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郭樹清出任銀保監會第一任主席:郭旋風迎來新挑戰

  郭樹清出任銀保監會第一任主席:“郭旋風”迎來新挑戰

  澎湃新聞記者 周炎炎 陳月石

  據中國證券報消息,3月21日,擔任銀監會主席一年多的郭樹清成為剛剛成立的中國銀行保險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中國銀保監會”)第一任主席。

  憑借過硬的專業素質和雷厲風行的行事風格,郭樹清擔任首任中國銀保監會主席並不令人意外。郭樹清也因面相謙遜儒雅、辦事雷厲風行,而享有兩個稱號——“學者型官員”和“郭旋風”。不過,考慮到當前中國金融業防範化解風險工作錯綜複雜,以及銀監會和保監會合並後急需有序整合,郭樹清面臨的挑戰不可小覷。

  學者型官員

  郭樹清於1956年出生於內蒙古,家中有兄弟姐妹7人,他排行老三,家境並不富裕。

  1974年,從四子王旗一中高中畢業後,18歲的郭樹清作為知青,來到離學校60多公里遠的紅格爾插隊。經過三年多的插隊磨練,1978年3月,郭樹清離開紅格爾,考進南開大學哲學系讀書。1977級哲學系有七八十個學生,只有12名女生,郭樹清和妻子王穎為同班同學。畢業後,兩人一起到了北京,郭樹清考進中國社科院馬列所讀研究生。

  雖然所學並非經濟專業,但是郭樹清勤奮思考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1984年,尚在讀研的郭樹清寫下了《中國經濟體制改革探索》。為了這篇3.5萬字的論文,他花了兩年多時間在內蒙古和山西雁北做社會調查,研究比較經濟體制。當時尚為中國社科院研究生的郭樹清與劉吉瑞、邱樹芳等人,上書國務院長官,認為“雙軌制”是一種衝突型的雙重體制,它的長期持續,必然引起經濟生活的混亂,甚至會導致改革的“夭折”,這一言論引起了國家長官人的重視,這一年他28歲。

  1987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畢業後,郭樹清在國家計委、體改委等巨集觀經濟管理部門工作多年。1998年3月,國家體改委撤銷,改設為“國務院經濟體制改革辦公室”,郭樹清則被任命為體改辦黨組成員,與周小川、樓繼偉等人均是時任體改辦主任朱鎔基的老部下。

  在此期間,郭樹清與吳敬璉、周小川、樓繼偉、李劍閣等人被稱為“整體改革論者”,共同提出了“整體配套、分步實施”的改革思路。2010年11月,吳敬璉、周小川、郭樹清等人作為主要貢獻人的“整體改革理論”獲得第三屆中國經濟理論創新獎。郭樹清還分別於1988年和1992年兩度獲得中國經濟學界最高獎“孫冶方經濟科學獎”。

  曾與郭樹清共事過的人對澎湃新聞表示,“郭樹清有比較強的學術背景和很深的學術素養,做事穩健,專業性強。”

  初試鋒芒

  1998年7月,42歲的郭樹清學而優則仕,被任命為貴州省副省長,分管外資、旅遊、金融等。2001年,郭樹清返京,正式踏入金融領域,先後擔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其時恰逢中國外匯儲備的巨額增長期。當時的外匯管理制度備受關注,從人民幣升值的爭論,國際收支巨大的順差,備受爭議的匯率制度,到資本市場的“請進來”和“走出去”,再到外匯儲備史無前例的注資國有商業銀行。

  2003年12月,郭樹清擔任中央匯金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2005年3月,當時中國建設銀行董事長張恩照因涉嫌受賄而匆忙離任,郭樹清臨危受命,擔任建設銀行董事長、黨委書記。2005年建行在香港首發上市,創造了當時全球IPO最大規模紀錄,成為四家大型國有銀行中首家股改上市的銀行。當時中國銀行業被認為“技術性破產”,被海外投資者集體看空,然而郭樹清堅持國有絕對控股、提供先進技術、回避競爭、出價明顯高於淨資產等原則,經過艱苦談判,終於引進了境外戰略投資者,確保了成功上市。隨後郭樹清長官建行開展公司治理改革,首先引入國有銀行長官人問責製,也在建行掀起前所未有的“問責風暴”。有趣的是,作為國有大行的董事長,他多次扮演“神秘人”,親自體驗建行服務流程,提出改進意見。

  “郭旋風”

  真正讓“郭旋風”聞名的,是郭樹清2011年10月擔任證監會主席之後。

  雖然郭樹清的證監會主席歷時不到18個月,成為至今為止任職時間最短的證監會主席,但其強烈的個人風格令市場印象深刻。這位改革者在執掌資本市場之後,也延續了這樣的思路,即注重資本市場改革的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從優化市場結構、規範市場秩序、提高市場效率等多方面,推出系統改革措施。在短短17個月內以極度密集的節奏全面推開資本市場的市場化制度改革。

