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專家建議放開民資進鐵路民航股權比例 真正消除歧視

  民資進入鐵路等領域提速 專家建議放開股權比例

  ■本報記者 包興安

  今年要在鐵路、民航、油氣、電信等領域推出一批有吸引力的項目,使民間資本進得來、能發展。就相關問題,《證券日報》記者昨日專訪吉林省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張依群。

  《證券日報》:一季度民間投資約6.2兆元,同比增長8.9%。這個數據的背後,傳遞出什麽信號?

  張依群:這表明我國經濟整體向好的發展趨勢明顯,微觀經濟日趨活躍,民間經濟活力得到進一步釋放。特別是“放管服”、大規模減稅降費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相繼落地實施,使得企業經營負擔大幅度減輕,製約民間投資和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制度瓶頸逐步被打破,精準的巨集觀政策指引和具體的微觀政策落地見效,帶動和激發了民間投資意願。

  《證券日報》: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鐵路、民航等領域需要頒布哪些配套政策?

  張依群:需要增強政府的規範性,將“放管服”改革繼續做細做實,放開所有製體制、股權比例、股份轉讓等制度限制,特別是要真正消除操作環節的限制歧視,實現公平公正和公開透明。

  同時,增強政府公信力,健全民營經濟、民間投資的財產保護機制,堅決打擊和製止侵害民營經濟利益的現象發生,並通過轉變機制實現國企民企的相互融合、互利互惠、合作共贏,特別是要繼續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融資不平等問題,完善資本市場運行機制,實現包括民間資本在內的各類資本進得去、出得來、能發展的良性循環。

  《證券日報》:PPP模式成為2018年有效激活民間投資的重要方式。如何提高民企參與鐵路、民航等PPP項目的積極性?

  張依群:可以通過以下五方面措施來提高民企參與PPP的積極性:

  一是政府要公開投資計劃和項目安排,積極主動吸納民企參與投資。

  二是要讓民企和國企地位平等和公平競爭,不要人為抬高民企投資門檻和對民企投資行業領域設限。

  三是抓緊研究制定《PPP管理法》,用法律手段規範政府PPP投資行為,強化法律對PPP投資管理約束,切實保護各方投資者利益,保護民企在投資中的合法權益,維護政府投資信譽,給民企參與PPP投資吃上定心丸。

  四是建立PPP項目股權轉讓機制,加快PPP項目資產證券化步伐,以PPP項目為主體、以項目運營現金流為保障,通過股市債市等多種投融資方式盤活PPP項目資產,讓項目資產資本資金在相互流動中提質增效。

  五是建立資產保全機制。

責任編輯:李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