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張泉靈再轉型

從記者到投資人,再到少年得到董事長,張泉靈為何探路不斷?

文丨《中國企業家》記者 張永迪

編輯丨齊介侖

頭圖攝影 |史小兵

一步之遙。

這是張泉靈上一份工作與當下工作在辦公地點上真實的物理距離。

不得不說,很大程度上正是由於早前“央視著名節目主持人”這一鮮明標簽的存在,因此不管主觀上願不願意,張泉靈職業生涯的每一個動作,都在大眾視野中受到了遠超相似資歷創投同行的關注度。

這一次,也不例外。

她的最新身份是知識付費平台得到旗下少年得到董事長。得到創始人羅振宇數日前在《2018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中提及並確認了這一消息。

從記者轉型投資人,再從投資人向前一步成為創業者,張泉靈離職央視4年來的這兩次高曝光率跳槽,無疑均屬嚴格意義上的跨行。每一行都有每一行的專業主義,業內向來是“創而優則投”,張泉靈是否屬於“投而優則創”?此外,創業者轉型投資人,成功案例所在多有;投資人轉型創業者則較為鮮見,大成者更是鳳毛麟角。張泉靈果真做好準備了嗎?

尚未投出王牌項目

2015年9月,張泉靈宣布正式從央視離職,加盟獵豹移動CEO傅盛旗下紫牛基金成為創始合夥人,進入創投界。時年42歲的她,在就此發表的長微博中說:“我想,我做好了準備,放下,再開始一次。”

加入紫牛基金前,張泉靈花了三四個月時間掃盲,了解創投界。在這麽短的時間內上手,她笑言自己膽子大,而膽子大背後的信心則來自她從小就具備的“用底層邏輯和框架去理解這個世界的能力”,這使得她能夠快速建立比較清晰的投資理念。

1996年畢業於北大德語系的張泉靈,無論是在之後的木蘭學院,還是在混沌大學,甚至是在《奇葩說》節目中,她的發言特點總是強調事實與數據,以邏輯見長。

和創投圈裡“江湖派”、拚資源的投資人不同,張泉靈更注重穩扎穩打,不顯山露水。有同行認為這實際上是短板,因為投資人要想為所在機構創造更豐厚的回報,就要投出好項目或在好項目中分到一杯羹,不管黑貓白貓,投進去才是好貓。

就此而言,張泉靈的優勢並不明顯。她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會更拚。有時為了找項目,她會像當年做記者時找選題、找採訪對象那樣竭盡全力。比如,當年和“年糕媽媽”這個項目取得聯繫,張泉靈採用的就是單刀直入的方式,直接加入了對方的微信粉絲群。

“有一天,一個名為張泉靈的微信號突然來加我們。她說她以前是央視的,想投資我們。我當時的第一反應就是:是不是個騙子?後來,我就跟她聊,她很高效,馬上就約我在上海見面。後來她跟傅盛兩個人一起過來了。”年糕媽媽創始人李丹陽回憶稱。

模仿央視王牌節目《新聞調查》的方式去了解一家公司,張泉靈也做過。比如,她曾將自己換位為自己的兒子,以學生的身份與被投企業“編程貓”上的老師交流。

有相熟朋友評價張泉靈“自尊心超強”。據說張泉靈2018年給自己定下過一個KPI,那就是每天找一位行業牛人深聊。目的在於,不停地從不同方向搬磚,用來構建自己的認知大廈,聊天的過程就是持續尋找磚塊的過程。

張泉靈在邊學邊實踐。

2016年時,年糕媽媽只有一個微信公眾號,張泉靈提醒他們說,應該趕緊建立自己的公號矩陣。

“她覺得,只有一個公號,發送內容有限,對用戶的影響是不夠的。”李丹陽最初聽完這個建議並未完全認同,覺得專心做一個號挺好。後來張泉靈給他們聊了很多行業現狀以及內容發展趨勢,李丹陽被說動了。接著團隊便嘗試做了年糕媽媽輔食、年糕媽媽教育、寶寶輔食日誌、陪玩時光、孕產一點通、育兒百科等眾多公號,這些公號後來發揮了巨大功用。

編程貓的發展歷程中也有類似的故事。2016年,在線教育風口還未真正到來時,張泉靈就建議編程貓創始人李天馳及其團隊要把重心放在線上教育上,這樣才能獲得市場和資本的認可。

