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歷史告訴我們,善於傾聽是智慧的表現

在古代社會,大凡人君,當皇帝的時間長了,便越來越喜歡臣子的阿諛奉承,久而久之,損害的是自己的判斷力。

身為君主,如何從臣子的建議中明辨是非,是一門藝術。唐太宗曾問魏徵:“人主何為而明,何為而暗?” 魏徵對曰:“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可見,如何正確的聽,對君主有著決定性的意義。古代帝王有限度地接受臣下諫言的,也有一些,但像唐太宗一樣求諫若渴的卻不多。特別是能接受諍言,被臣子搞得下不來台仍然堅持納諫的,更是少之又少。

善於傾聽

能正人之心智

唐太宗從諫如流、以人為鏡的事跡人盡皆知,也著實為後世樹起了極佳的榜樣。他在與群臣的思想交鋒中,雖然偶爾也有難堪尷尬的時候,但他的思維觸角因此保持了高度清醒與敏銳,心胸智術也保持在較高的水準。

唐太宗劇照

貞觀朝二十三年治世,唐太宗的傾聽功夫實在是功莫大焉。《舊唐書·太宗本紀》傳論讚曰:“跡其聽斷不惑,從善如流,千載可稱,一人而已!”

善於傾聽

能撥人之迷惘

戰國時范雎相秦,極受秦昭王信任,他任相期間,軍國大事一決於相府,權勢之盛一時無兩。但月滿則缺,隨著時間的推移,范雎在國家大政上慢慢變得計拙智窮,他任命鄭安平攻趙,結果釀成全軍覆沒的慘劇。

燕國人蔡澤建議他激流勇退,不要貪戀祿位以致殺身之禍。范雎本就不是一般的政客,只不過長期主政,形成了思維慣性。蔡澤稍加點撥,范雎就意識到了危險,於是主動請辭相位,最後得以善終。

漢初三傑之一的蕭何,也有過類似的經歷。漢高祖劉邦在外帶兵打仗,卻三番五次遣人回長安問候蕭丞相之健康,還賜予蕭何500人的護衛。

劉邦劇照

蕭何大惑不解,後來門客點破,說劉邦有了猜忌之心。蕭何雖然不願相信,但仍積極地聽從了門客的建議。

他先是發宗族子弟到軍前效力,又原封不動謝絕500護衛,還不斷納賄以自汙。所謂當局者迷,蕭何有這個自知之明,又有一副好耳朵,善聽人言、善取人諫,所以才終於在劉邦的深重的心機之下,保全了身家性命。

善於傾聽

能啟人之思路

明太祖朱元璋是個極會聽取意見,並能從紛繁複雜的說法中發現問題的人。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發生了一場所謂的“南北榜”案,會試選拔的51名進士全都是南方人。

輿論大嘩,北方士子紛紛上書指責主考官劉三吾偏袒南方人(劉三吾是湖南茶陵人)。朱元璋聽說此事,指示張信等12位飽學之士複審試卷,得出結論說,劉三吾判過的卷子沒有錯。

朱元璋劇照

消息傳出,北方人又不幹了,說張信與劉三吾串通一氣。朱元璋見事有蹊蹺,反覆調查後,下令處死張信等涉案官員,遣戍當科狀元,另選一名山東人為狀元。

其實當時南方人多,教育水準又好,南人勝於北人並不誇張,劉三吾等考官並沒有作弊。

然而朱元璋從紛亂的流言中聽出了不同的資訊。南人勢強,北人勢弱,容易滋長南人的驕傲之心。而且北方士子對元朝還有一定留戀之情,如果不加以扶持、助推,很可能會釀出亂子。

在考試公平與穩定大局方面,朱元璋選擇了後者。此案過後,科舉名額漸漸向按省、按人口比例的標準分配,對於穩定人心、統合南北確實起到很大作用。

聽人勸,吃飽飯

納人言,福無邊

這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有的人也總想裝出一副從諫從流的樣子,但卻心裡揣著事,總是選擇性地聽,結果就大打折扣了。

《琅琊榜》劇照

前秦天王苻堅自詡是個愛聽取意見的人,不過他大多數時候並不真拿臣下的意見當回事。經常是先入為主,合意則聽,不合意則罷。

就以王猛來說,王猛為秦相,打擊豪強、重用漢人、整頓吏治,看上去君臣相得、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盡無不用,其實苻堅還是帝意自為,自己認定了的事,並不聽王猛的意見。

在兩件關鍵的大事上,殺慕容垂與勿征東晉,苻堅就不聽王猛的。慕容垂自前燕途窮來投,他本是個梟雄,又是鮮卑異族(苻秦是氐人政權),本非池中之物。

王猛屢勸苻堅殺之以免後患,苻堅為顯示君王氣度就是不殺。後來慕容垂果然起兵佔據一方,把前秦趕進了死胡同。勿征東晉就更不用說了,苻堅一意孤行,最終引發國內大崩潰,斷送了大好江山。

其實,歷史上的種種案例都告訴我們,善於傾聽別人的意見,並不會讓別人覺得你是一個沒有主見的人。而什麽是有主見?是有自己的想法,並在聽取多方聲音後依然能夠做出自我選擇的人。

一個人一生,需要堅決表達主見的事不過關鍵的幾件。比如要和什麽樣的人共度一生,和什麽樣的人成為摯友,選擇什麽職業,明白自己熱愛什麽,想成為什麽樣的人,需要去維護什麽。在生活和工作中,你是一個有主見的人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