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臨考考生一夜爆發白癜風,黑色素細胞丟失在作祟 專家:乾細胞防病未來前景廣闊

作為前沿醫學的細胞治療,相比傳統藥物治療,具有更精準、療效更強、毒副作用少的優勢。「人體免疫是個平衡,一旦平衡打破容易生病。我們在臨床上發現,有臨考考生一夜之間爆發白癜風,追根溯源是黑色素細胞丟失所致。利用間充質乾細胞來調節免疫功能,已在動物實驗中獲得顯著效果。」今天在滬召開的「新虹橋和諾醫療前沿技術高峰論壇」上,專家提出這一觀點。

 

國家973重大研究計劃首席科學家、轉化醫學研究院院長時玉舫教授告訴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今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授予免疫療法,其中涉及細胞凋亡機制。事實上,人類在乾細胞治療疾病領域已頗有探索,針對預防疾病,才剛起步。

 

時玉舫說,動物模型可見,亞健康狀態可導致免疫狀態欠佳,繼而致病。人體同樣如此,生活壓力、精神壓力、體力壓力可致使人體處於應激狀態,免疫系統受到影響。許多疾病便會「趁機而入「,例如類風濕性關節炎、腸炎等,均屬於免疫反應失衡致病;至於長期加班過勞的人群易出現皰疹,也是同樣道理。

 

怎樣利用乾細胞來調節免疫系統、預防疾病?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王瑩介紹,科研團隊已發現間充質乾細胞的免疫調節特性,2014年,時玉舫、王瑩團隊撰寫的《間充質乾細胞調節免疫的可塑性》,已發表在《自然·免疫》權威期刊上。專家進一步闡述,間充質乾細胞是存在於人體幾乎所有組織中的一群多能乾細胞。除了自我更新及分化潛能外,間充質乾細胞在炎症環境下具有其獨特的免疫抑製功能,並可定向遷移到炎症組織損傷部位。

 

論壇上專家提出包括間充質乾細胞等在內的乾細胞應用,在未來致病防病領域前景廣闊,但乾細胞還應在嚴格監管下科學規範應用,以此發揮最大優勢。

 

另悉,作為上海五大醫學園區之一的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旨在打造「醫、教、研、康、養、遊」為一體的國家級健康服務業集聚區。閔行區衛健委主任杭文權在論壇上介紹:醫學中心將致力於探索醫療服務、醫技保障、管理集成、產業延伸等四大體系的創新發展模式,吸引國內外優秀的醫療服務機構和人才。迄今,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已引入1家醫技門診綜合服務平台、10家國際國內醫院及若乾醫技、診所項目。醫學中心以醫療服務為核心的健康服務業集聚區,將於2020年初步形成。

 

    欄目主編:孫剛 文字編輯:顧泳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徐佳敏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