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風口上的“鏈改”,你還有趕上的機會嗎?

區塊鏈行業發展到2018年中,ICO泡沫已經徹底破裂,但在這個過程中,2017年的開啟的數字資產大牛市,吸引了主流社會和資本的關注,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意並深入了解其底層技術——區塊鏈的價值和意義。 在目前實體產業經濟增長疲軟,國際金融市場動蕩的背景下,大量的傳統企業的日子並不是很好過,很多都寄希望於結合區塊鏈技術幫助自己進行轉型,正是出於區塊鏈賦能實體經濟的訴求,整個區塊鏈行業的也是在快速發展,這段時間內也是衍生出很多關於區塊鏈改革的專業名詞,從幣改、票改、到鏈改,都引起整個區塊鏈行業的高度關注,其實都是在尋求合適的方向切入,讓區塊鏈賦能實體經濟,接下來我們就對大家十分關注的“鏈改”來一起深入探討交流下。

1.背景篇:什麽是幣改?票改?鏈改?

Fcoin引爆的幣改

首先是2018年7月,熱門的Fcoin交易所提出,元道、孟岩等通證派先鋒支持的“幣改”,整個區塊鏈行業裡頓時興起了一股“幣改”風潮,幾乎所有人都在談論如何“幣改”,其實是來源於Fcoin交易所的一個幣改試驗區公告,大致內容是說是要幫助大型互聯網平台、大型實體產業、全球範圍內的通證經濟創新項目三類項目實現通證化,進而變成平台上可以交易的數字資產。

簡單理解下,所謂Fcoin的幣改就是幫助實體企業的ICO,初衷源自於為交易所增添交易量。因為FCoin在拋出“交易挖礦”模式之後,在短時間內積累了非常大的交易額,但這些交易量很多都是靠投機者用機器人刷出來的,而且隨後這種模式也已經被大大小小的交易所模仿,目前已經毫無特色可言 ,所以對於FCoin來說,必須尋找另外一個獨一無二的業務,來接續交易挖礦的動力,盡力維持住現有的交易額,至少不能讓它下滑太大。

這時推出的“幣改”其實就是讓更多基本面良好的實體企業在Fcoin上發幣,並提供相應的扶持計劃,堪稱“一站式服務”,不僅提供 融資管道、發幣指導、還有項目方最重視的交易所平台。那麽從這個角度來看,它有點像是一個區塊鏈項目的孵化器,就是為了孵化並首發一些獨家的價值幣,吸引更多的用戶將資產轉移到你的平台上來進行交易,實現幣改項目方與交易所的雙贏!

修正的“票改”

然而Fcoin幣改的第一個項目QOS,是原奧馬電器團隊為核心的,隨著QOS幣價的暴跌宣告失敗,被批評為融資圈錢。但應當肯定的是,所謂的“幣改”在基本理念上是正確的,這時人大金融科技與互聯網實驗室主任楊東教授指出幣改存在以下“弊端”,並想進行修正:

1) “幣改”名稱敏感。“幣改”這一名稱極易與所謂發幣、首次代幣發行(Initial Coin Offering,ICO)相關聯,而這兩者爭議頗多,受到各國政府的密切關注與重點監管,很難陽光化健康發展。

2) “幣改”具體實現模式已經觸及法律紅線。“幣改”形式上類似於“資產證券化”,如果有實質上的集資行為,極易涉及非法集資等相關犯罪,整體而言,存在極大法律風險

3) “幣改”沒有完整地詮釋區塊鏈經濟結構改造這件事,且暗示著融資。實際上是將一門偉大的事業給做狹隘了,因為企業的區塊鏈經濟結構化改革並不是僅局限於幣的改革,還有商業模式、產品體系、用戶體系等,同時也應該跟是否融資無關的。

因此出於對“幣改”的修正,楊東教授提出“共票理論”,並想用“票改”一詞來修正“幣改”,但可惜,並沒有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

(注:“共票”,一即“共”,凝聚共識,共籌共智,是夠真正共享的股票;二即“票”,支付、流通、分配、權益的票證。)

“紅頭檔案”

引發的“鏈改”

那麽用區塊鏈改造實體經濟的討論中,既然“幣改”已經宣告失敗,“票改”也並未得到大家廣泛認可,那麽該怎麽命名這個事情呢?

