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科創板注冊製來了,給資本市場帶來三大動力

1月23日,中央召開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會議會議審議通過了《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注冊製總體實施方案》、《關於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注冊製的實施意見》。

會議指出,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注冊製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舉措。要增強資本市場對科技創新企業的包容性,著力支持關鍵核心技術創新,提高服務實體經濟能力。要穩步試點注冊製,統籌推進發行、上市、資訊披露、交易、退市等基礎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以資訊披露為中心的股票發行上市制度。

這次會議的召開,不僅表明高層對科創板設立並試點注冊製這件事情的高度重視,同時也表明,科創板的推出在上交所方面與證監會方面夜以繼日的努力工作下已經進入最後的衝刺階段。有分析稱,相關的標準細則有望在春節後落地。如此一來,科創板正式推出的時間將早於市場的預期,這也與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日前有關“科創板越早推出越好”的表態相吻合。

科創板帶著注冊製正跑步趕來,那麽這將會給市場帶來哪些影響呢?或者說,會給市場帶來哪些動力與壓力呢?個人以為,主要表現在這些方面。

就動力而言,主要表現在三大動力。一是制度創新的動力。科創板本身就是一次制度的創新,而注冊製對於國內市場又是新生事物。所以科創板是一個制度創新的場合。大凡在A股市場不敢推出來的制度,都可以在科創板拉出來走幾步看看。比如,虧損企業上市問題,同股不同權問題,VIE架構問題,以及注冊製等等。當然我們期待的改革創新不限於此,還希望有更多方面的創新,比如,上市公司股權結構的完善,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及關聯方持股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三分之一,首發流通股的持股比例不低於總股本的50%。限售股的鎖定期不低於3年,重要股東的持股鎖定期不低於5年,且業績虧損公司,限售股不得上市流通。嚴格退市制度,且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讓科創板的制度改革能造福投資者,而不是損害投資者的利益。A股市場那些以犧牲投資者利益為前提的改革,必須將其拋到歷史的垃圾堆。

二是企業上市的動力。與A股市場IPO條件相比,科創板極大地放寬了企業上市的條件,增加了對科技創新企業的包容性。包括未盈利企業與同股不同權等企業都可以上市融資。如此一來,這就有更多的企業可以滿足科創板上市的條件。這些企業上市的願望也就更加迫切。如此一來,保薦機構與會計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也積極為企業服務的動力就更足了。可以說,科創板給出了一個大餅,很多的企業與中介機構都可以從中分一杯羹,這也使得這些企業與中介機構充滿了動力。

三是個股炒作的動力。科創板的設立體現了國家對科技創新企業的支持,相對應的是,科技創新公司在A股市場也會受到炒作。比如,近期A股市場對5G、軟體、芯片等股票的炒作,基本上就是對科創板概念股的一種炒作。不僅如此,科創板的設立也會讓風投機構受益,同時也會讓保薦機構受益。如此一來,A股市場也會對相對應的個股以及券商概念股進行炒作。畢竟科創板的設立賦予了這些個股以炒作的動力。

就壓力而言,主要表現為一點,即融資的壓力。在科創板推出之後,企業上市的動力很足,大量的公司都希望到科創板上市。根據中金公司發布的研報稱,2019年上半年之前或迎來首批科創板上市公司,初步預期2019全年在科創板上市企業或在150家左右。這一數量實際上已經遠遠超出了2018年A股市場105家IPO公司的數量。由此帶給市場的壓力是顯而易見的。對於這一點,投資者需要有清醒的認識。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