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重讀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三好學生是這樣崩潰的

1961年6月15日晚,台北牯嶺街發生了一樁轟動台灣社會的未成年人殺人案件。受害人被連刺多刀致死,16歲的凶手茅武沒有逃逸,而是直接被警方逮捕。

經過台北法院審判,茅武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茅武不服上訴至最高法院,一番周折後減為10年。

茅武毀掉了自己的青春,他一定不會想到,自己做的蠢事在半個世紀之後,仍然有人拿來探討和反思。說起來他得“感謝”他那個同年級的同學——楊德昌。

事情過去30年後,這位赴美留學歸來的楊同學已經成長為一位成熟的電影導演。隨著“台灣新電影”浪潮的興起,楊德昌決定把茅武殺人案改編成電影,片名就叫《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楊德昌是“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近距離監視者,他能夠站在一個與吃瓜群眾完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件。

事實證明,他不僅眼光尖銳,而且心系社會。在殺人案的基礎線索上,他還高度還原了20世紀60年代初台灣人民真實的生活狀況。小小的牯嶺街,猶如一個反烏托邦,影射著現實世界的灰暗與不幸。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成了華語影壇的經典作品,了解過故事背景的觀眾都知道,在台北的牯嶺街,曾經發生過一場青春的悲劇,甚至是整個社會的悲劇。

不過現在習慣快節奏電影的年輕觀眾可能會對楊德昌的細嚼慢咽感到不適應。本片的導演剪輯版時長237分鐘,近4小時的電影不少見,只是配合極為緩慢的剪輯節奏,那就非常考驗觀眾的耐心了。

觀眾必須放下手機,忘記現實,全身心投入到螢幕,像演員一樣進入角色,進入牯嶺街,才能最大程度地感受到電影所埋藏的情感力量。

可能在很久以後,《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會變成像古典音樂那樣的“古典電影”,能夠從中找到“爽點”的人不多,但卻會一直流傳下去。

如果不想在有生之年錯過經典,又難以騰出連續4小時的空閑,或者實在無法堅持一次性看完,那不妨可以當成一部5集的限定劇來看。

電影以小四為核心,講述他如何從一個三好學生走向自我毀滅。

237分鐘分成5集,每集就約有47分鐘。選取事件節點作為分界線的話,那麽5集的內容分別是:

第一集(0-48分鐘),小四在學校裡結識一個叫小明的女孩,他與那些拉幫結派的小混混們格格不入。小混混這邊,“小公園幫”因演唱會的事情發生了內訌,結束;

第二集(48-97分鐘),小四與小明的感情升溫,幫派鬥爭那邊,開台球廳“二一七幫”的山東想找小公園幫的滑頭合作,沒多久小公園真正的老大哈尼從台南回到了牯嶺街,結束;

第三集(97-139分鐘),山東和哈尼爆發衝突。小四開始和小公園的人來往,一場血腥的復仇行動正在醞釀。收音機裡播報台風正在襲來,結束;

第四集(139-190分鐘),小四父親被“秘密警察”抓去審訊。小四開始追求小明,卻被學校勒令退學,結束;

第五集(190-237分鐘),小四發現小明一直隱藏的重大秘密,性情大變,與好兄弟小馬鬧掰。最後,他的世界崩塌了,全劇終。

綜上劇情梗概,故事可以分為三條線:家庭線,幫派線,感情線。小四的“黑化”是三方面因素的共同結果,楊德昌對這起殺人事件的解構和當時的真實情況肯定會有所出入。

只有一個共同的地方可以肯定,小四和茅武所處在的大環境是一樣的。三條故事線其實都被大環境無形地操控,真正的“幕後凶手”,是那個禮樂崩壞的世界。

小四的名字叫做張震,飾演他的演員也叫張震,沒錯,就是《臥虎藏龍》裡演羅小虎的那個張震。他的角色原型正是當年的殺人凶手茅武,也就是說,《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是一個三好學生變成殺人凶手的故事。

張震的父親張國柱在片中應該也叫張國柱,他飾演小四的父親,父子演父子戲,多少增加了一些真實感。

據張震回憶,這部電影是他真正意義上的處女作,是第一次真正地在演戲。他說自己當時不想學父親一樣當演員,而且拍戲經驗不足,能做的其實很有限。他把成功塑造小四的功勞都給了楊德昌,說是導演指導有方,電影是真正意義上的楊德昌作品。