在8.28號左右,兩份有關“鏈改行動”的“紅頭函件”引爆鏈、幣兩圈,引起巨大的爭議和討論。

不過,後來經調查發現,所謂的“鏈改行動”更像是行業“自嗨”,與國家政府沒有什麽關係,所謂的“鏈改行動”也並非是國家推動,而是一家行業協會蹭著“區塊鏈”的熱度的行為,但正因如此,這也讓“鏈改”一詞迅速得到傳播和普及,在圈內得到很多人的響應,因為套用互聯網的概念,我們可以將“區塊鏈+傳統實業”這種現象稱為“區塊鏈+”,將區塊鏈改造傳統實業(包括互聯網產業)這種歷史潮流簡稱為“鏈改”,似乎也更加合乎邏輯,而且“鏈改”這個詞,最初是由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區塊鏈專業委員會提出的,全稱是“區塊鏈改革全國行動委員會”,雖然不是官方機構,僅是行業協會,但名稱響亮呀,而其理論聽上去也更加務實,因此得到大家的廣泛認可。

接下來,我們就來深入了解“鏈改”的內涵!

圖為全國鏈改行動委員會提供的四類區塊鏈改革分析對比表

1.“鏈改”的深入探索

2.1解讀“鏈改”的內涵

“鏈改”

的定義:

鏈改,就是運用區塊鏈技術與經濟模型對傳統經濟形式的企業或機構進行區塊鏈經濟化改造,利用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共識機制、不可篡改、可溯源、加密算法等特性,對原有商業模式、產品模式、激勵體系、用戶體系等進行優化更新改造,讓傳統企業上鏈經營,這是一種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鏈改”

的主體:

怎樣才能利用區塊鏈改造實體經濟呢? 我們在實踐中可以有兩條路:

第一種:以一個早期創業團隊發起成立新的項目。這樣以完全新團隊發起新項目的方式,優勢也是非常明顯,歷史包袱小,沒太多限制,多用於破壞式創新。而不足則是根基比較淺,積累可能不太夠,除了創始人的經驗和個人人脈外,沒有太多可以依托的資源,創新的風險很高,之前很多進行ICO項目融資的團隊,大多都是這樣方式。

第二種:以一個成熟企業發起成立新的項目。這種也是被很多人戲稱為“老瓶裝新酒”的創新,優勢也是很明顯,有相對成熟的團隊和可以依托的產業資源,初始的起點會較高,缺點是容易受原有的利益格局掣肘,多用於改良式創新。這類創新成功率相對高,我覺得這也是目前被嚴重低估的路徑。

因為這樣的平台和企業經過了之前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洗禮和摧殘,有足夠龐大的用戶群、完成成熟的產品生態、相對高效穩定的團隊,因此這條路線相對來說速度更快、風險更小、一旦驗證成功可行,影響也就會更大,這也就意味著現有的中大型企業、互聯網平台、連鎖企業、企業聯盟等都可以通過區塊鏈進行技術更新改造。

“鏈改”

的途徑

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我們總結了以下三種“鏈改”的方式:

1.區塊鏈技術鏈改:

技術鏈改是指將區塊鏈當一門技術,利用技術的一些特性去創造全新的應用場景,或者改革原來已有的應用場景,產生新的用戶價值,比特幣也可以理解為用區塊鏈技術去改革貨幣發行體系的一個案例, 總結“技術鏈改”起來就是:用區塊鏈中的部分技術原理和功能特性來改造業務系統中的技術部分,以打造更高效,或者更有公信力的業務系統;

2.區塊鏈經濟學鏈改:

