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打江山與坐江山時,朱元璋對劉基的態度有何兩樣?

作者:史遇春

既然要說朱元璋與劉基之間的事情,那麽,這裡有必要先簡要介紹一下劉基其人。

劉基,生於元武宗(孛兒隻斤·海山)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字伯溫,處州青田(今屬浙江)人,故稱劉青田。

元惠宗(孛兒隻斤·妥懽帖睦爾)元統元年(公元1333年),23歲的劉基赴元大都參加會試,中三甲第二十六名進士。

時值兵荒馬亂、戰火連連,未得蒙元朝廷安排,劉基在家閑居三年。

元惠宗至元二年(公元1336年),劉基才被蒙元授職江西高安縣丞(秩正八品)。

至正九年(公元1349年),劉基任職蒙元江浙儒學副提舉。

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劉基被朱元璋請至應天(今江蘇南京),並被委任為謀臣。

劉基針對當時的形勢,勸朱元璋不要再尊奉韓林兒,並為朱元璋籌劃用兵次序,獻計朱元璋先滅陳友諒,次取張士誠,然後北定中原。

劉基所提出的避免兩線作戰、各個擊破建策,被朱元璋采納。

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元旦,朱元璋被百官推舉為吳王,建百官司屬。至正二十五年(公元1365年),朱元璋任命劉基為太史令。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即皇帝位,國號大明。劉基除原職太史令(院使)、禦史中丞外,又兼任太子讚善大夫。

關於劉基的概況,要說的,基本如上。

至於朱元璋的情況,大家都熟悉,此處不贅。

下面,接著說朱元璋對劉基的態度。

當年,朱元璋重用劉基的時候,對其非常尊重,每每稱呼他時,都言必尊“老先生”。

那個時候,在朱元璋心中,他自比劉邦;在人前,他都把劉基比作自己的子房。

子房,即漢初三傑張良、蕭何、韓信中的張良。

漢·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中,劉邦曾發論議雲:

“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餽饟,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眾所周知,張良憑借出色的智謀,協助漢王劉邦贏得楚漢戰爭,建立大漢王朝,後又幫助呂後之子劉盈成為皇太子,被冊封為留侯。

朱元璋把劉基比作是自己的張良,這是怎樣的推崇和褒揚,可想而知。

大明王朝剛剛建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農歷十一月十八日,朱元璋下詔給劉基,其中有雲:

“彭蠡之戰中,炮聲隆隆,就像天雷在頭頂炸響。當時戰況的慘烈,即便是鬼神臨陣,也都會為之悲泣號哭。這樣的狀況,從早到晚,一天之中,發生了四次。我在舟中,你也在舟中。這是你我共同患難的經歷。”

所謂彭蠡之戰,即鄱陽湖之戰,事在元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七月。當時,朱元璋統兵二十萬,向被陳友諒圍困的洪都(今江西南昌)進發。陳友諒獲悉後,撤出對朱元璋之侄朱文正和鄧愈長達八十五天的包圍,迎戰朱元璋。於是,雙方在鄱陽湖展開了決戰。此次水站,從農歷八月二十九日開始,至十月三日結束,持續進行了三十六天。其間,朱元璋的軍隊充分發揮小船靈活的長處,火攻陳友諒,最終取勝,陳友諒被亂箭射死。

朱元璋在給劉基的詔書中還說:

“今年夏天,因夫人辭世,留下孩子年幼,所以讓你暫時回家。可是你回去之後,久未還朝,我心中很是掛念。”

朱元璋又說:

“現在天下一家,你應該疾速歸來,也好你我君臣共結盟約,對你進行敘功封賜。你如果快馬加鞭,馬上還朝,我心中會非常歡悅。”

在這份詔書之中,朱元璋向劉基敘述他們當日在困難憂患、兵事戰亂之中一起經歷的艱苦,說及劉基不在身邊時自己的憂戚。

就詔書的內容看,朱元璋和劉基之間,還真是親如家人、情同父子。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劉基被授職為弘文館學士。

本年十一月,朱元璋大封功臣,劉基被授職為開國翊運守正文臣、資善大夫、上護軍,並封誠意伯,享祿二百四十石。

這一次,朱元璋在晉封劉基誠意伯之製中,對劉基更是讚譽有加。

此製之中,朱元璋更把劉基比作是三國時期輔助漢昭烈帝劉備建立蜀漢的諸葛亮、比作是五胡十六國時期協助前秦宣昭帝苻堅統一北方的王猛;還說是,只有劉基一人,才能當得起這樣的比擬。

