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有道破“壁”,周楓執“刃”

「更快一些」,有道不再「佛系」。

「我們希望更快一些,希望 2019 年能夠跨過去。」戴著黑框眼鏡,在休閑外套裡加一件襯衣,網易高級副總裁、網易有道 CEO 周楓說得很堅決。

這一反外界對網易「慢工出細活」的刻板印象。畢竟有人評價道,當丁磊試圖把工匠精神根植於網易文化基因時,也讓網易缺少了狼性、緊迫感和戰鬥力。

但最近,有道緊鑼密鼓地明確了最新的策略:以精品課、流量池、硬體、AI 為四大布局,以 K12 為主線。「至少目前來看,教育這種服務的核心看起來是課程。課程中間是有機會的,雖然我們做事情比較多,但主線就是 K12 的課程,2019 年我們整體依舊聚焦 K12。」周楓解釋道。

但在互聯網教育這場公司扎堆的戰爭中,K12 競爭激烈。流量巨頭今日頭條除了推出 gogokid 涉及在線少兒英語外,也扎入 K12 領域,據報導其已秘密孵化出網校業務,並計劃於暑期正式上線。新東方在線的聯席 CEO 孫東旭也曾表示:大學業務板塊依然非常重要,而 K12 業務是戰略重點。除此以外,學而思網校、猿輔導等相對頭部的 K12 網校公司也是不可忽視的既存對手。

雖然交戰結論尚不明確,但正面交鋒少不了。2019 年 2 月 21 日,網易 CEO 丁磊在解讀 Q4 財報電話會議中把在線教育作為網易集團需要專注的業務之一,單獨提出:「2019 年我們會在電商、在線教育、音樂這幾個賽道裡面更專注的去做。」

自帶流量的有道,是否會給在線教育之爭激起一些新的浪花?

周楓:「我們希望更快一些,希望 2019 年能夠跨過去。」|網易有道

流量來源:詞典是根據地

從網頁版、桌面版再到手機版,2013 年 6 月,有道終於從海詞、金山詞霸、靈格斯詞典等眾多詞典中脫穎而出,收割超過 3.5 億的用戶量,一躍成為國內最大的互聯網詞典產品。2017 年底,有道給出的新數據是用戶量突破 7 億,月活躍用戶量突破 7000 萬。

而顯然,流量資源是解決高獲客成本這一難題的答案之一,這也是創業公司們恐懼流量巨頭殺入戰場的原因。一名業內人士接受採訪時表示,一些在線教育機構的獲客成本達到每名學員上千元甚至更高。而正是由於這種先花錢獲課再掙錢的模式,目前大部分的在線教育公司都屬於虧損狀態。

「我們一大優勢是我們有比較多的資源量,有道有 2250 萬的日活。以前大家會問一個問題,工具產品和課程產品之間的導流成立不成立?這個答案非常明確,是成立的。當然不是每個團隊都會做這個事情,至少從我們的角度來說,我們認為這個完全可以的,這樣就使得我們獲客成本降低。」周楓表明,去年有道已經建立好了這樣的轉化漏鬥。

除了有道體系內產品的支持外,網易外部的支持也使得有道在流量獲取上相對輕鬆。最近,在網易雲音樂的首頁關於有道精品課的推送廣告已悄然上線。

周楓把詞典當作有道的根據地,這個根據地正在越建越大:2019 年年初,由有道詞典核心產品團隊打造的網易少兒詞典正式上線。以查詞為切入口,有道的流量池開始延伸、下沉。而更早些時候,在 2018 年下半年,有道曾推出了兩款少兒編程產品,有道小圖靈和網易卡塔編程。

K12 是主線

據周楓介紹,有道目前的業務版圖共有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以有道精品課為核心的直播課程,聚焦於 K12 的直播業務,專注內容直播付費。第二部分是流量池,一系列學習類的 Apps,包括詞典、少兒詞典、以及新推的編程產品卡搭編程等。第三部分是硬體,包括翻譯王、詞典筆、智能筆等。最後一部分是 AI 基礎設施,包括神經網絡翻譯、語音識別,包括作文的批改等技術。

有道的四大版圖|極客公園

周楓相信 K12 肯定是培訓的一個重頭市場:「人群基數不斷增加, 會成為智能終端的增量用戶, 且 K12 是整個教育過程中最集中、最認真、最重要的學習階段。在整個消費升級和知識付費的大背景下, 很多家長已經被培養出了為好內容付費的意願。」

但有道真正 All in K12 的過程並不容易。的確,有道有一定的產品基礎,但早期積累的均是針對於大學生的經驗。2016 年,在與考神團隊合作推出實驗課收到不錯的效果後,有道開始放開手腳,不再局限於四六級輔導,推出了以名師直播大班課程模式為主的有道精品課。

嘗試就意味著有風險。從 2007 年,將搜索與詞典結合,周楓便開始與「有道」捆綁在一起,經歷起起伏伏。十年後,當有道開始正式試水 K12 領域,周楓心裡依然打鼓:學生在學校裡有沒有手機,支付主體和消費主體是否會分離,各個地區教材不同,有些地方考試時間也不統一,這些問題該如何解決。

最終試驗的成績讓周楓有些意料,也讓有道最終將重點先聚焦到了一處:無論用戶量還是課程收入都持續呈指數級增長。2018 年,以名師直播大班課程模式為主的有道精品課全年報名人次達 2000 萬,服務用戶超 500 萬人,其中 K12 業務用戶數量增長 5 倍,K12 營收增長 3 倍。

從 2007 年,將搜索與詞典結合,周楓便開始與「有道」捆綁在一起|視覺中國

在線教育是未來

告別清華科技園最西北角,有道和網易旗下其他業務一樣,搬到了騰訊、百度等眾多互聯網公司匯集的「後廠村」。變化不只發生在地點上。「有道」內部很早便萌生了做教育的想法,但實際行動卻稍晚。在 2014 年互聯網在線教育創業如火如荼的時候,這家做了多年緊挨「教育」事業的互聯公司卻動靜不大,以至於「工具」始終是外界對「有道」的定位。

周楓倒也不急於將有道對於外界的印象轉變為「教育科技」公司。雖然在資本寒冬裡,幾乎每一家在線教育公司都在宣揚自己的 AI 技術。只要自身產品有一小步技術上的跨越,就總能在發布會上見到 CTO 們的身影。

艾媒谘詢分析師認為,在資本的寒冬期,投資機構更關注現金流和投資回報。由於在線教育行業大都實行預收費的商業模式,其現金流、投資回報相對穩定,投資風險相對較低,這是出現在線教育投資熱潮的重要原因。而技術精進就意味著更多的資本夾持。

現在,有道重點花的時間都將集中在產品和內容的打磨上。2019 年,有道將進一步升級 K12 的雙師模式,更加重視課程質量。周楓解釋道,在線教育核心仍然是內容生意,即課程。而目前好的主講老師終歸是稀缺的,為了讓這種稀缺資源能夠放大化,有道設立了輔導老師來完善服務環節,提升體驗。

如果從 2004 年與丁磊交流反垃圾郵件那天開始算起,周楓已經是 15 年的老網易人。而「老人」帶的新戰又往往是商業故事中最好看的節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