  最為人熟知的則是,自2011年10月至2013年3月卸任證監會主席,在擔任證監會主席的506天裡,提出的各項制度調整政策達70項,相當於“7天一新政”,郭樹清也因此被稱為“改革家”。

  2013年3月,郭樹清離開了證監會,奔赴山東任山東省委副書記、山東省代省長,後於6月出任省長。2013年8月,山東省政府印發了《關於加快全省金融改革發展的若乾意見》,這一被稱為“山東金改22條”的檔案,正式拉開了山東金改大幕。在郭樹清“每個市都要配一個懂金融的副市長”“從中央金融機構抽調30名幹部到山東掛職”的推動下,多位來自一行三會的中層幹部選調山東,配合郭樹清的山東金融改革之路。

  在2017年2月正式接班尚福林擔任銀監會主席之後,郭樹清不斷向資金空轉、內控混亂的銀行業金融機構祭出大招,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三三四十”大整治。所謂“三三四十”,指的是銀監會從去年3月末啟動的“三違反、三套利、四不當、十亂象”整治:“三違反”指違法、違規、違章;“三套利”指監管套利、空轉套利、關聯套利;“四不當”指不當創新、不當交易、不當激勵、不當收費;“十亂象”指股權和對外投資、機構及高管、規章制度、業務、產品、人員行為、行業廉潔風險、監管履職、內外勾結違法、涉及非法金融活動等十個方上市場亂象。

  在這場聲勢浩大的銀行業“大體檢”後,銀監會對外透露,治理收官後,各級監管機構發現問題5.97萬個,涉及金額17.65兆元。同時,銀監會行政處罰金額及責任人均創下歷史紀錄:2017年銀監系統做出行政處罰決定3452件,罰沒29.32億元,處罰責任人員1547名,270名相關責任人取消一定期限直至終身銀行從業和高管任職資格。

  挑戰何在

  3月13日上午,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出爐,銀監會和保監會合並,組建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作為國務院直屬事業部門,統一監管銀行業和保險業。與此同時,此次改革方案還將銀監會和保監會擬訂銀行業、保險業重要法律法規草案和審慎監管基本制度的職責劃入中國人民銀行。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郭田勇對澎湃新聞表示,職責重新劃分後,央行將主要負責通過貨幣政策和巨集觀審慎政策的“雙支柱”調控框架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同時為整個金融業制定發展方向和規劃;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和中國證監會將在機構和市場層面貫徹微觀審慎監管,從機構監管到行為監管來統一把控,金融機構可以由此統一地建立金融監管標準,金融監管套利、投機太空出現的可能性會因此大大降低。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對澎湃新聞表示,金融業綜合經營、混業經營的趨勢越來越明顯,需要加強綜合監管,這是邁出的第一步。此外,金融監管規製和執行分離,金融的發展和監管的職責分離,未來能夠讓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更加專注於監管,適應金融業混業經營的趨勢,更好地防範風險。

  “銀行和保險業都屬於間接融資,監管規則和方式比較接近,合並有其合理性。比如銀行有資本充足率要求,保險公司有償付能力的要求,合並之後有利於效率提升,”董希淼表示,“銀行和保險由同一個機構監管,監管套利的機會就會大大下降,也能減少監管交叉的地方。”

  身為中國銀行保險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第一任主席,郭樹清面臨的挑戰不僅僅是解決銀行業的沉屙,還要挑起原保監會主席項俊波違紀被查之後,群龍無首的保險業監管的重擔。

  在銀行業金融機構監管層面,郭樹清在今年全國兩會“部長通道”做了總結,稱去年對銀行業市場進行了整治,重點是治亂象,補短板,聚焦在同業、理財、表外業務上,效果總體很好。同業資產和負債都大幅度下降,理財增長也很緩慢,到1月份同期增長1%,表外業務收縮,野蠻生長的產品開始停止,最近來看,包括信託貸款、委託貸款都在減少,銀行資金脫實向虛的趨勢基本得到遏製。

  對於下一階段的整治目標,郭樹清表示,將繼續聚焦在影子銀行上,包括同業、理財、表外、交叉金融風險,“同時我們也特別注意到,信託也是薄弱環節,互聯網金融也是薄弱環節,要加強整治。”

  從體量上講,2017 年四季度末,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資產總額為 252兆元,而同期保險業總資產16.75兆元。雖然體量上差異明顯,但保險業的問題也極為棘手。

  除了資產規模的上升,郭樹清接手後不得不面臨的還有中小保險公司由於“超發”理財型保險產品而帶來的償付壓力。更甚者,或許還有隱匿在保險機構背後的“大鱷”。

  此外,保險公司大股東“緊箍咒”——《保險公司股權管理辦法》3月初剛剛發布,激進保險公司的諸多問題亟待解決,如如股權結構複雜、實際控制人凌駕於公司治理之上;資本不實,挪用保險資金自我注資、循環使用、虛增資本;違規代持、超比例持股,把保險公司異化為融資平台等。

責任編輯:孫劍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