相較其他投資人,張泉靈給李丹陽的印象是,說服能力更強。事實上,在紫牛之前,有多個投資機構找過李丹陽,談及的話題多與“錢”有關。但張泉靈不同,她一上來就告訴李丹陽:“要想影響更多媽媽,你就必須得走商業化路線。”

張泉靈坦言,從央視辭職後半年內哭過的次數,比以往10年都多。對於“露怯”這件事,她也不回避:“每天都會有,因為每天都要面對新的項目。”不過她說,自己勝在內心強大,露怯對她來說並不是一個特別大的障礙,“我難道不是通過露怯才知道要去補什麽的嗎?”

也曾有過深刻反思,甚至自我懷疑。“離開原來的體制,我沒有猶豫過。在為什麽做投資這件事情上,卻經常會問自己。”

這些負面情緒的產生,大多出現在項目推進不力,或自己覺得做得不夠好的時候。“其實人在面對自己弱小的時候,就會特別痛苦。”

壓力或痛苦不難理解。

同為媒體人出身的投資人,前有被譽為“中國投資第一人”的IDG全球資本董事長熊曉鴿這樣的前輩大牛,後有經緯創投合夥人王華東、原險峰長青管理合夥人李黎這樣的新銳年輕投資人,而且戰績斐然,盛名之下的張泉靈,迄今提及較多的還是年糕媽媽、編程貓等有限的幾個,而這些項目與真正的王牌還有相當距離。

從大語文到K12

對於張泉靈而言,接手少年得到,未來的挑戰或許比投資人更大。

早在2018年1月,羅振宇就在羅輯思維微信公號上曝光了這款App。

少年得到由得到App團打造,定位於“專為7~15歲青少年提供定製化的學習服務”。根據羅振宇當時的介紹,2017年羅輯思維就成立了一個30人的團隊,秘密打造少年得到,並且在2018年開始上線公測。

張泉靈的加入被認為有可能帶火這一產品。主要原因在於,張泉靈本身是位媽媽,又是位資深媒體人,轉型做投資人後對創業有了解,這些都是加分項。

張泉靈為何會加入少年得到?熟悉內情的人士告知,除了此前她就和羅振宇是央視同事、彼此投緣之外,還與她2018年夏天萌生做古詩詞課程的念頭直接相關。

張泉靈最初的想法是,為每一首古詩詞找到一幅對應的古畫。在她看來,學習古詩詞的目的,不是背誦和應付考試,而是深刻體會它凝練優雅的語言美。

後來有一次她去找羅振宇,正好趕上少年得到在開策劃會。聊過幾句後,羅振宇直截了當地對她說:“要不你做個語文課吧。”

回家後,張泉靈左思右想,覺得這事符合新課改要求,而且深入挖掘的空間很大,可以試試。

“家長們現在很多連新課改的門兒都還沒摸到,不知道原來未來我的孩子是需要這樣的能力,甚至未來的中考高考是這麽考的。”張泉靈認為,她研究後發現,這中間存在巨大剛需,而且目前提供這類內容的平台很少,而這也是她後來決定接手少年得到,出任董事長的核心原因。

關於出走原因,另有一種說法:張泉靈在紫牛遭遇了天花板。關於此說,截至本文發稿,《中國企業家》記者未得到確證。記者就此與張泉靈當面求證時,她甚至說,她並未離開紫牛,現在是兩個工作在同時進行。

值得一提的是,張泉靈此前所在的紫牛基金,與她如今赴任的少年得到,僅一牆之隔。

“正如我在演講中說到的,張泉靈這種人是相當愛惜羽毛的,她只要對一件事做了公開的、長期的承諾,就一定會堅持做下去。”羅振宇表示,他對張泉靈接下來做好少年得到極具信心。

少年得到雖已問世近一年,但它當下的數據與得到相比,還遠遠不能等量齊觀,甚至一位業內人士在評價少年得到時,用到了兩個字:慘淡。

張泉靈對此有著自己的看法。她說,每年都會出版海量圖書,但真正被打開閱讀的僅為3%;即便在今天的線上,以公號為例,真正被閱讀的公號文章至多也就3%。

她希望能夠解決這一問題。“我在想,我怎麽通過我們的內容和我們的培訓體系,幫助孩子們建立學習力。”她的做法是,以語文課為例,在課程設定上,張泉靈主講5分鐘,然後孩子們做題、發言、老師加以鞏固。

