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白馬“驚雷”:輔仁藥業17億資金去哪了?

本文由叩叩財訊(ID:koukounews)獨家原創首發

作者:覃寒池@北京

編輯:翟 睿 @北京

7月24日晚間,又一記財務“驚雷”在A股的上空正式炸開。

康美藥業、康得新“雙康財務造假”謎案至今還尚未完全水落石出,這一次步入其後塵的依然是一家備受資本追捧的“白馬股”——輔仁藥業。

在此之前的幾日中,一季報中曾披露手握18余億貨幣資金的輔仁藥業卻無法籌措出區區6000萬的2018年年度分紅資金一事,就已經讓眾多剛剛經歷了“雙康財務造假”事件的A股市場人士們惴惴不安。

與“雙康”的創A股記錄的驚天財務造假案相類似,輔仁藥業這家上市20余年的知名藥企,在“雷”正式炸開之前,一樣擁有著令眾多上市企業望塵的高增長財務數據和令投資者信服的廣闊發展前景。

但這一切都或將隨著7月24日晚的一則公告,“畫皮”脫落,真相盡顯。

7月24日晚間,輔仁藥業就日前6000餘萬分紅資金未及時到位一事解釋稱:原計劃以從公司子公司取得的分紅來支付,由董事長統籌公司及各子公司財務人員和資金安排。基於公司目前資金壓力較大,為保證日常經營之需,資金安排未能及時到位,導致未能按期發放現金紅利。

不過隨後的一段針對上交所關於其2019年第一季度有關貨幣資金的問詢回復,則正是宣告了輔仁“驚雷”的到來——根據輔仁藥業公司財務提供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7月19日,公司及子公司擁有現金總額1.27億元,其中受限金額1.23億元,未受限金額僅377.87萬元。

而其在今年4月發布的一季報中顯示,公司貨幣資金期末餘額曾達18.16 億元。

這樣的劇情與拖垮康得新的百億資金謎案是何其相似,曾在2018年末账上趴著100多億現金的康得新卻在2019年2月出現了15億的債券違約,隨著這一異乎尋常的情況出現,在證監會介入調查後,揭開了康得新虛增利潤上百億的驚天巨案。

那麽,輔仁藥業的這18.16億貨幣資金是否真實存在過?如果是,那麽這短短幾個月內,這筆巨款又流向了何方?

“公司一季度末實際資金及至今資金變動及流向情況還需進一步核實,公司將深入自查,待核實後及時公告。”7月24日,輔仁藥業發布的上述公告中稱。

“從目前情況來看,輔仁藥業財務造假的可能性非常之高,深入自查的這一道口子撕裂下去,不少貓膩將浮出水面。”7月24日,一位曾對輔仁藥業進行過數次調研的券商研究員坦言。

實際上早在2016年至2017年間,有關輔仁藥業財務造假的舉報便不絕於耳,但在輔仁藥業幾次語焉不詳的澄清之後,在繼續高速增長的業績的加持下,國內市場“做多”的屬性選擇了繼續樂觀,這也讓“紛擾”之聲漸消。

直到紙終究包不住火。

更讓人驚訝的是,多年來一直為輔仁藥業擔任財務審計的正是瑞華會計事務所,後者亦是為康得新多年來提供審計服務的機構,

7月9日,因涉嫌康得新財務造假一案,瑞華會計事務所已經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1)“白馬股”彤塌在財務造假中

在過去三年中,輔仁藥業以業績的穩健和持續增長,一直被市場視為“白馬”的代表。

據有關財務數據顯示,2016年到2018年,輔仁藥業經調整後分別實現營業收入50.13億元、58億元、63.17億元;淨利潤3.49億元、3.92億元、8.89億元。其中2018年,公司營收同比增長8.92%,淨利潤同比大增126.67%。

