為縮水,真正的長安還安靜地倒伏在城外的蒿草和麥田中,在魯迅的時代“現代”化進程仍方興未艾。

據說,20 世紀50 年代的西安南郊還有野狼的嚎叫,你仍可以看見和城市相對的終南山;80 年代,新建的大路還不寬闊,但是汽車稀少, 樹影婆娑,人聲稀疏,尤其在夜晚,你還可以體會到古代行旅的寂寞。

挾著以加速度遞增的動勢,真正的改變是在你我的眼皮底下發生的,我們就這樣看著“古代”無影無蹤。我不知道的是,就在我乘坐的列車駛過火熱的渭原的那些年,西安已經啟動了轟轟烈烈的對於“四十五片窪地”的改造。

注: 20 世紀90年代,西安老城經歷了“低窪地改造”項目。項目將西安低窪的地帶整治平整,便於建設,但是也使很多歷史文化街區,特別是唐代皇城左近歷史地區的一些地形特徵趨於消失,如夏家什子17 號、民國督軍陳樹藩宅和甘露巷7 號趙壽山故居等均被拆除。

要知道,這並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細節。這些窪地折射出的原本西安城市的豐富地形,其實是這座城市記憶的核心部分,至今,還在回民巷子那些未經觸動的地面上有所反映。

唐高宗就是以所在“湫濕”“卑下”為理由在龍首原上建立新宮的。八水環繞的整座城市,又橫貫六道高岡。被附會為易經“六爻”的長安風水裡,曾幾何時,點綴著朱門青瑣的亭台、雕欄玉砌的宮闕……這樣莽原上的城市經驗,一路延至畫裡錦屏一樣的終南。

近十年以後,當我再次來到西安北郊的時候,“現代化”顯然已經大獲全勝,高樓大廈已經不是什麽稀奇的事物了,“回到盛唐”的宏偉計劃也已經提上了日程。

其實“現代化”本不是什麽罪惡,對魯迅所厭惡的舊中國那種頹唐的氣息而言,它也許只是一種無情的蕩滌,畢竟即使是真正的長安也是需要發展的。可是“發展”與它名聲不好的孿生兄弟“開發”其實是一母所生——“進步”和“割裂”實際很難分開,“有序更新”只是空話。“新”“舊”有時可以並置無礙,但在西安,新的人工構物的地形整個覆蓋了老的“六爻”,甚至將後者徹底取消了,長安最終丟失了自己的記憶。

今天的大明宮遺址公園上其實是看不見大雁塔的,但是這種系於想象中的視線的可能性,對於當代的中國古城尤其意義非凡。就在北京喚回前門外的“老北京”時,它參照了晚清大量西方人拍攝的舊照片,複刻出的是圖像意義上準確的“新老北京”。

長安甚至沒有這樣的舊照片,因為明代的西安本來就不是長安,現代人更大的雄心是跳躍式地“回到唐朝”。於是,只能根據語焉不詳的前朝版刻,在鋼筋水泥的材料裡,添加現代人所理解的古代長安人的“感受”。這樣的還魂術都談不上真的複古,它更像是一種催眠,在對現實失去了感知之後,城市受著莫名的、絕對不是“唐朝”的催動,煥發出使人驚歎的時代的潛意識,帶來了另外一種令我們陌生的“新長安”。

它不是長安,但又是長安。

大雁塔廣場

(作者拍攝於2009 年)

大明宮位置地形圖(作者資料)

以下內容整理自唐克揚所著《訪古尋城》,內容有刪減。版權歸作者及本書所有,轉載請務必注明作者及作品出處。

相關書籍推薦

《訪古尋城:看見的與看不見的歷史》

唐克揚 著 | 2018.12

《三聯生活周刊》文叢,哈佛大學設計學博士唐克揚帶你走進世界12座名城古跡,探析人類文明演進脈絡,見證看得見與看不見的歷史記憶,重新思考人與城、現代與古代的關係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