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家長怎麼做才能夠教好寶寶說話?

根據寶寶普遍發展規律,多數寶寶在6.7個月時才會開始理解語言的意思,在10-18個月時,才會慢慢開始說話,進行語言表達。

但事實上,很多孩子都是不按套路發展,到了該會說話的時候卻依舊不言不語,於是,家長們往往都會病急亂投醫,明明寶寶聰明機靈,都能聽懂大人的話,他怎麼就是不愛開口說話呢?

鄰居家就有這樣一個寶寶,大眼睛炯炯有神,行為快速敏捷,對我們的話都能充分理解,跟他說什麼都聽得懂,可惜只會「嗯嗯嗯……」,而我女兒跟她同歲,早就會呱啦呱啦的講個沒完了,這樣明顯的反差,讓我都不經替她著急。

長輩的事無巨細,是寶寶開口的攔路虎

鄰居曾經是幼師,對園裡孩子的需求是一眼看透,更何況是自己生育、朝夕相處照顧的自家孩子。

想起自己養育孩子的第一年,兩眼一摸黑,孩子哭了只會一臉懵逼跟著哭的我來說,她照顧孩子的本事簡直讓我崇拜,一哼唧一皺眉一扭動她就知道她兒子會放出什麼樣的屁來,只是過於事無巨細的照顧也慢慢顯示出其弊端來。 如今她兒子也是20個月,要什麼東西只會用手指,然後「嗯嗯」。

給孩子機會,鼓勵孩子開口表達、回應是提升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關鍵,一開始,孩子可能只會用一個手勢、一個表情,一個疊詞來表達他的意思,但我們卻可以不斷鼓勵他將話說完整。

比如他用手指著水要表達喝水的意思時,我們可以不著急馬上把水遞給他,而是跟他說:「你想喝水是不是,那你要跟媽媽說:媽媽,我想喝水,喝水,知道了嗎?」 開始他可能只會說「水」,慢慢的他就會表達「喝水」,等再長大一點,他就會說「要喝水,我要喝水,」直到表達出一句完整的:「媽媽,我要喝水。」

如果家長總是提前將孩子要表達的事情做了,那麼孩子往往會覺得「英雄無用武之地」,他會認為「我不說話別人都能懂我的意思,那我會不會說有什麼關係,為什麼我還要學說話呢?」

不願跟孩子「廢話」的家長難教出「話嘮」孩子

想想自己,大多數跟孩子說的話是不是都是這樣:「快點起床,把衣服穿上,去把襪子拿過來,不可以XXX,應該XXX……」這類實用性沒有情感冷冰冰的話語。

我們總是覺得自己雜事纏身,忙的抽不開身,有空只想躺一會,哪還有心思去跟孩子說話,原則性的事情說一下就好,可是孩子的語言能力是需要情感聯結、專註以及真正的對話互動才能調動起來的。

跟孩子說話,我們並不需要定時定量,那並不是一項任務,我們甚至可以自言自語,我們的終極要求並不是希望他能馬上聽懂,清楚表達,而是要讓他在無形的言語熏陶中明白語言的樂趣,語言的用處,語言的重要性。

比如去超市購物時,我們不一定就是要以辦公的姿態一臉嚴肅的拿一捆青菜,一袋麵包,一盒牛奶扔進購物車就完事,我們可以邊走邊選,「今天這個青菜看起來很新鮮,買一點給寶寶吃吧,你喜不喜歡?」「家裡牛奶好像快喝完了,再買幾盒吧。」「爸爸喜歡吃麵包,這麵包是新鮮出爐的,拿一袋吧。」

全世界的孩子最喜歡的都是家長的溫柔低語,那是能讓孩子了解語言的聲音,是能幫助孩子將聲音和口唇動作同步起來的最簡單的方式。

多語言環境比單語言環境表達更難

女兒是在三語言環境中長大的,她的日常裡充滿著方言、國語、義大利語,雖然她說話早,但完整的表達卻直到上個月,我們在國內的那一個月時間裡。

在多語言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在語言上最大的障礙就是不知道該正確完整表達,女兒能聽懂3種語言,但她表達最溜的是國語,這還得益於我們帶她在國內呆了整整一個月,連續單純的國語熏陶交流讓她的國語表達從詞到短句長話快速發展;義大利語只會簡單的短句,因為只有客人來店裡購物時,她才有機會與客人交流幾句;方言最少說,因為我們本身也說的不多,很少正式教她說。

多語言環境對於孩子語言表達有利有弊,弊的是在短時間內尤其3歲內,孩子的語言表達極有可能存在多語言混用,表達起來聽著費勁的現象,但其利處卻也是很明顯,在以後的人生中對孩子的語言、思維能力都能有很大的提升,潛移默化和多語環境的熏陶所得到的語言能力比強製學習也更有意義。

因此,多語言環境裡的孩子,只要有表達意願,說話晚一點並妨。

適當的運用科技產品也能幫助孩子開口

鄰居是個熱心人,經常會給我指點育兒上的一些建議,她說:「千萬不要給孩子看電視看動畫片,看電視不僅傷眼睛、影響寶寶注意力,還容易上癮,脾氣變得暴躁。」

這種觀點我實在無法完全認同,美國兒科學會建議,不要讓2歲以下嬰幼兒看電視,年齡稍大的兒童每天看電視也不要超過2小時。這確實是出於對寶寶健康成長的考慮,但存在即合理,2歲以後,適量的電視節目對孩子語言的提升是非常顯著的。

每個孩子的發展速度必然是有所不同,但我始終認為,環境對人對熏陶是最直接的,在嬰幼兒時期,孩子與父母相處的時間最多,那麼孩子的語言能力必然也是受到父母最多的影響,如果父母與孩子多交談,多鼓勵回應,那麼孩子自然也會得到好的影響。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