經濟學鏈改是近期興起的一股風口,其核心是新的經濟學原理,由於經濟學“鏈改”剛剛興起,目前比較知名的是孟岩等人推崇的通證經濟學, 主要是利用區塊鏈上發行的Token來重新分配業務系統中關於股東、員工、客戶之間的利益,使得三者能夠形成合力,為一個共同目標奮鬥,間接的改進業務系統背後的生產關係,有機會形成新的商業模式。

3.區塊鏈思維鏈改:

思維鏈改是指用區塊鏈思維來指導經濟行為。

我們預計2019年以後,區塊鏈技術會趨向於整體成熟,技術“鏈改”會進入井噴期,Token經濟學的理論會更加完善和形成體系,經濟學“鏈改”會產生幾個標杆性案例。在這些基礎上,會出現類似“互聯網思維”的“區塊鏈思維”,屆時思維“鏈改”才會正式展開。

那麽在未來,思維“鏈改”對社會的改變會是疾風驟雨式的。因為無論是技術“鏈改”還是經濟學“鏈改”,都會牽涉“社群”的概念,通過在一群人中創造信任,來形成合力,為這個時代帶來一點改變。這樣的機制,天生適合新時代的各種行業領袖,帶領各行各業創造新的商業模式。

“鏈改”

的對象和目標

目前“鏈改”的團體包括了政府、傳統行業、新興行業各種背景的人士,他們各自的經歷和對區塊鏈了解差異很大,因此這三種背景的人是各自有不同的目標和訴求:

1)對於官方背景的人士來說:他們在區塊鏈行業的起步太晚,對這個行業暫時失去了主導權,比如說前段時間工信部發的公鏈排名就沒有受到業內過高的關注。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希望通過召集一些有資源、有話語權的人士,來重新找回對區塊鏈行業的一些話語權,比如說制定相關標準等等。所以說,他們的“鏈改”,目的是為了掌握行業的主導權。

2)對於傳統行業的人士來說:他們目前面臨這個一個很大的問題:融 資難。中美貿易戰後,出口收入縮水,央行基礎貨幣減少,金融系統流動性降低,企業從傳統行業融資的難度變大,另一方面,被稱為“新型融資途徑”的互聯網金融P2P平台近期又各種爆雷,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急需一個新的管道來實現融資,而區塊鏈,就是他們的一個新目標,對於他們來說,“鏈改”目前更多改的其實是融資管道,之後考慮的才是“用區塊鏈結合自身業務的改造”,即改造原有業務線或創造新增業務線。

3)對於新興行業的人士來說:他們目前與中心化的巨頭企業競爭(例如BATHJ),壓力很大,要麽倒下,要麽被收購,在這種情況下,區塊鏈成了他們發展的救命稻草。只有通過區塊鏈的“去中心化”思想,打造一個新型的、去中心化的產品,才有可能對這些受政策嚴格限制的、中心化的巨頭實現彎道超車,所以對於他們來說,“鏈改”,改的其實是業務模式和發展方向。

2.2“鏈改”的落地實操

那些行業或企業適合“鏈改”?

目前的環境下,不是所有的行業的項目都可以鏈改。理想的區塊鏈經濟組織,是分布式自治組織,有些項目很難改為分布式自治組織,不能明顯提升效率。因此,總的來說 一個行業或企業所處的行業政策、數字化程度、從業人員,對於其是否適合進行“鏈改”有決定性作用,具體來看:

1)政策方面

這裡的政策方面不是說國家不讓你做,而是我們盡量先選擇監管比較松、場景適合區塊鏈特性的,考慮好在“區塊鏈+”的過程中,企業出現了什麽異常,是否在政策的允許範圍之內,比如說,電網公司用“區塊鏈+智能合約”來進行購售電撮合,如果因為一些bug,一些地區沒有買到電,那就超出了政策的允許範疇,這樣的行業場景就不會允許區塊鏈的存在,也就不適合進行“鏈改”。

