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鼓勵險資入市,投資者切莫會錯意

紅刊財經 張俊鳴

本周,銀保監會在官網發布發言人接受媒體採訪的新聞,明確指出“鼓勵險資增持上市公司股票,拓寬專項產品投資範圍,維護資本市場穩定”。從政策導向看,無疑對A股的資金面是一大利好。但如果將鼓勵險資入市的導向,簡單理解為立刻就有上兆資金排隊入市,甚至借此進行題材式的炒作,則是完全會錯意。事實上,險資從來沒有離開A股,險資入市的藍海除了二級市場之外,更在產品創新,確保資金長期穩健增值才是險資擴大參與A股的根本目標。

險資入市約束尚未實質性鬆綁

兩年多前,險資在A股掀起舉牌潮,“寶萬之爭”歷歷在目,部分風格激進的險資也因此被冠以“野蠻人”、“害人精”,甚至還有負責人被重罰。在2017年初,當時的中國保監會發布通知,將股票投資分為一般股票投資、重大股票投資和上市公司收購三種情形,除了第一種不做限制之外,後面兩種分別需要事備份案和事前審批。同時,對險資投資單一股票和權益類資產佔公司總資產的比例也做了相應的規定。在多重約束之下,險資舉牌現象驟減,對單一股票走勢的影響也大大削弱,基本成為不涉及上市公司經營管理的財務投資者。

應當說,當時的監管措施是十分必要及時的,避免了險資過度集中投資的風險,以及上市公司管理層可能更迭的影響。而本周“鼓勵險資增持”的說法,並未涉及到相關措施的鬆綁,僅提及“加快有關備案、核準工作”,市場不可能因此重現2016年末的險資舉牌潮。更何況,目前現有的投資股票上限為30%,而險資實際投資比例約為12.3%,只要有投資的資金和意願,在目前的規範要求下,是能夠得到滿足的。因此,“鼓勵增持”更多展現的是一種政策導向,而非實質性的大規模資金入市立刻到來。

不用足政策空間?險資謹慎有因

為何險資沒有用足政策空間?A股市場波動率大、分紅率尚待提高都是重要因素。在劇烈震蕩的市場中,如果投資股票等權重過大,很容易造成保險公司利潤的大起大落。為了保證資產品質的穩定和保單的兌付,險資選擇較低的投資比例也情有可原。本周,中國人壽就發布業績預減公告,2018年淨利潤同比減少幅度高達50%-70%,主要原因正在於“權益市場整體震蕩下行的影響”,A股走弱對中國人壽這樣的大保險公司都產生重大影響,更遑論其他規模較小的保險公司。

另一方面,隨著“滬港通”、“深港通”等對外投資管道的打通,境內險資也有了更多的投資選擇,同一家上市公司,估值更低的H股更容易吸引險資的關注,如“平安系”險資在半年內9次增持工商銀行H股,合計持股比例達11%;華夏人壽此前也大舉買入民生銀行H股。因此,A股要吸引險資更多關注和參與,現有投資上限的鬆綁並非關鍵,更重要的在於塑造自己獨特的投資價值,讓險資敢於增加投資比例,敢於長線投資。

更大看點在於產品創新

除了直接投資二級市場之外,險資入市的更大看點在於產品的創新。在2005年牛市啟動前,許多大幅折價的封閉式基金被險資重倉持有,隨著行情的走高帶來基金淨值增長和分紅的累加,以及臨近到期日折價率的不斷收斂乃至消失,險資獲得了巨大的收益。而在2015年大盤見頂回落前後,與股指存在明顯“蹺蹺板”的分級A基金中,也有不少險資躋身十大持有人之列,回避大盤下跌的同時也取得了穩健的收益。因此,險資入市有時候也是“功夫在股外”,未必要通過買入二級市場股票才能實現收益,一些具有良好價值投資特性的工具,也是險資參與股市的重要方式。

從本周銀保監會發言人透露出的資訊來看,未來專項產品的投資範圍擴大將是可以預期的。在去年底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質押流動性風險中,多家保險公司就已經成立一系列紓困專項產品账戶,累計規模超過860億元。相比投資二級市場藍籌股的“錦上添花”,紓困專項產品可謂“雪中送炭”,對服務實體經濟有明顯的幫助。以全球價值投資的引領者“股神”巴菲特來說,他的投資資金來源很大程度上來自保險浮存金,也是險資的一種,他在2008年金融海嘯期間,就通過認股權證、優先股、可轉換債券等多種金融工具,協助一些公司走出困境。最典型的像華爾街知名投行高盛,在2008年9月金融海嘯高潮時,巴菲特斥資50億美元購買其優先股,並獲得相應的認股權證。此舉在協助高盛走出危機的同時,也讓巴菲特收獲滿滿。

不管是以什麽樣的方式參與A股,確保資金長期穩健增值,才是險資入市的根本目標。險資不能當收割韭菜的“野蠻人”,也不會是無私付出的“活雷鋒”,通過創新產品實現多贏,才是新一輪鼓勵險資入市的看點所在。

(本文已刊發於2019年2月2日出版的《紅周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