圍繞著小四,楊德昌安插了非常多個性鮮明的角色,配角規模甚至比《教父》還要大。參演的演員堪稱是當年台灣藝能界的半壁江山,蔡琴、唐如韞等明星都有客串演出。

光小四一家就有五口人,張國柱與金燕玲搭檔出演的父母,風華正茂的大姐,愛打台球的二哥,信仰基督的三姐,性格倔強小妹。因為家裡排行第四,於是張震叫小四。

“小公園幫”的主要角色有帶頭大哥哈尼,搶戲的正宗“爛仔”滑頭,和小四交好的歌神小貓王,司令兒子小馬,以及哈尼的女朋友,小四的心上人小明。其中哈尼對小四的影響巨大,他的出場非常驚豔,小四做夢也不會想到自己的情敵居然成了自己的偶像。

“二一七幫”老大山東與哈尼兩虎相爭,他手下有著許多狠惡的手下。兩個幫派的鬥爭暗示著台灣局勢的動蕩不安。

片頭字幕已經很清楚地告訴觀眾,當時的台灣人民生活在對前途未知與惶恐之中,這是導致青少年拉幫結派現象嚴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小四父親被抓取審訊就體現了籠罩在寶島的白色恐怖,這是促使小四轉變的重要因素。也就是通過小四的心理轉變,電影的主題得到了有機呈現。

小四的角色成長弧光是一條拋物線。

電影的前半部分,沉默寡言的他被幾個主要角色影響,逐漸變成了一個理想主義者。

首先是與小明的相識。沒什麽比情竇初開更加美好了,和小明在一起的時候,他仿佛離開了那個不安的世界。

接著是父親為自己撐腰。他沒有犯錯卻被學校記過,要是換作現在的很多父母,可能沒了解情況就對孩子一頓痛罵。沒想到小四父親卻相信自己的兒子,當眾怒懟學校主任,事後還給兒子講了一番道理。這使得小四相信世界還有正義。

然後是哈尼的賞識。小四和哈尼女友小明交往頻繁,哈尼不但沒有生氣,反而找小四談天說地,這樣的氣量瞬間讓小四折服。小四和哈尼一樣,都是與世界格格不入的人,於是哈尼在談到他的浪漫與理想時,小四就像找回了遺失的靈魂。

就當小四逐漸找到自己人生方向的時候,殘酷的現實開始找上門來。

電影后半部分,哈尼,父親,小明,這三個角色逐一走向崩塌。期間小四參與對山東的復仇行動,親眼目睹了極端暴力的恐怖,看見一個活人死在自己的面前,這樣的心理陰影面積想必是巨大的。

演員張震曾講過這一幕是怎麽拍出來的。楊德昌先是臭罵了他一頓,然後把他關進小黑屋面壁思過,等開拍時再拉出來,才有了小四那一臉懵逼的模樣。

暴力因子深入到了小四的靈魂,他慢慢變得暴躁,容易動怒。

當他第二次被記過,被審訊後的父親變得軟弱。他想效仿父親的正義,卻被父親無視。可想而知,他是十分失望的。

哈尼和父親都離開了他的理想國,那麽小明就成了最後的心理防線。

電影最後半小時是最為殘忍的部分,比前面的暴力事件更加慘無人道。小四的靈魂被無情的現實撕解,偏偏楊德昌把節奏搞得很慢,小明的秘密越發清晰,小四的靈魂就被撕得越碎。

小四把小明視為最後的寄托,所以他比之前更加主動,他想要變成哈尼那樣的人,一個讀著《戰爭與和平》,遠離世俗的理想主義者。

他以為這樣就可以守護小明。只可惜,他錯了。

小明不像小四有一個還算穩定的家庭,相反,她跟隨母親四處寄人籬下,稍不留神就會露宿街頭。她被迫過早地承擔起家庭的責任,過早地從一個女孩轉變成女人。社會的殘酷在她眼裡已經見怪不怪了,也就是說,她是一個現實主義者。

一個理想主義者希望一個現實主義者“迷途知返”,結果是悲壯的。小明用一句“世界是不會變的”破滅了小四的最後防線,小四隨之失去了靈魂。

沒有了靈魂,也就沒有了道德,沒有了理智。小四硬生生地被社會馴成了一頭野獸。

他殺了人。

不,一頭野獸不叫殺了人。

那叫殺了生。

你要相信,你的未來,可以由你自己的努力來決定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