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方就稀土表態一出,美國各方反應來了

昨晚,國家發改委在回答中國的稀土資源出口會不會成為反製美國無端打壓中國和中國企業的武器時,做出一個很重要的表態:“如果誰想利用我們出口稀土所製造的產品,反用於遏製打壓中國的發展,那麽中國人民都會不高興的”。

這一表態也普遍被國內外輿論視為中國是在“暗示”接下來可能會通過限制稀土出口,反擊不斷在貿易上霸凌中國和中國企業的美國了。

值得注意的是,從美國輿論的反應來看,如果中國真這麽做,也確實會給美國造成很大的衝擊……

實際上,包括《紐約時報》、《外交政策》、彭博社內的多家美國媒體和網站,早在前些天就已經刊發過分析中國會不會限制稀土出口來反擊美國的報導。其中,這些報導也大多清楚地指出了一個關鍵點:即中國不僅僅是佔全球稀土產量超70%的開採大國,更是全球稀土最大的加工廠。

換言之,儘管中國並不是全世界唯一有大量稀土儲備的國家,也並不是全世界唯一在開採稀土的國家——甚至美國自己就在開採稀土,但中國卻是世界最大的開採國和【加工廠】,以至於美國《華爾街日報》的報導就指出,就連美國稀土礦開採發出來的稀土原材料,都要送到中國來加工。

所以,這恐怕也是從《紐約時報》這種大眾媒體,到美國《麻省理工科技評論》這種科技媒體,都認為即便美國也擁有很大的稀土資源儲備,卻仍然會被中國可能在稀土問題上采取的反製措施傷害的原因。

“在稀土問題上,美國想追趕上已經很難了”,《紐約時報》寫到,“而且中國還完全支配了稀土加工中的一個最關鍵的流程,即將稀土氧化物轉化為金屬,且成本低產能大,以至於其他地方的企業都不想再單獨投資設立自己的處理工廠了……”。

美國《外交政策》雜誌還進一步介紹說,中國一旦對稀土采取措施,不僅僅是美國的電子產品會倒霉,從石油精煉到飛機引擎等同樣需要稀土的諸多美國經濟領域,也都會受到衝擊,因為美國進口的稀土中80%來自中國。

所以,《外交政策》雜誌以及同樣在關注此事的英國BBC,都使用了諸如“hammer big chunks of US economy”(給美國經濟帶來很大打擊)和“major impact on major US industries”(給美國主要工業帶來巨大衝擊)這樣的表述形容了此事的嚴重性。

一些更“焦慮”的聲音則來自美國的一些“防務資訊”類網站。比如一家名為“防務新聞”的網站(Defense News)在其今年5月一篇關於稀土的報導中就打出了“美國重要礦產資源的問題正在越發惡化”的大標題……

而一家名為“防務一號”(Defense One.com)的網站更是在去年就刊登了一篇宣稱“中國正在稀土博弈上錘爆美國”的文章。

這篇文章詳細回顧了美國是如何在稀土問題上被中國“掣肘”的歷史,稱美國在上世紀80年代之前曾是全球最大的稀土開採和加工地,但由於人工和環保等一系列成本因素的影響,美國逐漸廢掉了自己的稀土產業,進而給了中國崛起的機會——不僅成為全球最大的稀土資源產地,更掌控著幾乎世界所有的稀土加工設施設備。

這篇文章還提到美國曾在2010年時做過一項官方調查,發現美國如果想恢復一條完整的,經濟上可持續的稀土產業鏈條至少需要15年左右,可美國的高科技企業卻等不了15年。

所以,這篇文章呼籲美國現政府直接通過美國1950年通過的《國防生產法案》,動用行政力量去直接推動美國建立完整的稀土開採加工鏈條,以免進一步加劇美國高科技企業對中國稀土的依賴。

最後,除了上述這些新聞媒體和資訊網站,在美國的社交網站上,多數美國網民也對於中國一旦對稀土動手會對美國帶來的影響而感到擔心。他們還諷刺美國政府總統川普說:您不是說中國很容易就能打贏麽……

不過,耿直哥覺得有意思的,是一些美國保守的“愛國人士”對於稀土問題的看法。因為這些人一方面將美國如今在稀土上被動,都怪給了自己的同胞,稱是美國之前的幾屆民主黨政府對於環保和全球化的“偏執追求”,才導致美國將重要的稀土產業拱手讓給了中國。

另一方面,他們卻又“樂觀”地認為美國能夠抵禦中國潛在的稀土反製,稱美國也能搞出自己的“備胎”,並提到了美國目前唯一在開採的一處位於加州的稀土礦“Mountain Pass”項目。

可問題是,這個美國的稀土項目能夠存活至今,是因為2年前在該項目遭遇“破產拍賣”的時候,被一個有中國資本參與的聯合財團續了命。

美國彭博社在今年3月的一篇報導中還透露,原來目前全世界只有澳大利亞的稀土生產商萊納斯公司(Lynas),是完全沒有任何中國資本參與的……

這也正應了昨晚發改委的發言人在回答稀土問題時所說的另外一句話:中美兩國產業鏈高度融合,互補性極強,正所謂合則兩利、鬥則俱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