2)數字化程度

如果說某個行業數字化程度特別高,數據都是在線生成、而非線下手抄的,那這些數據就可以無縫對接到區塊鏈上,而不存在從鏈下到鏈上的這個轉移過程,相對來說更加及時可信

3)團隊構成

一般來說,年齡結構更年輕的行業與企業適合進行“鏈改”。首先,因為區塊鏈是一項全新的技術,而年輕團隊接受和學習新事物的能力也更強,可以更快地讓自己的業務與區塊鏈實現結合。

其次,年輕的企業改革的阻力也會小很多,企業融資最好實在在A輪階段或更早,如果到了B輪、C輪會改不動,就必須考慮更多,把原來公司制度下的股東的利益、員工的利益、消費者的利益,做到均衡和協調,盡量不要侵犯任何人的利益,而已經上市的成熟企業改起來更難,股東利益極為複雜,很難達成一致,更是難以鏈改。

綜合以上三點,個人看好進行鏈改的行業包括遊戲、電商、新媒體、互聯網金融等監管較松、數字化程度高、從業者心態開放的行業,而能源、基建、重工業、公用事業等嚴監管、數字化程度低、且相對傳統封閉的行業不適合進行鏈改。

“鏈改”

如何落地實操?

鏈改目前來說,在全世界談得上成功的先例極少,而現有的從業者也正在摸索嘗試之中, 目前來說要想實操落地,我覺得以下幾個步驟是必須考慮的。

1)找應用場景。企業首先一定要搞清楚,自己業務中的什麽環節是可以跟“智能合約”結合,並且由機器來執行的。如果找到的場景太複雜,那一般的智能合約鐵定執行不了,而如果場景太簡單了,可能又會沒有存在的意義。這個探索的過程比較麻煩,會需要較高的試錯成本,而且行業之外的人基本幫不上忙,只有了解行業的業內人士才有可能找得到。

2)設計經濟系統。找到可以結合區塊鏈特性的應用場景後,這時就需要設計合適的通證經濟系統,重新分配業務系統中關於股東、員工、客戶之間的利益,從而激發社會參與項目和體驗項目產品或者服務的積極性。

3)找合適公鏈。在找到相關的場景之後,設計好合適的通證經濟系統後,你要根據行業的特點,選擇一條合適的底層公鏈來支持運行。這項工作就更難了,執行者不僅要懂行業,還要對各類公鏈的性能有一個大致的理解,才能找到一條跟行業最契合的公鏈,目前也是業內也是有多條各具特色的公鏈。

比如說:資產代幣化就要找那些安全性更強的鏈,否則丟一個區塊都是天大的事情,而工業互聯網就要找那些TPS高的鏈,這樣才能及時存儲海量的數據。可以說,絕大多數企業,都會被卡在這個環節,因為從現有的行業環境來看,能同時了解實體經濟和區塊鏈的人太少了。

4)開發DAPP。相比之下,最後一步——也就是開發符合自己的去中心化應用(DAPP)反而是比較簡單的,一方面,在大方向上,你已經想好要做什麽了,另一方面,現在很多底層公鏈都有現成的智能合約範式,找到相關技術人員,只要把這些模板拚接一下就OK。

5)項目的運營推廣。完成DAPP的開發後,後期的主要工作就放在了項目的運營和推廣上了,畢竟一個社群的力量對於區塊鏈項目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

區塊鏈技術從2008年底誕生至今,已經走過了10年,與互聯網一樣,區塊鏈行業內的風口也有幾次了:第一次的風口是區塊鏈1.0時代的數字貨幣,早期參與的老玩家很多都靠投資比特幣等獲得了巨大的財富,第二次風口是區塊鏈2.0時代的智能合約,誕生了以Ethereum為代表的一系列公鏈,在區塊鏈技術上應用智能合約,來增強其應用範圍 ;那麽在未來的區塊鏈3.0時代,必將伴隨著大規模應用的商業落地,而“鏈改”很有可能在其中帶起另一個風口,通過幫助實體經濟在實踐中應用區塊鏈技術,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來改善自身經營行為,而成功完成區塊鏈改造的企業也將迎來全新的經濟增長動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