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張守峰:裝配式建築的發展現狀與未來前景

7月18日,在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和中國投資協會聯合主辦、新華社《環球》雜誌智力支持和標準排名承辦的“科技創新引領綠色發展”第五屆中國綠色智慧地產論壇(2019)上,中國建築設計院裝配式建築工程研究院副院長、總工程師張守峰也發表題為《裝配式建築的發展現狀與未來前景》的主題演講。

以下是主題演講內容:

我主要談談以下四個方面:中國建築工業化發展歷程、發展現狀、我們做的工程實踐、未來前景。

上一輪建築工業化從1956年開始,國務院發布的關於加強和發展建築工業的決定,當時提出主要要逐步完成對於建築工業的技術改造。

我們當時是建設量少,建設慢,逐步完成向建築工業化的過渡。1959年-1963年成組立模實驗,1964年-1974年標準圖,1975年-1978年高層大板,真正發展是1978年到1985年,1986年退出市場,興衰是有原因的。

住建部的資料,1982年資料裡叫工業化成果佔了20%,做發展綱要參照的比例,北京市達到70%。面積累計北京市達到386萬平米。

上圖能看出常規的民居立面、山牆有蜘蛛紋。那個階段對於工業化建造體系,大規模住宅區的快速開發還是做了一定貢獻。

我們總結有兩個方面主要原因:一個是抗震,當時規範裡規定八度區抗震只能建到50米。在建築高度提高和容積率提高,不能適應發展,建築的平面布置比較規則的火柴盒,對於建築功能多樣化的要求現在不能適應了。

第二個階段價格,現在專門建築好多人說價格比較高,能不能低價。我負責任說價格肯定應該有一定增量,因為它的質量是提高了,最重要把工期提高,提質增效上下工夫,增量要可控,這是我們目標。

當時多層大板價格已經高於磚混建築。多層大板沒有優勢,高層價格當時高於混凝土的建築,這些年各種模板發展很快,發展很好。大模建築不斷在技術更新,不斷價格在往下降,但是大板建築1992年退出市場。新一輪發展2007年價格上有一定增量。

以上這些對於發展新時期的專門建築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2007年左右做專門建築,提比較多的一個是滲水,怎麽解決滲水呢?從圖裡可以看到,滲水環節曲折化,構造和材料一起解決。北京、上海都做了萬科項目的試點,經過冬夏期發現沒有滲水現象,才進一步推廣。

套筒灌漿連接,現在質量不可控什麽的,連接方式有各種形式,而且5231提出不管套筒、搭接、螺栓很多。

有人提出唐山大地震好多預製板把人拍死了,我們調研的結果就本身來說,我們現在的跟以前的預製板不一樣。我們現在用的疊合樓板,這個板6公分左右是預製層,上面是疊合層。新時期建築工業化把原來大板建築好多問題解決了,住建部才敢大面積推。

裝配式建築的發展現狀

發展現狀,現在確實裝配式建築如火如荼,裝配式建築是綠色建築的一部分,好多東西具備低碳環保的,在工廠進行預製構建,現場裝配的。

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6]71號文)後,各地發展很快。這是基地的情況,30個示範城市,東部發達地區都有了,像鄭州、南京、武漢也都在發展。現在195個基地,當時發布是50個示範城市,300個基地,今年還在不斷申報。

整體面積2016年開始過1億平方米以後發展很快,在2017年達到1.6億平方米,2018年達到2.9億平方米,整個量發展上去了。

規範和標準主要是右邊,健全規範標準體系,標的裝配式建築評價標準和三種結構的標準。

四本標準上完善一個概念,原來好多說的是裝配式結構,現在左邊圖是原來提的日本提的,我們四本標準是四大系統,結構系統、外圍護系統、裝修系統、設備管線系統,我們做裝配式建築還要關注外圍護和設備管線。

結構現在有混凝土、鋼、木、組合結構(鋼和混凝土)。外圍護裡用比較多的公建幕牆比較多,副中心市政府的樓用的掛板樓。現在一體化的產品比較少。

內裝就八大系統,包括快裝隔牆和集成廚房衛生間,這些主要做到好多設備管線,因為跟建築物不同壽命,做到易檢修,可更換。

設備管線一個是集成,一個是檢修。

工程實踐

下面把兩個我們認為做的相對來說對裝配式建築發展有一定導向性的案例。

做的過程中,中國建築設計院作為央企,好多研究成果是用在規範裡、標準圖裡共享的。從2007年開始到現在有800多萬平米,20多個項目。

北京郭公莊公租房,我們做發現三個技術革新以後並不是80年代大板房。現階段最大問題沒有做到提質增效。這個項目按開放街區做的,3000套公租房,20萬平米。北京地標還沒有出來,我們2013年做的。做的時候發現戶內精度最重要,包括外立面,朝南的牽扯住戶面積的外牆都進行了裝配,左邊是施工過程中,右邊是做完的。

裝修效果全是裝配裝修。從立面上不像80年代火柴盒,裡面做到高品質,獲得了北京市專門建築一等獎。

通州台湖公租房,副中心搬遷的任務5000套。我們也做了六種立面組合,利用裝飾構件做的豐富化。進行標準化程度比較高,兩種樓形,紅的是六戶,藍是七。

我們做完以後發現,預製構件進行了複用率提高,在這個項目裡滿足300次,施工效率也達到一定程度,我們預製率達到45左右。

2017年底10月份拍的全面建設狀況,我們為了滿足副中心整個工期要求,比計劃提前了3個月,就因為我們利用了爬架,外圍護一次成活,內裝穿插施工。

我們建築業的發展,十九大以後提出速度到高質量發展,我們必須堅持質量第一,我認為好多裝配式建築沒有做到質量提高,尤其裝修沒有達到標準,適應發展趨勢,往高質量發展。

裝配式未來的發展要做到“兩提兩減”:提高效率和質量、減少建築垃圾和環境汙染和減少對人工的依賴。EPC模式和BIM更好提高裝配式建築建造水準。

從裝配式結構向裝配式裝修逐漸過渡,體現老百姓的獲得感,實現裝修系統與結構系統同壽命,實現百年住宅。

標準排名

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曾與你躲過雨的屋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