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深圳學位預警:“學區房面積限制”撤下,供給難題未解

“出現這樣的規定,還是因為學校學位太緊張,人口太多。不僅是羅湖區,整個深圳普遍有類似情況,重點小學周邊的矛盾會更為突出。”

上海交大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王鬱曾以北上廣深四城為例,研究超大城市公共服務承載力的差異與提升對策。他發現,北上廣三個城市在2005-2015年間公共服務需求均出現下降趨勢,唯有深圳表現出顯著的需求增長。

發布6小時後,2018年12月4日晚,深圳市螺嶺外國語實驗學校官網撤下了“關於學位申請補充要求的告示”。

補充要求對申請學位家庭的住房面積提出限制:住房面積小於或等於30平方米的,需購房及實際居住滿6年以上,且在深圳市內沒有其他更大面積住宅類建案;住房面積大於30平方米且小於或等於50平方米的,需購房及實際居住滿4年以上;住房面積大於50平方米的,需購房及實際居住滿一年以上。

公告也解釋了制定規則的原因:“近年我校地段生源持續增加,學校學位已到極限。為了優先保障學校地段內實際購房居住的戶籍適齡兒童就近入學的權利,防止臨時擇校性申請,擠佔地段生學位,人為造成不公平和學位緊張局面,保證教育教學的正常開展……”。

公告還稱,此系“參照兄弟省、市、區做法,結合我校實際情況”。

羅湖區教育局教育科科長溫利虹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出現這樣的規定,還是因為學校學位太緊張,人口太多。不僅是羅湖區,整個深圳普遍有類似情況,重點小學周邊的矛盾會更為突出。”

螺嶺外國語實驗學校無疑是羅湖區的熱門小學,在一份深圳小學排行榜中,該校排名第三:“每年都有很多學生可以考上深圳外國語學校或深圳中學3+2或3+3班,生源很好。”

據南方周末記者了解,螺嶺外國語實驗學校是一所具有35年歷史的本地名校,現有3個校區,分別是螺嶺小學、螺嶺二部以及螺嶺湖貝校區。前述公告主要針對由一、二年級組成的螺嶺二部。

螺嶺二部是一所建築面積為30366平方米的學校,共有90個教學班,學生4960人,專任教師270人。而校長杜小宜,也是一名履歷光鮮的明星校長,曾獲評深圳市名校長、廣東省名校長等榮譽。

12月6日早晨,南方周末記者試圖聯繫杜小宜,電話被拒接。

校長稱“被小戶型搞死”

廣州、珠海等市亦有類似政策

在一段疑似由學生家長在12月5日晚11點發布的影片中,杜小宜與幾名家長正就此事商談。影片中,杜小宜稱:“我們集團的學校(分布)很平均,都很好,唯一擔心的是學生入學問題。萬一明年還是這樣,你們要服從學校的調配。”她也表達了學校的難處:“學期中段是最忙的,出去學習的老師佔1/3,我們需要時間。”並表示,一定會給家長滿意的答覆。

但一提到按房屋面積來申請學位的公告,家長們都有些激動:“現在這個標準是不合理的!”杜小宜則回應稱,公告中的細節都是學校此前與律師討論過的結果。

有家長表示,希望維持原來的積分製標準。一名家長說:“我們的訴求是,第一,現在發布的通告是按30平方米、50平方米來區分,那麽很明顯有能力買50平方米房子的學生就有學上。”杜小宜打斷道:“你們有沒有第二套房?有第二套房子的我們一定要按照大方案解決的,沒有第二套房的我們就想辦法給你們解決。”

此話一出,家長們的議論更顯紛雜:“按大方案解決是什麽意思”“我們就只有一套房”“現在就是比30平小,買不起,我現在租著房子。”“辛辛苦苦去年買了個43平米的房子,結果現在你跟我說……”。

杜小宜說道:“我們就是給這些小戶型搞死了。”

然而,這句抱怨很快被家長們下一個話題打斷。

她沒有解釋如何被“小戶型搞死”,但深圳當地某論壇上一篇分析羅湖學位房的文章這樣寫道:“螺嶺外國語的學位房一直是羅湖片區學位房交易量最活躍的區域,建案多,小戶型多,總價低,教育資源好,頗受家長和投資客的喜好。其中以東門168和華隆園為代表的小戶型,總價從130萬元到200萬元之間,單價在6萬元到6.5萬元之間。轉手率特別高。”

一名長期關注深圳房地產行業的人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目前螺嶺外國語實驗學校附近在售的學區房中,有近三分之一都是50平米以下的小戶型。

羅湖區教育局教育科科長溫利虹表示:“在學校發公告前,教育局也並不知曉。但我們知道廣州、珠海、中山都有類似按照房屋面積限制學位申請的要求。”

另一羅湖區教育系統資深人士也認為,這一現象其實比較常見:“學位問題本身就比較矛盾,牽扯到各方利益,是一個盡量平衡的過程。考慮到實際情況,螺嶺這個學校學位就這麽多,那怎麽分呢?可能就要通過政策調節。”