朱元璋對劉基的讚譽,至此,已經達到了一個極致。

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劉基以弘文館學士的身份告老還鄉。

沒過多久,劉基上請明廷,在本鄉設立淡洋巡司。

此前,在朝時,劉基曾在朱元璋面前反對胡惟庸為相,胡惟庸懷恨在心。

於是,胡惟庸便借著劉基上請設立淡洋巡司一事,在朱元璋面前譖毀劉基,說劉基請設淡洋巡司的根本目的,不是為了地方治安,而是為了給自己在淡洋建設墓園。

為了自證清白,劉基遂立即入京拜見朱元璋。

劉基對朱元璋的行事自然十分清楚。

隨後,更為了避免嫌疑,劉基便長留在京師,不敢再回歸故裡。結果,他憂憤成疾。

劉基生病之後,朱元璋派胡惟庸帶醫生前去看視。胡惟庸乘此機會便對劉基下毒。

當時,胡惟庸帶去的禦醫為劉基開了藥方,劉基照單抓藥回來煎煮服用。服藥之後,劉基就胸中就長了兩個拳頭一般大、像石頭一樣的東西。這讓他十分痛苦。

見劉基果真病重,朱元璋這才打發劉基還歸故裡。

這次,在打發劉基還鄉之敕中,朱元璋說是:

“君子之間,互相絕交,口不出惡言。忠臣含恨離開朝廷,也不會為自己辯白。你這個劉基,千里兼程,前來拜見朕。征伐四方的時候,你也幫過朕的忙。朕也給你加高官、晉顯爵,降敕讓你歸老桑梓,以盡天命。”

朱元璋又說:

“誰能想到,禍事便在小差錯之中產生了,結果導致你如此不安。你的行為,如果按照律令制度來處理,即便是要輕恕你,你也知道,輕恕並不是完全饒恕,輕恕也有其不可饒恕之處。如果論起你從一開始就跟著朕的功勞,似乎也可從寬處理,但是,你也知道,朝廷有八議制度,即便是不奪取封贈給你的名號,也還要奪取你享有的俸祿。這是國家的法令。”

所謂“八議”制度,最早源於西周的八辟;在曹魏的《新律》中首次入律;是指法律規定的八種特殊人物犯罪,不能適用普通訴訟審判程序,司法官員也無權直接審理管轄,必須奏請皇帝裁決,由皇帝根據其身份及具體情況減免刑罰的制度。這八種人是:議親,即皇親國戚;議故,即皇帝故舊;議賢,即德行高尚之人;議能,即才能卓越之人;議功,即功勳卓著之人;議貴,即三品以上之官、一品爵位之人;議勤,即勤謹辛勞之人;議賓,即前朝國君後裔被尊為國賓之人。

朱元璋還說:

“像那些愚蠢的家夥,一旦有事,就會說自己是對的,國家是錯的。你是善於作忠臣的人,所以,在出事之後,你沒有為自己辯解,而是直接親自來到京師。你真的可以說是含恨離開朝廷而不為自己辯白的忠臣、你真的可以說是互相絕交而口不出惡言的君子。你現在年紀大了,在京師也住了好幾年了,年老多病,日受侵蝕。朕很是哀憐。”

朱元璋再說是:

“禽鳥生長於灌木叢中,羽毛幹了,它們就要飛離。飛離之時,它們因為戀巢,還要反覆回頭看看。禽鳥都是這樣,何況是人呢?現在,你可以趕快回到你的老家括蒼。你可以告訴你的兒孫,讓他們善盡孝敬父祖之道。如此,豈不君臣兩全?”

朱元璋所降此敕,時在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三月。

劉基回家之後,剛剛一月,他就去世了。

前文所及的胡惟庸向劉基進毒一事,就發生在本年的正月。

朱元璋在賜敕之中,明白數說劉基有罪。

由此可知,劉基晚年留居京師,他的處境是多麽地危險、他又是多麽地不得已啊。

朱元璋賜敕之中,把劉基比作羽毛已乾、想要飛離的禽鳥,由此可見,胡惟庸在朱元璋面前對劉基的譖毀已經很深了。

由此可想,胡惟庸肆意苛酷劉基,朱元璋即便知道,他也不一定會發怒的。

朱元璋與劉基,可謂雲龍會合,也算是千古稀見了。但是,最後也沒有善終。由此可見,君臣之間的相處,是多麽地困難啊。

劉基死後,其《行狀》出自其同鄉黃伯生之手,這還是劉基仲子劉璟乞請黃伯生寫的。劉基《行狀》之中,沒有寫到其被奪祿賜敕等事,大約是在避諱吧。

最後,總結一下:

打江山時,是你幫我,所以我對你客客氣氣;

坐江山時,是我養你,所以我對你生殺予奪。

就朱元璋的苛酷,大膽猜想一下,胡惟庸所帶的禦醫是朱元璋安排的,會不會,朱元璋交代對劉基下手?

就胡惟庸最後被扳倒的事實來看,會不會,被加了罪名之後,什麽屎盆子都可以往他頭上扣?

一切,還請諸位聰明的讀者細細思量!

(全文結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