到了2019年一季度,公司業績依然保持穩健增長。財報顯示,今年一季度內營收達13.7億元,同比增長1.02%;淨利潤2.15億元,同比增長17.26%。

但在這一連串看似“鮮花著錦”的財務數字背後,實際上已經滿目瘡痍的輔仁藥業已經難以繼續支撐起這一“烈火烹油”的表面繁華。

與眾多上市企業資金鏈危機爆發的動因相似,輔仁藥業的資金困局最先傳導而來的是其控股股東輔仁藥業集團旗下資產突然間的輪番凍結。

據叩叩財訊統計,從2019年5月31日至今,短短一個半月時間裡,輔仁藥業發布了13份控股股東股份凍結公告,這些被司法凍結的股權,皆是因輔仁集團涉及民間借貸以及被多個金融機構起訴,最終被對方申請“財產保全”,由此凍結,而判決這些股權凍結的地方法院包括了鄭州、合肥、北京、上海、西安、南平、石家莊、廣州、深圳等多地。

輔仁集團與一致行動人北京克瑞特投資中心(有限合夥)合計持有的輔仁藥業全部股份被輪番凍結了數輪。

據公開資料顯示,輔仁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一共持有輔仁藥業3.06億股,佔其總股本比例為48.94%。

與一則則大股東股權凍結公告同時而至的還有有關輔仁藥業有關企業生產經營異常、拖欠員工工資和福利的傳聞。

但這些傳聞在輔仁藥業資金危機未正式暴露之前,皆遭到了輔仁藥業方面的“嚴詞否認”。

2019年6月27日,在2019年河南上市公司投資者網上集團接到活動中,輔仁藥業董秘張海傑稱:“截止日前,公司生產經營正常,不存在拖欠員工工資和福利的情況。”

但事實卻狠狠地打臉於斯。

7月24日,證券時報發文稱,在經過記者連日走訪後,包括輔仁藥業及其母公司輔仁藥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輔仁集團”)旗下眾多企業,大多陷入停工、欠薪困局。

2017年,輔仁藥業作價78.09億元從包括輔仁集團在內的14個交易對方手中收購開藥集團100%股權,曾在當年被稱為最大醫療並購案。

開藥集團的並入,在財報中,成為了輔仁藥業近年業績突增的最主要動因,但真實的另一面,卻是開藥集團近年來自身卻已經步入經營的危局。

“這些年廠裡效益一直都不好。”一位開藥集團的員工向媒體透露,“員工的社保已經拖欠很久了,只有到退休,才會給一次性補齊,退一個補一個。”

有消息稱,因沒錢買原料和發不起工人工資,開藥集團的生產針劑的生產線已經從今年5月份暫停生產,而僅開了一條片劑生產線,因不需要太多工人,從8月份起,開藥集團將實行輪休製,既一個月上20天班,按20天結算工資。

如果真如上述員工所言,開藥集團這些年廠裡的效益一直都不好,那麽開藥集團每年貢獻給輔仁藥業高企的利潤又是從何而來?

要知道,在2017年收購開藥集團之時,交易對手方曾承諾開藥集團2017、2018、2019年度實現的淨利潤分別不低於7.36億元、8.08億元、8.74億元。

根據並購前的財務報表,2016年開藥集團淨利潤達6.53億元,遠超上市公司當年1765.67萬元的淨利潤,而2017至2018年來,輔仁藥業從3.92億的淨利潤增長至8.89億,按其業績承諾計算,至少90%的利潤皆來自於開藥集團。

但在業績高速增長的同時,一些財務數據卻出現了令人生疑的異常變化。

輔仁藥業的應收账款從2016年的6697萬元,短短三年內,至2018年猛增至28.38億,爆增40余倍,而同時,應收账款的周轉天數,從2016年的五十多天,到2017年的83天,再到2018年的158天。

“許多上市公司財務造假都是採用與關聯企業形成虛假交易,實則自買自賣來做高利潤,將貨物積壓在關聯的‘馬甲’客戶手裡。”上述研究員坦言,輔仁藥業的財務造假模式與康得新財務造假案的模式很可能同出一撤。

在康得新的財務造假案中,據證監會的認定,康得新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通過虛構銷售業務方式虛增營業收入,並通過虛構採購、生產、研發費用、產品運輸費用方式虛增營業成本、研發費用和銷售費用等方式,在2015年至2018年的年報中合計虛增達119.21億元。