與張泉靈自央視時期就是直播搭檔的同事鄢蔓說,張泉靈大概是從兒子上五年級時注意到學習力這個事情的,然後自己就去琢磨研究,想辦法解決問題。“以前我們都覺得花大量的時間陪著孩子寫作業學習,挺無聊的。現在完全改變了這個想法,父母陪伴式的教育對於孩子來說真的不一樣。”

鄢蔓現在是少年得到張泉靈語文課的負責人。除了相信張泉靈的“大語文”能力,她更是從張泉靈的研究成果中受益良多。

鄢蔓是中戲編劇出身,對於女兒不會寫作文,她剛開始難以置信,日常聊天中張泉靈曾給她支過招,她就按照張泉靈的方法論回去手把手教孩子,發現很管用。“我中間因為出差斷過兩次,但是我女兒現在寫長點的作文一點問題都沒有。”鄢蔓表示這也是她覺得張泉靈適合做現在這件事的原因。

從應用場景看,中國家庭歷來對子女K12階段(學前教育至高中教育)的投入不遺余力,得到布局K12瞄準的正是這一點。難點在於,K12階段的學生面對升學壓力,學校教育、各種輔導已佔去了大部分時間,少年得到如何搶奪剩下的時間尚待觀察。另外,K12學生普遍缺乏學習自主性,做作業甚至都需要家長監督,少年得到如果也需如此才能保證效果,那它的使用場景就更局限了。

一位要求匿名的資深觀察人士認為,少年得到最好不要著急貼上K12標簽,因為一旦進入K12領域,它就得準備從一個輕公司向重公司轉變。“做教育就別想輕。”

目前張泉靈的語文課主要面向一二年級學生,但少年得到整個App的發展不可能隻仰仗一兩個品類。它能否跑通做成一門大生意,現在還很難說。

短板還有哪些

約訪張泉靈的過程是愉悅的,她甚至不介意邀請記者周末到她家中長談。能夠做到這一點,對於慣常名人而言,並不容易。只是,或個性使然,或多年媒體人訓練,張泉靈對問題的回答及展開有著顯然的取捨。

張泉靈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自己並非外界以為的“華麗”轉身,個中甘苦只有她自己最能體會。

李丹陽因與張泉靈相熟而頗為理解。“做內容出身的人,多少是有點感性的。到了離錢很近的投資圈,看到一些人性中的弱點,難免會有需要消化情緒的時候。”

在張泉靈看來,做投資人與做記者最大的不同是,不但要看到亮點,還要看到風險;而對於創業者來說,更重要的是怎麽組織手裡的資源,把這件事乾成。

“管人對我來說是一個極不擅長的事情,直到今天依然是。”張泉靈直言,自己最不擅長的事情就是管理,而作為投資人和作為創業者兩者之間的差別,她需要花時間去適應和解決。

以前在央視,她和同事的溝通可以就事論事,不用有太多情面上的顧慮,拍完桌子後還能談笑風生;到了紫牛,她發現同樣的口吻只會讓同事受不了。後來她特意對自己與同事的說話方式進行了修正,盡量避免從前的直來直往,“每次批評人,都要做好久的心理建設”。

羅振宇表示自己其實也存在類似的問題,所以就拉來了合夥人脫不花。出於同樣原因,他給張泉靈找了個擅長管理的搭檔,那就羅輯思維副總裁曾捷。

鄢蔓和張泉靈認識快20年了,在評價張泉靈時,她是這麽說的:“剛認識的時候,不一定會特別喜歡她,因為她說話很直接,這點非常不像上海女生。接觸久了,會發現她是個特別善良的人,願意幫助你提升專業能力,生活上也會常常分享一些她認為很好的經驗給你。”

過去的2018年,張泉靈保持了自己的好奇心和自律性,去上了戲劇課,減肥減了12斤。朋友圈裡,除了工作資訊外,生活中的她看起來頗為柔軟。她分享花草、生活小物,最近還曬上了“國潮”。助理李捷說她心態非常年輕,關注《延禧宮略》為什麽會火,關心什麽好物值得“種草”。

採訪中,羅振宇給張泉靈送出一枚標簽:探路者。

既為探路,前方有驚喜,也必有風險。

。END

值班編輯:武昭含審校:楊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