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濕疹怎麼辦?少兒推拿調理嬰幼兒濕疹有妙招!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濕疹怎麼辦?少兒推拿調理嬰幼兒濕疹有妙招!

濕疹是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瘙癢劇烈的一種皮膚炎症反應,中醫認為,嬰兒發生濕疹是因母親在孕期或平時經常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遺熱於嬰兒或後天嬰兒失於調養,汗漬傷及肌膚所致。其發病主要還是由於飲食不節,濕熱侵襲等原因,使脾胃失於健運,水濕不能正常排泄,鬱於皮膚腠理之間發為本病。

1個月至半歲的寶寶發病率最高,嬰兒濕疹大多發生在頭面部,也可延伸到前胸、後背或身體的其它部位,主要癥狀是皮膚出現紅斑、丘疹、水皰,伴劇烈瘙癢,撓破後局部滲液、糜爛,有可能感染化膿。

濕疹是常見的兒科疾病,孩子長了濕疹會給他們帶來極大的不適,所以一些小朋友出現濕疹後都會哭鬧不停,且濕疹容易複發。

小兒推拿對於嬰兒濕疹的調理效果還是很明顯的,今天小兒推拿李波老師與您分享寶寶濕疹的小兒推拿穴位手法

1、清補脾

部位:

位置:在拇指橈側自指尖至指根處

操作:在拇指橈側自指尖至指根處來回推

次數:100~500次。

作用:健脾胃,補氣血,清濕熱,消食積,化痰涎。

2、分手陰陽

位置:在手掌根,小天心穴兩側,拇指側為陽池,小指側為陰池。

操作:分陰陽:用兩手拇指指腹,從小天心穴向兩側分推

次數:100~300次。

作用:平衡陰陽,調和氣血,消食積,行痰散結。

3、清大腸

位置:在食指橈側緣,由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線。

操作:用右手拇指橈側面,自虎口直推至指尖

次數:100~500次。

作用:調理腸道,止寒熱瀉痢,退肝膽之火,通便。

4、清小腸

位置:在小指尺側邊緣,自指尖至指根。

操作:用推法,自指根向指尖直推為清小腸

次數:100~500次。

作用:滋陰補虛,清熱利尿,泌別清濁。

5、清胃經

位置:拇指掌面第一節。

操作:清胃經,用拇指或食指自掌根推向拇指根

次數:100~500次。

作用:清脾胃濕熱,消食積,降逆止嘔。清胃經,能清脾胃之濕熱,和胃降逆,瀉胃火,除煩止渴。

6、揉小天心

位置:在掌根、大小魚際交接之凹陷中。

操作:掐揉小天心:用拇指甲掐揉之。

次數:100~500次。

作用:清熱,鎮驚,利尿,明目。

7、掐揉四橫紋

位置:手掌面,第二至五指節第一指間關節之橫紋。

操作:掐四橫皺:以拇指甲依次掐之,繼而揉之。

次數:掐3~5次;推100~300次。

作用:退臟腑之熱,調和氣血,消脹散結。

8、清天河水

位置:在前臂內側正中,自腕橫紋至肘橫紋成一直線。

操作:清天河水,用食、中二指指腹,從腕橫紋起,推至肘橫紋

次數:100~500次。

作用:清熱解表,瀉心火,除煩躁。

9、推三關

位置:前臂橈側,腕橫紋至肘橫紋成一直線。

操作:推三關,食中二指併攏,自橈側腕橫紋起推至肘橫紋處(圖6-43)。

次數:100~500次。

作用:溫陽散寒,益氣活血。

10、退六腑

位置:在前臂尺側自肘關節至掌根成一直線。

操作:遐六腑,以食、中二指指腹,自肘關節推至掌根。

次數:100~500次。

作用:清熱,涼血,解毒。

11、掐揉曲池

位置:肘橫紋外側端,屈肘,當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

操作:術者拇指指甲於孩子肘彎橫紋頭凹陷中掐之,繼以揉之。

次數:掐3~5次, 揉100~500次。

作用:清熱解表、疏經通絡,常用於濕疹。

12、按揉血海

位置:膝上內側肌肉豐厚處。

操作:用拇指和食、中二指對稱提拿,稱拿百蟲法;用拇指指端按揉,稱按揉百蟲法。

次數:拿3~5次,按揉10~20次。

作用:通經活絡,平肝熄風。

版權所有,轉載必須註明作者及出處,侵權必究,小兒推拿李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