實際上,早在2016年至2017年,便有實名舉報輔仁藥業財務造假的聲音。斯時,一名名為武嬌嬌的自然人便向證監會實名舉報輔仁集團對價超過78億元的開藥集團注入輔仁藥業借殼交易一事,存在重大的財務造假行為。

武嬌嬌稱,她通過權威渠道獲得證據,輔仁集團所屬的開藥集團涉嫌財務造價,虛增淨資產17億元,虛報利潤14億元,根據武姣姣提供的納稅申報表顯示,開藥集團各年的未分配利潤均為負數,為虧損狀態。

武嬌嬌的真實身份為原輔仁藥業集團董事兼上海輔仁(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邱雲樵之妻,邱於2015年6月4日,因涉嫌職務侵佔罪和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被依法逮捕。

據接近輔仁集團的知情人士透露,除了財務上存在造假的問題外,引發輔仁集團資金鏈危機在短時間內的導火線或為2018年的P2P爆雷潮。

2016年,輔仁集團下屬企業河南輔仁控股有限公司曾斥資3.9億元參股久億恆遠(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獲得其40%的股權,成為其最大的股東,而久億科技則是p2p平台短融網的運營者。

2018年8月9日,久億科技發生股權變更,河南輔仁控股有限公司的名下股權變更為上海民峰實業有限公司,輔仁藥業董事長朱文臣也退出高管名單。

2018年8月10日,短融網官網發布《優化還款規則的相關公告》,公告中正式宣布短融網打破剛兌,不再向出借人提供擔保或者承諾保本保息。此後平台開始出現大量逾期,至今上述逾期資金仍未解決。

2)瑞華又見瑞華

輔仁藥業的財務“驚雷”,除了其自身難辭其咎外,負責其財務審計的機構同樣難脫“同謀”的嫌疑。

早前在康得新財務造假一案中,作為其會計事務所的瑞華會計事務所因“作為康得新2015年至2018年四年年報的審計機構,明顯未履行勤勉盡責的義務,未起到上市公司‘看門人’的作用”而被立案調查。

這或許不是巧合,與康得新財務造假案相似的不僅僅是造假情節與過程,連負責審核的會計事務所也同為一家——對輔仁藥業財務審核多年的會計事務所也正是瑞華會計事務所。

實際上在康得新與輔仁藥業財務事件爆發之前,作為本土最大規模的會計事務所之一的瑞華便多次被立案調查和處罰。

2016年12月6日,瑞華會計師事務所在提供鍵橋通訊2012年年報審計服務的過程中未勤勉盡責,被責令整改。2017年1月6日,瑞華所在審計亞太實業2013年年度財務報表過程中未勤勉盡責,出具的審計報告存在虛假記載,再被證監會處罰。

2017年2月,廣東證監局向瑞華所開出罰單。瑞華所因勤上光電2013年報審計過程中未勤勉盡責,未按行業準則規定對銀行账戶實施函證程序等原因,出具的勤上光電2013年年度審計報告、關聯方佔用上市公司資金情況的專項審核報告存在虛假記載,被罰沒業務收入95萬元,並處以95萬元的罰款。

2017年3月,瑞華所因振隆特產IPO財務造假再次被證監會公告處罰。作為振隆特產IPO審計機構,瑞華所對振隆特產2012年、2013年及2014年財務報表進行審計並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其在審計過程中未勤勉盡責,其所出具的審計報告存在虛假記載。

瑞華會計師事務所擔任成都華澤鈷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2014年度財務報告的審計機構,未勤勉盡責,其出具的審計報告存在虛假記載。據此,證監會於2018年12月29日對瑞華會計師事務所作出了[2018]126號《行政處罰決定書》。

實際上,早在2015年,瑞華會計事務所就因為涉嫌幫助輔仁藥業隱瞞關聯交易而遭受到河南證監局出具警示函。

斯時,輔仁藥業因涉嫌隱瞞關聯交易等問題違反相關規定,被河南證監局責令改正,公司董事長、董秘也被予以警示並記入證券期貨誠信檔案。而除隱瞞關聯交易外,輔仁藥業還存在重大投資行為、訂立重大債務合約以及主要資產被抵押等多項行動,均未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