南方周末記者查閱過往資料,廣州、珠海也確有類似政策。

2013年珠海市教育局頒布通知,規定學生及其法定監護人在珠海同一行政區內有二套以上(含二套)全權房產的,按其建築面積在50平方米以上的房產學區安排學位,即小於50平方米的第二套房產將不再有學位。這一政策被外界視為對“買房擇校”的有力打擊。

2015年,廣州越秀區教育局首次對30平方米以下的小面積學位房做出詳細規定,在當年4月15日以前擁有並實際居住的,由對口小學接收,4月15日以後擁有且是唯一居住地的,由對口小學接收,如適齡兒童父母另有房產或其他居住地則由區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學位。而在該規定頒布前的2014年,越秀區“天價學位房”叫價10萬元/平方米的消息曾引發大量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兩地的政策都對家長的房產數量有所要求,體現出較為明顯的以遏製炒房為目的的政策邏輯。但此次螺嶺外國語實驗學校的補充要求中並未提及房產數量,而是直接依據房產面積進行規定。前述影片中一名家長這樣形容:“你們的公告已經一刀切了。”

多區挖潛擴招、學位預警

8區均發布學位預警

早在2018年1月30日,羅湖區教育局就發布《羅湖區2018年義務教育公辦學校學位申請預告》,聲明公辦學校仍存在較大學位缺口。其中規定:“深圳戶籍在羅湖區臨時購房、租房(不滿一年,截止時間為當年3月31日)不保證就近入學;非深戶籍在我區臨時購房、租房(不滿一年,截止時間為當年3月31日)不提供公辦學位。”

這份申請預告還包含了申請學校的預警提示,羅湖區教育局提醒家長:“一些學校學位特別緊張,請各位家長結合自身情況,提前做好預判和應對。”螺嶺外國語實驗學校也被列入其中。

各區發布的學位預警,往往將學位的飽和,歸結為經濟快速發展,人口、外來人口不斷增加,幼稚園大班畢業兒童的大幅度增長,人口密集無法滿足適齡兒童就讀需求。

上海交大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王鬱曾以北上廣深四城為例,研究超大城市公共服務承載力的差異與提升對策。他發現,北上廣三個城市在2005-2015年間公共服務需求均出現下降趨勢,唯有深圳表現出顯著的需求增長,反映了深圳城市人口與產業經濟快速增長背景下公共服務需求同步增長的趨勢。

王鬱還在論文中寫道:“從各城市公共服務需求指數的內部結構來看,深圳最大的需求壓力來自保障性住房與義務教育。”

義務教育學位飽和成為深圳各區共同面臨的問題。據南方周末記者不完全統計,深圳市9個區中,至少8個曾在2018年初發布學位申請預警。

部分地方的2019年學位申請預警也在11月底悄然來臨。11月30日,在2019年福田區義務教育招生相關事項媒體通氣會上,福田區教育局副局長陳振強表示:2019年,福田區公辦小一入學需求約為18500人,而全區可提供公辦學位約13000個,缺口約為5500個;公辦初一入學需求約為13000人,可提供公辦學位約12000個,缺口約為1000個。

在陳振強看來,福田區挖潛擴招已經8年,而2019年可能是矛盾爆發點。儘管明年的學位缺口相較年初公布的2018年缺口數據較少,但他表示:“2018年入學的人還在上學,能挪的空間已全部挪出來給他們了,2019年已經沒有空間可以再容了,一根稻草壓死駱駝,就是同樣的道理。因為總是在外面壘壘壘,已經壓不上去了。”

基於此,福田區將現有招生政策進行了部分調整和修改:學位申請房全面實行鎖定(同一套住房不可重複申請學位)、擴大共享學區。據《南方日報》報導,福田區還將通過城市更新小區配套建設學校和引入代建制新建學校等方式加快學校建設,繼2017年、2018年各有2所新學校建成,2019年又將有2所新學校交付使用。

12月5日深夜,螺嶺外國語實驗學校決定取消“補充要求”,在官網聲明:根據羅湖區教育局的意見,學校決定取消《有關學位申請補充要求的告示》,特此說明。

12月6日中午,羅湖區教育局也發布了情況說明,提及羅湖近幾年為了增加學位供給所作出的努力:“近幾年,為了滿足轄區居民有學上、上好學的需求,羅湖區正在通過城市更新和上天入地工程拓展空間,增加學位供給,並通過集團化辦學不斷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

當晚,該校又發出通告稱:“我校將按照羅湖區教育局的要求,嚴格落實深圳市義務教育招生政策,堅持就近入學,按照類別和積分錄取,符合我校相關條件的,將安排入讀。”

但目前還沒有消息顯示,取消住房面積限制後的螺嶺外國語實驗學校該如何應對學位飽和的困局。教學空間不斷拓展,校舍不斷增加,但與之相伴而生的重重問題也亟待解決。

龍華區居民梁女士的孩子是龍華外國語學校的首批學生。她向南方周末記者回憶,新學校沒建好時就已開始招生,女兒在其他學校借讀了一年,學校建好後,近兩年也在擴招,增加了班級數量。

如今,她女兒就讀的小學裡,又迎來了周邊在建學校前來借讀的學生,他們佔領了操場和部分教室,“教學環境確實受到影響”。每周一升國旗時,孩子們也只能站在教室裡,敬著少先隊員禮,聽著國歌緩緩響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