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厭學的本質:是生命的熱情被父母一次次扼殺

作者:文薈

來源:常春藤親子營(ID:cctqinziying)

一位女士來訪,說女兒上初三,最近不想上學,這孩子怎麽啦?

談到成長經歷,她說,女兒小的時候由奶奶帶大,自己工作忙,但並沒有放鬆對孩子的教育,無論學習,還是生活、待人接物等方面給她立了很多規矩。

孩子也比較聽話,每天早睡早起,喜歡看書,出去旅遊都拿著作業,大家都誇她是個好孩子。但是,初二以後,考試成績一次比一次差,問她什麽也不說……

我內心一片悲涼,春節過後,開學才一個月,我就接了3個厭學孩子的個案。為什麽厭學的孩子越來越多?

在谘詢過程中,我發現很多父母對孩子是很重視的,從生活到學習,為孩子操碎了心。

結果適得其反,孩子一大堆問題:不主動學習、愛玩兒手機、打遊戲、拖延等。講道理、批評、打罵都無濟於事,無奈來找谘詢師,希望能勸勸孩子。

對於這類父母,我會先跟他們討論孩子出現問題的可能原因。許多厭學的孩子,背後其實是厭生。

生命的熱情在一次次的要求、批評、抱怨中被扼殺,而“殺手”正是給予自己生命的人,孩子能怎麽辦?“這不是我想過的生活,我又沒有能力過我想過的生活”,於是就熬著(厭學、網癮、宅在家裡),更嚴重的會放棄生命。

媽媽沉思了許久說:“孩子大了,我也希望她有主見,做她自己。即便是不聽話,只要她開心就好。”然後又很著急地問:“我該怎麽做才能盡快地讓女兒恢復快樂呢?”

我想起清代文學家龔自珍所寫的《病梅館記》。江寧之龍蟠,蘇州之鄧尉,杭州之西溪,皆產梅。或曰:

“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以欹為美,正則無景;以疏為美,密則無態。”……有鬻梅者,斫其正,養其旁條,刪其密,夭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以求重價,而江浙之梅皆病。

就像這個孩子,14年來,父母是這樣對待她的,“夭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以達成他們心中的目標。現在她確實達到了父母的要求,長成了“乖孩子”。可是,這種“乖孩子”是被塑造成的,不是她本來的樣子,所以她內心不快樂。

現在父母覺察到了,也願意改變。但是,我們不可能短時間內讓孩子恢復到常態。如果強行把她掰到我們以為健康的樣子,其實是又一次傷害她。

孩子現在的狀態正是我們過度乾預的結果,要想讓她恢復到自然健康的狀態,從現在開始就減少乾預。給孩子更寬鬆的環境,讓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家庭的事情也可以征求她的意見。

只要我們不過多地乾預,孩子會慢慢自然地向健康的方向發展。

就像一棵小樹苗,你種下去之後,只要有陽光雨露,它會自發地向上生長,揠苗助長會傷了它。龔自珍療梅的方法是“縱之順之,毀其盆,悉埋於地,解其棕縛”。

解除束縛,不再施壓,而且不能急於求成,“以五年為期,必複之全之”。植物都有向上生長的特性。

人也一樣,內心有一股向上的力量。我們不給他過多的乾預,不給他過多的壓力,那種發自內心的力量,會促使他自然向上健康地成長。

雖然梅樹自然生長不一定會長成我們定義的“美”,孩子也不一定長成我們希望的樣子,但他最起碼可以健健康康,活出自我。

梅樹有美醜之分嗎?其實每一棵樹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的孩子也是獨一無二的。無論是高矮胖瘦,只要健康、自然、快樂,那就是美。世界上沒有兩棵完全相同的樹,每一個孩子也有自己獨特的生命光彩。

生命就是因為不同,才會精彩紛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